霍露萍
摘 要: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乌昌地区的金融产业集聚程度进行分析,得出2005~2011年乌昌地区金融产业集聚度的综合得分和排名。随着经济的发展,乌昌经济区金融产业集聚程度越来越高,但从每一主因子的得分结果看,乌昌经济区每一年度金融产业集聚程度还具有一定的差别;并用乌昌经济区金融产业集聚评价指数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他们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最后,提出推动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乌昌经济区;金融产业;集聚;因子分析;经济增长;产业集聚
中图分类号:F830;F2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5.04.04
一、引言
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分布的一种重要特征,是指一定数量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集中在一起组成的产业集中。最早发现这一特征的是马歇尔,他从外部经济理论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阐述。[1]280马歇尔之后,经济学界对产业集聚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
在金融集聚理论研究方面,金德尔伯格认为,金融市场中的规模经济是金融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2]58-70Davis认为,无论规模大小的金融产业都容易形成集聚。[3]1-23Naresh和Gary认为金融集聚有利于集聚中的企业获得专业化的劳动力以及企业间的相互支持,并有利于保持客户关系的长期性。[4]351-375程书芹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形成动因、演化和竞争力等方面理论进行了梳理。[5]96-100刘超和李大龙等运用复杂性理论研究了金融产业集聚演化的动因问题。[6]55-62王景利从优势和风险等角度对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7]50-53
在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方面,Goldsmith理论上分析了金融集聚能够形成金融发展的道路从而促进经济发展。[8]523-542Porteous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金融集聚程度不高,从而阻滞该地区的经济发展。[9]95-114丁艺认为金融产业集聚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10]131-134李苗苗等研究了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其两两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11]162-169
早期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多集中于工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已不仅限于工业,而逐渐向金融业等第三产业扩展,如美国、欧洲和中国东部沿海等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新疆乌昌地区在金融领域的经济优势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乌鲁木齐聚集了新疆最多的金融资源,金融体系最为完善,存贷款、可用资金和上市公司数均占新疆一半以上,龙头地位突出,资本运作、产权交易存在良好的基础,保费收入占新疆的三分之一,保险的深度和密度都高于全疆平均水平。“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以后,乌昌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节点,一定会为货币互通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乌昌经济区金融产业集聚水平评价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1.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金融产业集聚涉及金融、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金融产业的各个方面,既要有反映经济、金融、社会各个子系统发展的指标,又要有反映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指标。
(2)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建立是为实证分析服务的,要能为决策提供依据,而且指标含义要明确,有一定的现实统计基础,便于计算分析。也就是说,指标体系所涉及的数据应该是目前我国统计制度中容易得到的,这样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层次性原则。金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较小的子系统。因此,金融产业集聚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由若干层次构成。此次研究在考虑金融产业集聚的层次性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二级评价指标体系。
2.金融产业集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关于金融产业集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没有统一的标准。此次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上述原则,从金融规模、经济总量、金融基础、金融集散及政府和教育五个方面构建金融产业集聚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金融规模主要体现在地区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的规模,由于乌昌经济区金融业的有些指标如证券的交易量等统计数据难以获得,此次研究选取居民储蓄余额、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现金收入及支出、保费收入、金融产业增加值、金融机构从业人员8个指标来衡量。
经济总量是衡量金融产业集聚的基础,是金融需求产生的源泉,因而是评价金融产业集聚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此次研究主要以GDP、社会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和财政收入6个指标来衡量。
金融基础是金融产业集聚的内在制约因素,此次研究用货运周转量、邮电业务量、电话用户数、移动电话用户数、互联网用户数5个指标来衡量。
金融集散是衡量金融产业集聚的外在指标。本文用金融从业人员区位商和金融增加值区位商来代表。
政府和教育是金融产业集聚的基础条件,人力资源质量影响金融产业的横向发展,政府政策影响金融产业的纵向发展。本文以政府财政预算支出代表政府对金融产业的扶持力度,以地区高学历人才数量代表人力资本的大小。
3.金融产业集聚水平的评价方法选择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方法对金融产业集聚进行研究。其中,因子分析是一种降维、简化数据的技术,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因子表示其基本数据结构。由于本文原始变量较多,不适合用主成分分析法,所以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运用SPSS18.0处理数据。
(二)乌昌经济区金融产业集聚水平的评价
1.数据来源
测算数据源于2006~2012年《乌鲁木齐统计年鉴》[12]《昌吉州统计年鉴》[13]和《新疆统计年鉴》[14]。
