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栋
“双基训练”是指对学生进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两大板块的训练。通过对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梳理和针对本市近年来中考命题的趋向,中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的比重达到80%左右。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是打好中考数学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同时,在当地市、县、区的中考交流中,名家名师也多次强调在中考复习教学中对“双基”训练的重要地位。
一、紧扣教材,关注“双基”
1.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建立各类概念模式的起步阶段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巩固和运用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诸如实数的分类、不等式的解集、函数的概念等。要培养学生从实际事物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或从已有的数学知识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从实际(或旧知识)中“类比猜想”“归纳概括”以及“推理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的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双基”的训练,在复习阶段会有效、系统地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应考能力。
2.数学拓展和探究教学离不开“双基”支撑
分析近年来我市中考试卷,对探究性试题比重加大,所占分值的权重日趋明显,但探究性试题在教学中应用的课时量又受到相应的限制,加上部分学生对“双基”欠补,因而学生对这类题型一筹莫展。让我们先看看下面的例子,以一元二次方程求根为例。
x2+6x+9=0(完全平方);x2+5x+9=0(整数因式分解);x2+3x+1=0[二次项系数不为1(容易因式分解);x2-x-1=0(因式分解稍难);x2+4x+9=0(配方);2A-3xA+9=0(带字母);x2+mx+9=0(含参数m,讨论有实根时m的变动范围)]
进入高中以后,还要和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联系在一起,继续发展各种变式问题。这样的变式,可以说无处不在。仅仅由等差、等比两类级数,可以编织成许许多多的练习题和考试题。这里不妨再看因式分解基本技能的变式状况,含文字的因式分解由浅入深地安排如下:
(x+y)2+5(x+y)+6;(m-n)2+4(m-n)+4;a2-ab+ac-bc;x2+2xy+y2-z2+2zy-y2变式的复杂程度,标志着双基能力的水平。
3.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中考数学正是致力于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获得最基本的数学概念,形成最基本的技能。由此可知“双基”训练正是中考数学备考复习之本。专家归纳了中考数学试题的特点,首先是立足双基,注重数学核心观念、内容和思想方法。新教材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和基本解题能力,强调在解题中灵活运用数学的核心观念、内容和思想方法,突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复习中,考生应回归课本,毫不吝啬地删除某些资料的偏、难、怪题,并将知识进行适当分类、比较,明确重点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二、如何贯彻“双基”
“双基”训练在中考备考复习中应回归到它应有的位置,教师在指导组织学生复习时,应以教材为核心,充分开发有用的教学资源,在两到三轮的复习中实现对“双基”驾驭,教师才有可能实现中考预期目标。
1.做好复习设计
复习教案应合理设计三维目标,把重点放在“双基”之上,用较大的课时比重呈现训练的过程,并在课堂中进行实时评价,实现复习的有效性。
2.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及生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好各类评价功能,实现对“双基”的全员培养
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巧练。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点拨思路,引导学生讲,让学生通过研究和讨论总结规律,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练习题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简单的练习题;二是基本的练习题,有一定的综合性,这两类题目必须让每个学生都会做;三是较高要求的练习题,但不是在难题、怪题上做文章,而重在“双基”上下工夫,供有余力的学生做。
3.对阶段性的模拟评价进行细致分析,以便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作出合理决策,及时调整复习强度和难度,将“双基”置于合理的训练范畴和复习计划之中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反馈,学生就难以真正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学生的求知心、自信心和既定的目标难免会受到影响,这就势必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同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学习实践的总结。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总之,“双基”的训练应贯穿于整个中考复习的进程之中,既要面向全体,也要针对优秀学生进行分层练习,要求在科学性和合理理性上做足文章,最终让学生交出一份让家长和学校满意的答卷!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