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2015-10-27 02:11陈文仙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13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德育教材

陈文仙

德育是“五育”之首,新《课程标准》关注人的发展,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出: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理所当然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任务,但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它相对抽象、枯燥。其德育功能相对于一些文科来讲是隐性的、潜在的。因此,要想在数学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去努力钻研、探究。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尝试,稍有心得,不揣粗陋,写下来与各位同行切磋、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初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另外,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从数学教学的过程看,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就要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为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奋发向上,使学生“乐学”;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强化主体意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强化主体意识,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模式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找规律,运用启发式在“引”字上狠下功夫

启发式教学并不是指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指符合儿童认识活动规律性的教学全过程。凡是那种能够全面调动儿童智力活动积极性的,使他们依靠自己的已知来主动地探索、扩展新知和解决某种问题的教学过程都是启发式教学。数学启发式的教学体系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三为主、两结合、一核心”。“三为主”:一是指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探究学习;二是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思维,教给学法,善于引导而不包办代替;三是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教、辅、学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教材的综合功能。“两结合”:一是指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二是以课内教学为主与课外学习活动为辅相结合。“一核心”:是指以启迪思维,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

2.要让学生都“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让少数人参与还是让全体学生参与,是在同一层次上参与还是在不同层次上参与,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克服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少数学生学习,多数学生陪坐的倾向,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做到“四动四会”,即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脑、动口、动手、动笔,每一个学生都会听、会想、会说、会做。

3.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并能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

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述能力,既是人际交往的需要,又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需要,对于学习的迁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多数学生的“说理”能力还是相当弱的,需要我们下大力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述能力要坚持不懈,一要精心设计,二要反复训练,三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语言要科学准确,浅显易懂。在信息交往的方式上,提倡多渠道的信息交往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要有指名说,同桌互听互说;也要有小组讨论,自言自语。注意启发表扬,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

4.重视过程教学,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为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然后应用这些结论去机械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还是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教学观。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要适当控制无关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重复数学家做过的工作,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主动地形成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营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县双龙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德育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