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慧上海理工大学
从新历史主义看影视历史剧“唐顿庄园”
朱晓慧
上海理工大学
摘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化转向”带动了新历史主义的产生,新历史主义与旧历史主义相对,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历史只是反映一部分人的立场和观点,历史和文本的互文性对文论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文艺界也不例外。近年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这一现象,作者结合新历史主义理论来具体分析、鉴赏英剧“唐顿庄园”的特点,希望对历史题材影视剧发展做一点贡献。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互文性历史剧“唐顿庄园”
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学研究经历了一个突然的,几乎是全面的转向,抛弃了以语言本身为对象的理论研究,而转向历史、文化、社会政治、机构、阶级和性别、社会语境以及物质条件相结合。[2]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反驳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强调文学文本的批判方法,是一种对历史文本赋予新的解释和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斯蒂芬·格雷布拉特最早提出“新历史主义”。随着海登·怀特等对新历史主义的推进,新历史主义对文学创造掀起了新浪潮,如今也影响着影视创作。
目前国内外对新历史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理论层面的阐述和深入研究,例如傅洁琳[3]阐述了格雷布拉特主要学术经历,新历史主义和文化诗学的三个主要的理论范畴来源以及内涵,最后总结了格雷布拉特的学术贡献和理论影响。此外陆贵山[4]的“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解析”中说道:新历史主义是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形态的,他阐述了新历史主义的“互文性理论”和“新历史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联”。1992年王岳川出版了《后现代文化研究》一书,该书主要介绍了欧美当代批评理论的发展,深入探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特点,王岳川[3]主要是从俩个层面解释新历史主义内涵,一个是“文艺复兴的自我造型”,一个就是“文化诗学”。他认为,格雷布拉特的文化诗学主要体现在“跨学科研究”,“文化政治学”,“历史意识形态”这三方面。第二是探讨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研究。张清华以《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三部作品为例,写莫言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他认为莫言的小说创作推动当代新历史主义叙述思潮的发展。[5]第三,以历史为主要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越来越吸引观众的眼球了。张慧敏[6]是这方面的学者之一,她研究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当代历史剧。王晓通[7]写过新历史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电影,以及田楠[8]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历史主义视野下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研究。然而,我认为从新历史主义观念来看影视创作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空间,原因有俩个,其一个是影视本身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二,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内容丰富,可塑性很强。
新历史主义批评受到了西方诸多理论,如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福柯哲学,格尔兹的文化人类学的影响,有别于旧的历史主义观念,开创了一种颠覆传统的历史文化批评的方法。旧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客观的真实的有规律的,然而新历史主义则认为历史的书写者是有主体性的,历史是考虑了统治者或者有权利的阶级的利益。格雷布拉特吸收了福柯的权利观,认为历史是有特定的叙述者,这个叙述者是受到了当时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也就是说,历史是谁写的和为谁写的问题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格雷布拉特更多地是涉及到逸闻轶事、不怎么被人们所了解的“野史”。新历史主义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诗学
文化诗学是格林布拉特所开启的一种文本阐述的方法论,将一切人类活动看成一种文化文本,将文学文本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分析文本中所体现的意识形态等。受到福柯的历史学影响,格雷布拉特十分注重对边缘性和一些不为大众所知的历史因素的挖掘。海登·怀特认为“新历史主义尤其表现出对历史记载的逸闻轶事、偶然事件、异乎寻常的外来事物、卑微甚至不可思议的情形等多方面的特别兴趣”[3]。
(二)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实质上是文学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学性。海登·怀特的代表作《元历史: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和《话语转义论:文化批评文集》,融合了文学和历史。他认为历史具有文学性,文学又具有历史性。[4]
历史的文学性是指一切历史是文学形式记载的,是一种叙述话语,经过叙述者的主观加工,使历史不可能客观地,不残渣任情感色彩地反映历史事实。新历史主义怀疑历史的纪实性,是有一定的文学性和编造性的,这就是历史的文学性。
