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希化
(一汽总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长春 130011)
临床治疗脑血栓患者中丹参川芎嗪药物的治疗效果
孙希化
(一汽总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长春 130011)
目的 研究丹参川芎嗪药物在临床治疗脑血栓患者的应用效果,结合临床资料,得出有效结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90例脑血栓患者,随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血塞通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丹参川芎嗪药物,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4.44%,明显少于对照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药物对治疗脑血栓有显著疗效,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推广。
脑血栓;丹参川芎嗪药物;治疗效果;研究与分析
脑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发病率、致残率很高,对人身体伤害极大[1]。临床上治疗脑血栓的药物有很多种,但其应用效果差异性很大,为寻找更安全、治疗效果更好的药物与治疗方法,医学家们进行了多次专项研究,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本文以丹参川芎嗪药物为核心,研究该药物的治疗方法和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90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男性患者28(31.11%)例,女性患者17(18.89%)例,年龄58~73岁,平均年龄(63.48±1.1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4(37.78%)例,女性患者11(12.22%)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1.18±1.29)岁。经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脑血栓,临床表现为发音、吞咽迟缓、机体运动障碍、平衡能力丧失、肢体感知觉不明显、无生活自理能力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症状态皆不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血塞通药物治疗,即6 mL的血塞通注射液+0.9%氯化钠溶液250 mL。采用静脉滴注方式,根据不同患者的用药反应,确定用药次数,一般情况下,1次/天,一个疗程为10 d。如患者病情严重,药物吸收情况不好,则可制定2次/天的用药方式,疗程期也可以相应延长[2]。
1.2.2研究组:研究组45例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药物治疗,即10 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0.9%氯化钠250 mL静脉滴注。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用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1~2次/天,一个疗程为10~15 d。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两种治疗药物的应用效果,分析丹参川芎嗪药物治疗脑血栓疾病应注意哪些问题。
1.3疗效判定标准
1.3.1治疗效果: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精神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规定,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可通过评分来表示,记录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并以其附件3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临床疗效[3]。①显效:减少91%~100%;有效:②减少18%~90%;③无效:减少<18%。治疗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3.2不良反应: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四肢盲目、皮疹等不正常药物反应,脑血栓相关病症加重。不良反应率=不良反应例数/研究对象×100%。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患者恢复状态良好,其发音、吞咽迟缓、机体运动障碍,平衡能力丧失、肢体感知觉不明显、无生活自理能力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丹参川芎嗪药物治疗效果对比
2.2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不良反应率为4.44%,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有6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头晕、肢体麻木、皮疹,相关脑血栓临床病症加重等,不良反应率为13.33%,见表2。
表2 两组脑血栓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脑血栓的形成原因是由患者脑部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及颈椎病的骨性压迫所致的椎基底动脉系统出现供血不足及痉挛等[4]。脑血栓对患者神经系统破坏性影响极大,如不及时治疗,则患者血管血液黏稠度会持续增加,影响脑部血液循环系统正常运行,导致头晕恶心、感知觉丧失、机体运动技能丧失等并发症。
3.1丹参川芎嗪药理分析:丹参川芎嗪药物成分包括丹参、盐酸川芎嗪。适应证:脑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丹参川芎嗪药物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度,延缓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流速、扩张冠动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循环状态等功效,所以,该类药物在脑血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很广[5]。
3.2临床资料探究:资料显示,研究组45例脑血栓患者药效反应良好,治疗有效率高,有效13例,显效29例,无效3例,仅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药效反应差,有效19例,显效17例,无效9例,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上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血塞通药物虽可起到促进冠动脉扩张,抗血小板聚集药效作用,但却很难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丹参川芎嗪药物则不同,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还能延缓患者因脑供血不足、血液循环系统运行障碍造成的神经损害,最大限度降低疾病危害影响。在治疗过程中,研究组7例患者有合并症,高血压3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1例,针对7例患者存在的并发疾病,辅以其他药物治疗,有5例可保证良好治疗效果。对照组5例患者有合并症,虽也辅以其他药物治疗,但药物负面影响抑制效果并不好,除3例合并症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之外,3例没有合并症患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可见,丹参川芎嗪药物比血塞通药物治疗效果更好,负面影响小,但单一使用丹参川芎嗪药物也无法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患者病症复杂,需配合其他药物治疗。上述临床资料证明,丹参川芎嗪药理优势大,药效作用明显,但仍需合理、科学使用,否则,也会发生不良反应。
3.3丹参川芎嗪药物治疗脑血栓疾患新发展思路:注射用药方式的药效作用效果最为明显,尤其针对内科疾病,药物可直接进入患者血管,直达病灶,抑制致病因子蔓延、生长。在临床中,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基本上是以“注射液”形式存在,一方面可保证疗效,一方面利于联合用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正是利用了该药物的用药优势,才达到了如此良好的用药效果。现阶段,脑血栓病症越来越复杂,疾病对药物药效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很多脑血栓患者,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疾病,药物面对复杂病症,很难做到不出现不良反应。所以,丹参川芎嗪药物还应提高自身药性能力,从多角度出发,利用药物配比技术,扩大药物作用范围,降低药物“负面影响”。此外,除注射类药物,丹参川芎嗪药物还需拓展用药方式,设置多样性用药方式,以满足各种脑血栓患者的用药需求,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上文对丹参川芎嗪药物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可知,丹参川芎嗪药物符合脑血栓疾病治疗环境,相较于其他药物,该类药物的负面影响更少,更适宜临床推广与应用。
[1]陆娟,葛晓玲,饶晓曼.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3(11):1676-1743.
[2]毛玉忠,孙菊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3,11(32):6710-6711.
[3]时新景,毛光烈,张生元.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12(10):123.
[4]沈晓靖,张燕青,董少华.基于性格特征的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脑血栓康复期患者的疗效分析[J].现代养生,2014,11(12):1136-1143.
[5]贾跃先,张兵,张卫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20(23):1774-1775.
R277.7
B
1671-8194(2015)29-0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