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刘毅然 梁 娴
(娄底市中心医院,湖南 娄底 417000)
两种治疗方法对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李海英 刘毅然 梁 娴
(娄底市中心医院,湖南 娄底 417000)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在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76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38例患儿。对照组采用人血免疫球蛋白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硝苯吡啶片、鲨肝醇片、左旋咪唑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中有27例患者治疗显效,8例患者治疗有效,3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治疗显效,9例患者治疗有效,9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的再次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与每次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用硝苯吡啶片、鲨肝醇片、左旋咪唑片联合治疗,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儿科中比较常见,据相关研究显示,发病率约高达20%,不利于儿童成长[1]。患儿因年龄较小,机体免疫能力低下,极易受到细菌的侵袭,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较大[2]。因耐受能力较差,在药物选择上需格外慎重。本文主要分析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在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76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38例患儿。对照组采用人血免疫球蛋白针治疗,男20例,女18例,年龄在2~15岁,平均年龄(6.28± 2.39)岁。观察组采用硝苯吡啶片、鲨肝醇片、左旋咪唑片治疗,男22例,女16例,年龄在1~13岁,平均年龄(5.17±1.58)岁。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人血免疫球蛋白针治疗。每月取50 mg人血免疫球蛋白为患儿肌内注射,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硝苯吡啶片、鲨肝醇片、左旋咪唑片治疗。硝苯吡啶片10 mg×3片、鲨肝醇片20 mg ×12片、左旋咪唑片25 mg×6片。均为口服药物,每周服用3 d即可,持续治疗3个月。
1.3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患儿经治疗后,在1年内,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不超过4次。有效:患儿接受治疗后,在1年间,呼吸道感染产生次数约为6次。无效:患儿接受治疗后,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在7次以上[3]。
1.4统计学方法: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经研究得知,观察组中治疗显效患者27例,治疗有效患者8例,治疗无效患者3例,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中治疗显效患者20例,治疗有效患者9例,治疗无效患者9例,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n(%)]
2.2患儿再次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与每次持续时间:经观察发现,观察组患儿的再次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与每次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儿再次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与每次持续时间
2.3病例分析:患儿A,12岁,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接受治疗,患儿在1年间的平均感染次数为(7.63±2.58)次。通过采用硝苯吡啶片、鲨肝醇片、左旋咪唑片联合治疗3个月后,患儿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经1年随访得知,在1年中,仅发生过1次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在原发上呼吸道感染中,其发生率超过90%。患儿呼吸道受到细菌侵袭后,易诱发化脓性感染。据资料显示,患儿出现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三种,其一为病原体,其二为小儿在日常生活中缺乏锻炼、抵抗能力不强、过敏体质等,患儿常于冬季与春季发病,其三为环境因素,例如被动吸烟、大气污染等均易诱发这种疾病。
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使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对患儿疾病治疗十分有利,有利于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一旦小儿受到感染,便会致使上呼吸道皮黏膜坏死或者剥落,增加患儿痛苦,破坏了黏膜的完整性,病毒极易侵袭小儿的身体[4]。
在小儿疾病的治疗中,在药物选择上要更为慎重。左旋咪唑对免疫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它可增强患儿免疫能力,同时可使T细胞恢复正常。鳖肝醇能够促进白细胞的提升,可与左旋咪唑有诱发的不良反应相抵消。硝苯吡啶在改善循环上起着重要作用,还可以促进血管的扩张,使黏液腺细胞分泌减少,达到解痉平喘的目的[5-6]。通过本次研究得知,观察组采用上述三种药物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显效患者27例,治疗有效患者8例,总有效率为92.1%,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证明了上述三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在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治疗中,要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有利于使患儿疾病症状得以改善,促进其疾病的好转,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1]张敬忠.两种治疗方法对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0):141-142.
[2]王建芬.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193-194.
[3]林海波,黄义双,刘亚秋,等.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140-141.
[4]王学增.两种疗法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3):260-261.
[5]张志明.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西药结合治疗临床60例观察[J].甘肃医药,2013,32(7):532-533.
[6]陈琴,钟冬梅,张人英,等.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J].光明中医,2006,21(4):35-37.
R725.6
B
1671-8194(2015)29-00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