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150例疗效观察与分析

2015-10-27 11:29李红晔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9期
关键词:脑血栓辛伐他汀颈动脉

王 琪 田 晶 李红晔

(一汽总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长春 130011)

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150例疗效观察与分析

王 琪 田 晶 李红晔

(一汽总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长春 130011)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应用效果,结合临床资料,得出有效结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5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分析辛伐他汀药物疗效。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脑血栓疾病相关性指标,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显著,可减缓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其临床推广价值与意义巨大。

辛伐他汀;脑血栓;疗效观察;研究与分析

脑血栓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主要由血液成栓引起,对人身体影响损害极大。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关脑血栓疾病防治的医学课题已经成为社会性话题,得到广泛关注[1]。辛伐他汀是脑血栓治疗的常用药物,效果良好,应用范围广泛,在现代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基于此,本文将结合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资料,深度解析辛伐他汀在临床应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50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83(55.33%)例,女性患者67(44.67%)例,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67.12±2.14)岁,病程在1个月~21年,平均病程(6.82±2.15)年。经CT检查、临床诊断,15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脑血栓患者,其中,有高血压病史73(48.67)例、冠心病21(14.14)例、高血脂92(61.33)例。主要临床表现:肝肾功能减弱、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系统感染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症状态皆不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根据患者脑血栓病症状态,给予调压、抗凝、溶栓、降血糖、抗血小板、抗感染等针对性治疗方案。此外,对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口服用药,剂量为70毫克/次,治疗周期为6个月,对研究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均采用口服用药,剂量分别为70毫克/次、20毫克/次,治疗周期为6个月,两种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均为饭后30 min。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需进行多次身体检查,特别是颈动脉血流量、血液循环、供血情况,搜集相关性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数据中有关辛伐他汀药物的药效作用,以及其与阿司匹林药物的相互作用影响。

1.3观察指标:治疗过程中,分别测量3个月、6个月治疗期间患者的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厚度,计算颈动脉IMT值。IMT值与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在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量技术时,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保证观察指标的科学性、有效性、准确性。

1.4疗效评价标准:本文参考《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①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90%以上,身体功能基本恢复,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48%~89%,身体功能部分恢复,病残程度≤1级;③一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至20%~45%,身体功能未完全恢复,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行为,自理能力相对增强;④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8%;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增加,身体功能逐渐丧失,甚至死亡。治疗有效率=治愈+显著[2]。

1.5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脑血栓疾病相关性指标,研究组75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其治疗有效率为8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血栓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的基本病因,临床中根据完全性卒中、进展性卒中划分脑血栓病症体征。一般情况下,脑血栓在安静、睡眠状态下发病,在短时间内影响脑血液循环系统,诱发“脑缺血”,进而影响患者肢体行为能力,主要临床表现有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四肢无力麻木等。辛伐他汀是他汀类的降血脂药物,能够有效控制脑血栓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起到预防、控制血压、血脂的疗效,可进一步改善脑血栓患者脑血液循环情况,为其提供安全、可靠的治疗环境。

3.1辛伐他汀治疗机制:从脑血栓病理生理发展进程角度看,辛伐他汀的应用疗效更具针对性,因为患者脑动脉血管壁硬化会引发血液成分变化,诱发“高血脂”和并发症,这点本组研究资料也可反映,患脑血栓疾病的患者,近61.33%患有高血脂疾病。辛伐他汀在临床治疗中能够稳定逆转斑块或者抑制斑块新生,控制、阻碍、影响患者血糖、血压指标上升。黄尔宙等[3]在研究辛伐他汀临床疗效中发现,“调脂”是该类药物最直观的病理表现,保护血管是该类药物最具价值的医疗效果。脑血栓患者脑内脂质物质过多,会出现过剩“氧化反应”,加剧经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导致闭塞的脑血管的血液循环障碍进一步加大。辛伐他汀可隔离脂质物质的氧化反应,减少氧自由基,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降解,强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型结构稳定作用,改善患者脑血管工作状态。

雷立锋[4]等研究发现,辛伐他汀在阻碍血小板、巨噬细胞活化方面也有显著作用。因为人体中脑血管的结构最为脆弱,不仅纤维含量多,血液循环波动频率达、血液供给量也非常大,所以一旦脑血管中的内皮细胞有纤溶作用趋势,其平滑肌细胞势必会增值,造成血管细胞堵塞。谢扬等[5]辛伐他汀能够改善局部血流,缓解因局部缺氧缺血所致脑卒中损害,如血管中的血脂过多,颈动脉粥样硬化已形成,辛伐他汀也可利用间接性溶栓作用改变患者脑血栓病症的发展趋势。

3.2辛伐他汀的疗效观察:本组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仅用阿司匹林,研究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因阿司匹林也有加强的抗血小板作用,释放TXA2,降低颈动脉斑块IMT值,所以在脑血栓治疗中也很常见。研究提示,研究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辛伐他汀有阿司匹林药物不具备的治疗优势,其临床效果的发挥、提升空间更大。两组患者3、6个月的颈动脉斑块IMT值分别为:对照组(1.43±0.22)、(1.32±0.18),研究组(1.39±0.14)、(1.62 ±0.28)。对比两组资料可知,3个月之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IMT值已开始发生分歧,对照组降低,研究组升高,6个月之后,该值的差距越来越大。以此得出结论,辛伐他汀比阿司匹林的药效作用更强,它不仅可以降低患者脑血管中的脂质含量,还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颈动脉斑块厚度,弱化脑血栓相关性病症表现,发挥最优、最具价值的药效作用。此外,两组患者在接受6个月治疗之后,研究组治愈49例,显著进步18例,而对照组治愈仅有12例,显著进步却多达37例。从这点上看,没有辛伐他汀作保障,阿司匹林的溶栓作用会变得不稳定,在缓解血管痉挛、间接性血液堵塞方面存在功能性障碍。引入辛伐他汀之后,阿司匹林可与其形成药效配合,通过药物作用分工,准确、科学、合理的控制、改善患者脑血栓的疾病表现。

综上所述,辛伐他汀是治疗脑血栓的有效药物,它不但药效作用稳定,不良反应少,且药效反应较为直观,可短时间内改善脑血栓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液堵塞等疾病状态,恢复部分身体功能,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总而言之,辛伐他汀的临床应用价值尚未被完全挖掘,今后几年,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作用会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打药物。

[1]苗国云,张小凡,王海明.基于脑血栓病理分析研究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4,21(6):1126-1127.

[2]梁旭日,董立新,张生玉.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在治疗高血脂症42例中的疗效观察与对比调查[J].包头医学,2009,13(1):1122-1123.

[3]黄尔宙,陆彩福.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5例疗效观察[J].内科,2013,29(4):1354-1355.

[4]雷立锋,王海明,王晓光.血塞通滴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80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26(1):1175-1176.

[5]谢扬,郑朝阳.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185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9,12(10):1177-1178.

R743.3

B

1671-8194(2015)29-0171-02

猜你喜欢
脑血栓辛伐他汀颈动脉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及机制分析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分析
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辛伐他汀与其他药物联用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