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巧荣 张建辉
(河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0008)
七氟烷和丙泊酚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邓巧荣 张建辉
(河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0008)
目的 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将择期行开胸手术的老年肿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其中七氟烷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丙泊酚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差异。结果 在麻醉后24 h,七氟烷组的MMS评分明显高于丙泊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5)。其余时间两组的MM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七氟烷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丙泊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5)。两组均未见恶心、呕吐、躁动等并发症。结论 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均可引起老年肿瘤患者患者术后短期内认知功能下降,但与丙泊酚相比,七氟烷麻醉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恢复更快。
麻醉;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本研究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对择期行开胸手术的老年肿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其中七氟烷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丙泊酚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差异,观察七氟烷和丙泊酚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对择期行开胸手术的老年肿瘤患者120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38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2.01±9.52)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每组各60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为Ⅰ、Ⅱ级[1];②入选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3排除标准:①活动性肝病;②脑卒中后遗症;③排除有听力、视力、语言障碍以及无法沟通交流的患者;④不愿意或不能完成神经精神功能测试。
1.4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苯磺酸阿曲库胺0.2 mg/kg,舒芬太尼0.4 μg/kg,丙泊酚2 mg/kg进行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两组均间断给予苯磺酸阿曲库胺和舒芬太尼以满足手术的肌松和镇痛。七氟烷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给予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丙泊酚组患者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0.15 mg/(kg·min)。术中将麻醉深度维持脑电频指数(BIS)45~55,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控制在(基础值的±20%)以内。
1.4观察指标:①在出室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术后神经精神状况;②认知功能监测: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法测试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结束后6、12、24、72 h患者的认知功能[2]。
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使用SPSS 20.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1两组患者认知功能MMS评分比较: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在麻醉后6 、12 h MMS评分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而在随后的时间里变化逐渐改善,在麻醉后72 h后已经恢复到麻醉前水平。在麻醉后24 h,七氟烷组的MMS评分明显高于丙泊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5)。其余时间两组的MM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MMS评分比较(,n=60)
表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MMS评分比较(,n=60)
注:与丙泊酚组比较,#P<0.05
时间 七氟烷组 丙泊酚组诱导麻醉前 29.45±0.43 29.53±0.32麻醉后6 h 26.63±0.42 26.53±0.53麻醉后12 h 25.64±0.82 25.41±0.72麻醉后24 h 29.12±0.41# 27.43±0.32麻醉后72 h 29.53±0.43 29.32±0.32
2.2两组麻醉前后血清S100β蛋白变化的比较:由表2可知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患者在术前20 min及术后30 min的血清S100β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在术后2 d,七氟烷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丙泊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5)。两组均未见恶心、呕吐、躁动等并发症。
表2 两组麻醉前后血清S100β蛋白变化的比较(,n=60)
表2 两组麻醉前后血清S100β蛋白变化的比较(,n=60)
注:与丙泊酚组比较,#P<0.05
血清S100β蛋白(μg/L) 七氟烷组 丙泊酚组术前20 min 0.047±0.021 0.048±0.023术后30 min 0.055±0.018 0.059±0.022术后2 d 0.052±0.020# 0.074±0.02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人手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手术后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技巧、人格、社交能力等方面发生改变,其发病率随增龄而升高,且通常发生在手术后5 d内,主要特点是情绪波动大、发病急[3-5]。以焦虑、记忆力损害、精神错乱以及人格的改变为主要症状的中枢神经并发症,该综合征发生多急性发作、情绪波动、多为夜间发生,具有晨起较轻、夜间较重的特点[6]。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术后恢复延迟、住院时间延长,并对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7]。本研究将择期行开胸手术的老年肿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其中七氟烷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丙泊酚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麻醉后24 h,七氟烷组的MMS评分明显高于丙泊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5)。其余时间两组的MM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七氟烷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丙泊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5)。两组均未见恶心、呕吐、躁动等并发症。这主要是由于七氟烷有较强的脑保护作用,可降低缺氧造成的脑损伤。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均可引起老年肿瘤患者患者术后短期内认知功能下降,但与丙泊酚相比,七氟烷麻醉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恢复更快。
[1]钱兴文.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34):52-54.
[2]陈红梅.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老年胸外科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9):3701-3702.
[3]唐超君,徐世元.对比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3):3566-3568.
[4]夏玉红,邹志鸿,徐锦.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0):30-32.
[5]孙玉川,王殿涛,于金花.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7):5-6.
[6]曹雷,李成辉.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6):834-836.
[7]于学超,王延国,高鲁渤,等.七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18(1):102-105.
R614
B
1671-8194(2015)28-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