由于研究的样本量大于变量的个数,运用SPSS软件无法做出KMO和巴特利检验特殊球体检验,所以采用相关性分析来检验指标是否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法。
2.相关性分析
为了消除指标间量纲的不同,保持指标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应用Z-score法将原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再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得出:23个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很高,大部分都在0.3以上(原则上来说只有大部分相关系数超过0.3,数据才适合因子分析),因而研究数据适宜于因子分析。
3.变量共同度分析
表2是因子分析的初始解,显示了所有变量的共同度数据。表中第2列显示了初始共同度。初始共同度是考虑了所有的成分和因素后,得到的每一个变量的方差估计;在相关分析中,利用系统默认的主成份提取因子方法得到的共同度值恒为1,也就是所有的变量标准化以后方差为1,原始变量的所有方差都可被解释。第3列是提取特征根的共同度,是在指定特征根大于1的条件下的共同度。从表2中可以看出,23个变量的共同度基本都在0.9以上,即这些变量的信息丢失很少,变量都能被因子解释。这说明该因子分析的结果是有效的。
4.提取公共因子及其命名
此次研究提取因子的方法为主成分。表3是因子分析的解释总变量列表,该表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述了初始因子解的情况。“合计”列给出了因子的特征值,即被每一个因子解释的原始变量的方差;“方差的%”列是每一个因子解释所有原始变量总方差的百分比;“累积%”列是前n个因子对原始变量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第二部分描述了提取后的因子对总方差的解释情况。公共因子选取的原则是特征值大于1的前几个因子,根据这一原则,经过总方差分解,从表中可以看出有3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它们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9.655%、12.409%和4.986%,累计贡献率为97.050%,不到13%的信息丢失。因此研究选取3个因子就能够解释乌昌金融产业集聚的总体水平。第三部分描述了旋转后的因子解,也是因子分析的最终解。因子旋转后,累计解释总方差百分比没有发生变化,但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的解释原始变量的方差,使得因子更易于解释和命名。
表4利用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值。利用该矩阵,可以更好地解释因子的含义,为主因子命名做出合理分析。通过旋转后的因子荷载表中各因子在指标上的荷载系数可看出:23个变量在第一因子上荷载都很高,意味着它们与第一因子的相关程度很高,第一因子很重要;第二因子与原有变量相关性有高有低,说明其相对于第一因子对原有变量解释作用相对较弱;第三因子与原有变量的相关性普遍偏低,对原有变量的解释作用不显著。研究采用方差最大化方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从而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从表中得知:
F1主要包括的指标是x2、x4、x5、x6、x9、x10、x13、x23。这些指标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这些指标与金融经济总量有关,因此,F1代表金融经济总量指标。
F2主要包括的指标是x8、x12、x21。这三个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这些指标与金融规模有关,因此,F2代表金融规模指标。
F3主要包括的指标是x16、x17。这两个指标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三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
这些指标与金融基础有关,因此,F1代表金融基础指标。
5.因子综合得分分析
为便于对乌昌地区金融产业集聚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总方差分解表中旋转后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及因子得分表计算出各地区的综合得分,其计算公式如下:
从表中综合得分可以看出:
第一,金融经济总量因子得分2005~2011年不断上升。2005~2007年的得分为负,说明在这三年中乌昌地区金融产业集聚程度比较差。2008年之后得分变为正,并且逐渐升高,说明可能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复苏,经济总量增加,政府重视金融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加大,使得乌昌地区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加大。
第二,金融规模因子从2007年开始下降,2008~2010年的得分为负,可能是受金融危机及2009年“7·5”事件的影响,利用外资数量和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数量下降,使得乌昌地区金融产业分散。但在2011年出现上升幅度,说明乌昌地区政府通过政策手段及市场的自由调节,使得乌昌地区的经济复苏,实现快速增长。此外,由于金融产业是最容易实现资金回笼的第三产业之一,所以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另一个原因。
第三,金融基础因子2007、2008年的得分为负,说明这两年金融基础薄弱,是金融产业聚集程度低的主要原因。而2011年经济恢复发展以后在三个因子中得分最低,说明乌昌经济区金融基础尚较薄弱,需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虽然乌昌经济区在整个新疆来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中心,相较于其他地州市的基础较好,但是其与内陆地区相比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需要通过政府的力量,积极建设基础设施,为金融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为乌昌经济区金融产业成为面向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金融中心的实现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乌昌地区金融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除2009年因“7·5”事件使得新疆经济停滞而略有下降。在2007年以前,因子得分为负数,说明乌昌地区金融产业分布较分散,2007年以后逐渐好转,说明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金融规模扩大,金融基础加强,金融产业集聚度越来越高。总之,从综合得分的情况我们可以预测未来乌昌地区金融产业集聚呈现聚集的趋势。
三、乌昌经济区金融产业集聚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本文以乌昌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了保持数据的可比性,所有数据均采取以2005年为基准年的不变价格),以前面得出的金融产业集聚评价指数(即乌昌地区金融产业集聚指标评价综合得分)代表乌昌地区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分析乌昌地区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多次处理,得到最后回归模型:
Y=172.2056+75.3177X
t =(19.59) (6.6)
R2=0.897
