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媛媛
南通大学文学院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迅猛发展,以原子形式散发传播的大众媒介(如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霸主地位,逐渐被以光速传播的比特所取代。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长期以来,大家都热衷于讨论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或信息时代的转变,以至于一直没有注意到我们已经进入了后信息时代。”[1]191他将机器化大生产的工业时代归为“原子时代”,互联网出现和普及的初级适应阶段为 “信息时代”,而如今的网络无所不至的时代则是 “后信息时代”。在后信息时代,最根本的改变就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大众传播的受众不再是广泛的群体,而是一个个小众群,甚至只是单独一人。所有的信息都像商品一样都可以订购,变得极端个人化。
信息的分众化、小众化、个性化传播,一改传统统一化“广播”方式。它是“窄播的延伸”[1]192,是信息传播的细化,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几乎任何想接受的信息,这意味着信息的丰富性将会达到无所不包的空前程度。信息量的剧增,一方面极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需求;另一方面,海量的信息又在不断地挑战人们所能接受、处理信息能力的极限;同时,过分的细化使信息在呈指数化暴增的同时“含金量”却大打折扣,从而使人们每日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垃圾信息,有效信息与信息总量的比例失衡。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曾对信息的本质作了经典而权威的论述:“信息是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3]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都处于信息贫瘠的状态,谁掌握更多的信息,便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控制力以及安全感。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出现,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与传播,受众对信息的确定性和安全性的保障也随之提升。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在短短数十年间,人类便从信息匮乏期迅速迈入信息过载期。“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经超过过去5000年信息量的总和,每个消费者平均每天要接受3000次广告信息的‘轰炸’”[4]。这是后信息时代分众化“窄播”所带来的信息灾难。
在信息匮乏的时代,人们想得知信息而不能,容易陷入恐慌状态,而如今,互联网和无线技术的整合以及传播方式的改变,使信息再无时空限制,每时每刻人们都可以在任何地点主动或被动地轻松接触“爆炸”的信息“碎片”。我们有太多的媒介资源接触到海量的信息(甚至早已超出人类的可接受范围),信息的制造速度早已大大超过了人们处理信息的速度,于是信息的“冗余”便伴随着媒介的飞速更新悄然产生,它给当代人造成的困扰比之信息困乏有过之而无不及。即时,密集,重复,是当下信息的主要特点。“当冗余信息过度泛滥,或冗余信息的内容扰乱、妨碍、阻挠、误导、歪曲人们发出和接收信息的能力时,或重复信息中不重要、非关键、次要的内容时,则信息本身就成了传播活动中的噪音”[5]。的确,信息的冗余致使“信噪比”越来越低。我们不知道自己看了什么、该看什么、漏掉了什么,比之信息匮乏的时代,反而愈觉心内空空,想抓住点什么,却什么也抓不到。信息量的巨大,让我们再一次陷入不确定与迷茫的不安全状态。信息的泛滥与过载,让现代人再一次在信息面前陷入恐慌与迷茫。正像肥胖代替饥饿成为人类首屈一指的饮食问题一样,信息过剩也将代替信息匮乏,成为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
分众化“窄播”使信息以排山倒海、无限量递增的速度把现代人淹没,一个信息严重超载的不可承受之重的时代正在开启。当人们以有限的精力不断地“超支”处理无限的信息时,注意力难免会被分散。注意力的稀缺是信息过剩时代的必然产物。信息的严重过载,而人们精力的有限,这就导致每个人都想花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从而不断确保自己能够跟得上这个“分”新“秒”异的时代步伐——而这一切,就意味着“碎片化”浅阅读时代的到来,人们正在逐步成为后信息时代碎片化阅读的奴隶。移动阅读已由起初的时尚潮流变成了现今的生活常态。
碎片化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有别于传统纸质阅读,主要指以手机等电子终端进行断断续续的、不完整的阅读模式,具有随意、零散、无序、快捷、简易等特征。
碎片化阅读首先体现在内容的碎片化。网络新闻、博客、微博、电子书等是现代社会人们每天阅读最多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多以最少的文字容纳最多的信息,可谓“字字珠玑”。它们以最“吸睛”的方式直入人们的思维,无需思考。由于人们每日获取的信息量过大且信息之间很少有直接或间接联系,所以一天下来,所接受的信息均呈碎片化分布,零散、断裂,且大多属看完即忘的“快餐信息”甚至是垃圾信息。虽然篇幅较长的电子书或长微博也是人们每日获取信息的一部分,但所占信息总量的比例并不大。