文学的历史性是指文学文本是一段压缩的历史,一切文学都是跟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密切相关。格雷布拉特受到福柯的权力观的影响,福柯认为历史并不是线性的,没有所谓的开始、中间过程、结束这样的发展模式,也不能有原因和影响来解释和预测或者掌控,历史是一系列活动,如艺术,社会生活,政治的复合型产物。[1]历史和文本构成了一个隐喻,文本是历史的文本。文学是一种动态变化的,不会有一种文学停留在某一阶段,这个文学记录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是在某一时间段所写了,所以文学是具有历史性的,反映了作者当时的社会观念。
新历史主义批评认为历史并不能完完全全如实地反映历史事实。如今人们所能看到的历史是共同体现了社会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作家是时刻受到了主观能动性和屈从性的影响,使得新历史主义与大流历史不同,新历史主义表现出对传统的历史的反驳,对历史记载中的逸闻轶事。偶然事件等很感兴趣,同时和传统历史歌颂“英雄人物”不同的地方即是更多倾向体现民间风俗化。受到新历史主义的影响,历史题材电视剧更注重突出边缘人物,边缘事件,也就是说,遗闻轶事成为了创作者的焦点。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往往不像以往那些正统的电视剧那般让观众屏住呼吸的观赏,而是呈现出一种民俗气息,以轻松幽默的语调来演绎历史。
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往往不像以往那些正统的电视剧严肃,而是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
(一)边缘化
边缘化是指导演在选择历史题材的时候,视线偏离了正史,关注一些平常不怎么被人们注意的外来事物。海登·怀特曾经在《评新历史主义》译文中说到:“从本质上来讲,新历史主义提出了一种‘文化诗学’的观点,进而提出一种‘历史诗学’的观点,将二者作为对历史序列的许多方面进行鉴别的手段——这些方面有助于对那些居于统治地位,例如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占优势的社会、政治、文化、心理以及其他方面进行破解,修正和削弱”[7]。传统历史有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等这一系列的线性关系,而新历史主义另辟蹊径,疏远大历史,关注许多边缘的小历史来颠覆传统强势话语控制的大历史。在新历史主义的影响下,历史题材电视剧呈现出不同的历史故事,而不是和正史相符的历史。如“唐顿庄园”在在人物刻画上,不仅重视了主要人物,伯爵夫人和她的三个女儿玛丽(Mary),伊迪丝(Edith),斯必利(sybil)以及男主人马修(Mathew),男主人不是王子贵族或者骑士,而是来自于中产阶级,受许多歧视,他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与主流的不一样,正是这种不一致才从另一个角度彰显了英国的历史。
(二)虚构化
前面已经提到,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历史不管怎样的记载都不可能完全和原本的历史吻合,纯客观的历史是不存在的,所以在不管是历史小说或者是历史电视剧,都不可能脱离虚构的成分。“唐顿庄园”虽然是在历史的背景下,但是其内容难免会有填充,想象和虚构,此故事从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沉没,Crawley家族和仆人的日常生活讲起,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故事的焦点是在格兰瑟姆家族迫切需要一位男继承人,而伯爵夫人是希望自己的大女儿Mary能找到一位如意郎君,但是恋爱麻烦重重,由于种种原因,继承人就定位伯爵夫人的远房亲戚马修,随着这个新的继承人的到来,发生了新的故事。
很多学者认为新历史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代表,其影响范围不光是诗歌和小说这些纯文学,如今电影.纪录片.电视剧等这些影视媒体都能看到新历史主义的一些蛛丝马迹。在复杂多元化的思潮中,后现代的解构主义对文本解读的不同思路颠覆了传统的看法,文化人类学的“自我塑造”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和表述理论一起促进了新历史主义的批评的形成。因此历史有了新的解读,这也使得历史观和历史剧的创作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新历史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代表。随着作家的历史观的变化,历史电影和电视剧和正史的电视剧有所区别,具体体现在新历史主义影视颠覆、反驳甚至超越传统的历史剧。对传统历史剧背后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政治和权力的意识形态影响,所以往往从逸闻轶事,鲜为人知的野史为着力点,对很多的“小历史”拼接再创作。此外,新历史主义影视剧在人物设置上都是多元性格、圆形人物;在语言风格上有别于传统历史剧的严肃认真,虚构故事和历史情境相结合的特点给人造成这些影片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印象。对新历史主义影视剧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新历史主义批评的研究,然而这个还不够深入,还需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Charles E.Bressler. Literary Criticism,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7:179.
[2]蒙特鲁斯.论新历史主义批评[J].韩加明,译.漓江,1997(1).
[3]傅洁琳.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学报,2008.
[4]陆贵山.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解析[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5).
[5]张清华.莫言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18(2).
[6]张慧敏.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当代历史剧[D].兰州:兰州大学,2007:8.
[7]王晓通.新历史主义与新历史电影[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8]田楠.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历史主义视野下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