模型检验结果显示:R2=0.897,说明模型整体拟合较好,对金融产业集聚度与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关系解释能力强;给定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2=5时临界值为t0.025(5)=2.571,t=6.6>t0.025(5),P=0.001<α/2=0.025,说明金融产业集聚指数对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有显著影响。此外,当乌昌经济区金融产业集聚度增长1%时,其经济增长达到75.32%。从数据的大小和检验结果得知,乌昌地区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影响乌昌地区金融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从各因子得分看,第一主成分金融规模的得分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说明金融产业的发展趋势较好,规模逐渐扩大。第二主成分金融经济总量除2008~2010年出现负值外,其他年份均为正值,说明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但是随着政府和市场的共同调节,其在2011年恢复正常。第三主成分金融基础总体处于平稳上升趋势,在部分年份为负值,且其是三个主成分中得分相对较小的因子,说明金融基础相对薄弱,需要政府扶持。从综合得分可以看出2005~2011年乌昌地区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具有提高的趋势。2005~2007年综合得分为负,主要受第一和第三主因子的影响,即在这三年中金融规模小,金融基础薄弱。2008~2009年综合得分稍有下降,因为受2009年“7·5”事件的影响,经济发展停滞,所以导致金融产业集聚度降低。2009~2011年综合得分具有上升的趋势,是在三个主因子即经济总量上升、金融规模扩大、金融基础增强的影响下。用计量分析方法得出金融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要提高乌昌经济区金融产业集聚度,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构建资金洼地,吸引金融资源
由于乌昌经济区金融产业集聚受金融规模和金融基础影响,所以吸引金融资源对于提升乌昌经济区金融产业集聚度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在此过程中要起推动和引导作用,要按统一规划和布局,加大昌吉州的固定资产投资,改变当地的产业结构;放开限制,鼓励昌吉州非公经济的发展;与人民银行、银监局、证监局和保监局协商,取消机构设置、异地贷款等地区差异,统一乌昌地区的信用环境、金融政策和监管标准,使乌鲁木齐的金融资源合法地外溢到昌吉州,有效抵消金融外部化的负面作用。
(二)完善基础设施,吸引金融人才
城市基础设施和金融辅助行业是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条件之一。金融人才的竞争是现代化金融业竞争的核心,掌握现代金融业管理和运作知识的金融操作人才和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是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持续动力。针对乌昌地区金融产业人才缺口,要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所合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专业经验,着力培养高级管理人才、高技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厚的待遇、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吸引区域外部优秀人才进入。
(三)加强社会安全建设,保证金融产业安全运行
政府要维护社会的安定和人民正常的生活秩序,必须严厉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加大武警的执勤力度,大力提升人民自我保护及防范意识,建立健全全民联合反恐斗争合作体系。创建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是保证产业健康发展、正常运行的基本,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运用多种金融联动形式,打造金融机构区域竞争力
采取实体-非实体性联动相结合的方式,如共同谋划风险管理策略、集团客户管理策略、信息策略和人才策略;建立各种专家委员会,组建区域性合作与发展论坛等,对区域内各种金融合作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并提供可行的利益分配方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要加强货币流通,更好地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以此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乌昌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还可以采取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自愿和渐进的方式处理各种合作事务,运用非制度化的“倡导式”协调,不断拓展区域金融联动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Kindle Berger.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A Study of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M]. Princeton: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4.
[3]Davis E.P.,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s-an Industrial Analysis Discussion Paper 51[J].Bank England,1991.
[4]Naresh,Gary.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 British Financial Services[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01.
[5]程书芹,王春艳.金融产业集聚研究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4).
[6]刘超,李大龙.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金融产业集聚演化动因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2013(10).
[7]王景利. 关于产业集聚发展分析的再认识[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3).
[8]Goldsmith RW.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9]Porteous J. The Geography of Finance:Spatial Dimensions of Intermediary Behaviour [M]. Aldershot:Avebery,1995.
[10]丁艺,李林,李斌.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6).
[11]李苗苗,肖洪钧,赵爽.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的省市面板数据[J]. 中国管理科学,2015(2).
[12]乌鲁木齐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市调查队.乌鲁木齐市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13]昌吉回族自治州统计局.昌吉回族自治州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