碎片化阅读还体现在时空的碎片化。古人阅读尤其推崇“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法则,现代人则是利用“车上、会上、床上”的“新三上”进行电子信息的获取。比之后者,古人的“三上”阅读是一种挤出时间的深阅读。因为没有现代人超快的生活节奏,他们更能沉下心来边读边思考。因此,它虽然是以一种“碎片化”的方式阅读,但其本质上却是连贯思维的一个环节。它使无数的“碎片”组成一种环环相扣的缜密关系,并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而电子时代的碎片化阅读是一种“真正的碎片化”。过快的生活节奏不允许人们有大片的非碎片化时间与固定的空间,因此“身形小巧”的“现代化”微信息很好地“适者生存”下来,并迅速泛滥成灾。它不需要受众在一条信息上花费太多宝贵的时间,繁重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使得人们也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精力以及脑力在每日海量的信息上,娱乐至上,思维断裂,过目即忘。
尽管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阅读方式的权力,无论是严肃深阅读还是碎片化浅阅读都是读者的自主选择,但当一种阅读方式逐渐流行甚至泛滥的时候,便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与评价。碎片化阅读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存在的意义价值:它单位信息量大,内容题材丰富多样,耗时少,效率高,可以使人们轻松获取大量信息。只要拥有一部手机或网络电子终端,海量信息便唾手可得,知识的获取变得简单、轻盈;它可以快捷、及时、交互、充分地将零碎的空余时间利用起来,尤其适合当下空余时间渐趋零散化的大众的需求。这些是传统纸质严肃深阅读很难具备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时代阅读新风尚。然而,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碎片化阅读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它让我们注意力涣散,形成思维惰性,失去深度阅读的能力,历史感逐渐消退。
一方面,碎片化阅读容易使读者注意力涣散。信息的过载致使现代人注意力稀缺,从而导致碎片化阅读的产生,而碎片化阅读本身又令人们的注意力更加涣散。任何一种电子阅读设备,当人们在长时间关注后,视觉神经都会比关注纸质文本要更加疲劳,因而很难集中精力阅读。生活中,也许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同样一个文本,相比之在电脑上阅读,纸质文本更容易发现错误,这就说明纸质文本比电子文本更容易使人陷入思考与理性分析,而非泛泛而读。法国互联网公司Miratech的一项新研究对比了报纸读者和iPad读者的阅读模式:“由于种种原因,与iPad读者相比,报纸读者能够记住更多阅读信息”[6],由此可见,电子阅读中读者的信息获取率降低以及粗心大意等行为并非其有意为之,而是碎片化电子阅读与生俱来的与人类读者“不相容”的缺陷,它使“注意力匮乏性紊乱”成为一种当下越来越普遍的大脑失衡症。
另一方面,碎片化阅读使读者失去了深入阅读的能力,成为单纯的信息解码器。当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每日的阅读习惯之后,即便是有“大块”的空余时间可以用来思考阅读纸质经典文本时,人们也会选择自己已经适应的、令自己“舒适”的碎片化阅读方式进行阅读,而真正有效的阅读却日渐被忽略。长此以往,不仅大量的深阅读时间被挤占掉,一种不愿意深入思考的惰性思维——表层浏览、浅层思维也会随之产生,从而不容易形成批判性的、理性的、有深度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导致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判断能力大大减弱。当然,并不是所有电子的书籍就一定比纸质的刊物要浅显,只是,碎片化浅阅读更适合单纯获取信息、娱乐休闲,而丰富知识、提升思考能力与个人修养则必须依赖严肃深阅读。也许有人会说,《论语》、《道德经》等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也是一种“碎片化”的形式,但毫不妨碍其成为千古名著,难道碎片化阅读就一定是负面的吗?其实,这些古代经典名著,虽然其形式上是“碎片化”的,但这短小的“碎片化”形式中浓缩的是洋洋几十万字甚至几百万字也解释不完的“大智慧”,可谓真正的字字珠玑;而“碎片化”阅读的内容则以浅显、低俗、娱乐为主要指向(尽管并非全部如此,但至少在大方向上它是属于以娱乐大众为主的大众文化范畴),它导致的是思维的碎片化,因此和中国古代经典是完全不同的。
此外,碎片化浅阅读使我们不得不利用每天有限的24小时来应付各种信息、“充实”地“活在当下”,而对人类几千年来积淀的历史人文却根本无暇顾及,从而导致历史感淡薄甚至消失,促使整个文化走向平面化,让当下的人们成为“没有历史的一代”。
王蒙曾感慨:“虽然不能回到孔孟时代悬梁刺股地读书,但也不能都躺在乔布斯的怀里看微博。网络带来了方便,但也使我们的阅读、讨论、思维变得普泛化、浅薄化、零碎化、快餐化,成了无中心、无目标、无深思熟虑的‘三无’浏览”[7]。当碎片化阅读成为一个社会的常态阅读方式时,或许我们该思考的是:究竟是我们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与知识获取,还是碎片化阅读从根本上绑架了我们?
[1](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吕毅.信息的定义模型[J].河北大学学报,1991(3):128.
[3]姜锡山.后信息时代畅想[J].上海信息化,2006(5):80.
[4]孙静.克劳德·香农信息论及其现实意义[J].青年记者,2012(3):43.
[5]潘瑞芳,谢文睿,等.新媒体新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4—5.
[6]明月.碎片化阅读时代来临[J].财会月刊:财富文摘,201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