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2015-10-27 11:30何怀燕张满娣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9期
关键词:注射剂抗菌药品

何怀燕 张满娣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人民医院药剂科,云南 保山 679100)

8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何怀燕 张满娣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人民医院药剂科,云南 保山 679100)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病例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年1月至6月上报的87例药品不良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2014年87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以静脉给抗菌药物为主、其次是营养类药物、中成药制剂。结论 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用药监护,减少ADR对患者的危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综合分析;合理用药

药物作用具有双重性,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同度的损害,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2014年7月对我院上半年收集到的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为提高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及医务人员用药水平,降低ADR的发生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至6月上报的87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根据ADR发生的年龄、性别、药品使用情况、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统计、评价、分析。

2 结 果

2.1不良反应:一般不良反应86例,严重不良反应1例,无新的不良反应。

2.2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87例ADR报告中,男性39例,占46.67%,女性48例,占55.17%。年龄分布:18岁以下9例,占10.35%,18~60岁患者60例,占68.97%,60岁以上18例,占20.69%。

2.3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87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为主,有60例,占68.97%;口服给药12例,占13.79%;肌内注射2例,占13.79%;其他方式13例,占14.49%。

2.4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87例ADR报告中,引发药物以抗菌药物为主,有29例,占33.33%;其次为营养药物,发生例数为11例,占12.64%;中草药制剂7例,占8.05%;心脑血管系统药6例,占6.90%;其他类药物34例,占39.08%。

2.5引起ADR的抗菌药物种类及比例:引起ADR报告病例的抗菌药物中,主要是头孢菌素类,有14例,占48.28%;其次是喹诺酮类,有6例,占20.69%;大环内酯类1例,占3.45%;青霉素类1例,占3.45%;其他抗菌药物7例,占24.14%。

2.6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87例ADR报告中,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占45.98%。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

3 讨 论

3.1ADR多发生于老年人及女性患者中,87例报告中女性,占55.17%,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的体质和敏感程度有关,这说明,女性比男性更易受ADR的威胁。从年龄来看,成年人所占比例最大,老年人次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多种疾病并发,导致合并用药增加,从而增加了ADR的发生率。

表1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3.2发生ADR的87例患者中,静脉滴注占68.97%,高于其他给药方式,静脉给药更易引起ADR的产生[1],主要原因是:静脉给药基本在医院进行,医护人员比较容易监测和发现ADR的发生;其次,静脉给药不但对药品的质量要求高,而且对输液材料及输液操作过程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在有效治疗疾病的前提下,尽量采取口服给药方式,避免采用静脉滴注给药,从而降低ADR的发生。

3.387例ADR报告病例中,29例患者是由抗菌药物引起,占33.33%,居各类药物首位,与相关报道一致[2]。这与部分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无明确指征用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易发现等有关。7例ADR由中药制剂引起,占8.05%,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复杂、提取物成分多、化学稳定性较差等因素均可导致ADR的产生,中药注射剂引发的ADR不能忽视。

3.4引发ADR的抗菌药物中,主要是头孢菌素类,占48.28%,其次是喹诺酮类,占20.69%,与相关报道类同[2]。

3.5由表1可知,87例ADR报告中,发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患者40例,占45.98%,主要临床表现是皮疹、瘙痒、麻疹等;其次是消化系统的损害。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如抗菌药物最常见的ADR临床表现就是皮疹、瘙痒等皮肤损害,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而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损害,由于很多患者的原发疾病症状与ADR症状可能存在着相互的重叠,因而不容易得到及时的诊断和相应的治疗,导致患者治疗时间延长,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之,ADR的发生与药品的性质、患者的个体差异、临床医师用药合理性等各方面因素有关。要求医务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及其他药物时,不但要重视药物疗效,还需高度关注药品产生ADR的危害性。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也应特别注意观察其输液反应,应严格执行《中草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另外,医护人员应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详细询问其用药史[3],在患者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 min,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并尽快查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此外,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的宣传,深入开展ADR监测工作,使医务人员对ADR有足够的认识,为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依据。

[1]马爽,郭爱停.17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5,2(4):92.

[2]段露清.我院13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2):131.

[3]李翠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10(2):240.

R969.3

B

1671-8194(2015)29-0070-02

猜你喜欢
注射剂抗菌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什么是抗菌药物?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及安全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