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摘 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独特的人文价值、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名著;《唐顿庄园》是英国古典时代剧,围绕英国贵族伯爵的生活展开,其细腻的描写、谨严的叙事更使其受到世界人民的盛赞。从两本名著的故事渊源来看,都是基于贵族阶层展开,作品中所折射的高贵气质和审美情趣成为洞晓中英文化异同性的典范。
关键词:《红楼梦》;《唐顿庄园》;贵族精神;文化异同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也是以封建社会贵族家庭为创作背景的章回体小说。《唐顿庄园》是英国版的“红楼梦”,也是基于英国贵族家庭来记述上流社会阶层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经典著作。两部作品立足各自不同的贵族实际,从维护自身阶级利益过程中,表现出相似的贵族精神。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围绕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从讲述家族兴衰历史中来映照世事变迁;同样,在《唐顿庄园》中,依然是从庄园主人的生活中,来揭示贵族阶层森严等级制度下对自由的向往,对维护庄园荣誉的毕生追求。两个大家族在相似的家族观念下,从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多线性叙述手法的运用中,来为我们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贵族文化气息。
一、两者在地域文化上的对比
任何民族的历史都与其自然环境具有直接的关联,《唐顿庄园》故事发生在英国王权社会,与中国的封建社会贵族群体具有相似性。在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下,既受到了欧洲大陆文明的影响,又能够不受大陆强权制度的控制,使其民族观念得以有序传承。当然,在一个国家里,不同阶层又受到自身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古代社会,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人们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在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社会行为规范上,又受到相应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影响,使得英国的民族文化更具个性。如英国人的岛国情结就十分突出,与英国自身的岛国环境有直接关系;同时,由于受到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对气候的探讨是必不可少的话题。与此相应的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下,中国辽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以及丰富的物产,使得封建社会农业经济成为主要形式,也让更多的人们将土地作为生活的重要角色。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社会消费具有关联性,也让农耕文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因此对自身群体本位的维护成为家庭观念的主要表现方式。另外,儒家思想下的伦理纲常,也对中国家庭观念带来重要影响,更对一个国家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两者在饮食文化上的对比
饮食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文化。《礼记》中对饮食的阐释“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可见,饮食礼仪作为最初的文化形式,其在中国社会进程发展中的地位是突出的。《红楼梦》中对贵族饮食规矩的讲述很多,也是对古代饮食礼仪的运用。如林黛玉在贾府吃饭时,其饮食规矩就很讲究,也反映出贵族社会自身森严的价值观念。同样,《唐顿庄园》中贵族的饮食规矩也是明显的,我们先撇开东西方饮食用具的差异性,中国使用筷子,西方使用刀叉,仅从餐具的特色性上来看,英国人所表现的探险精神、征服精神,与大观园里木质餐具的内敛性形成鲜明对照,也反映了不同民族所崇尚的自然观。另外,在饮食文化中,西方国家餐桌上的菜肴往往由仆人进行分割成小份,分送给各位食者,反映出对个体主义精神的尊重;而在中国餐桌上,对于花样翻新的各类美味,往往放置于餐桌的中间,各位食客围坐在一起,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中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尊重。
三、两者在建筑格局上的对比
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房间里度过的,而居住环境作为《唐顿庄园》与《红楼梦》着重讲述的重点内容之一,也反映出相似的贵族精神追求。英国社会的居住环境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美丽画面,如宽阔的草坪、高大的篱笆、赏心悦目的花草,对大自然欣欣向荣的描绘成为《唐顿庄园》不变的主题。相反,中国贵族阶层在居住环境营造上,更加注重对风水文化的考虑,如地质、地貌特征的变化、对水流、气候的选择,并因地制宜的修建形式多样的土木建筑结构。如大观园中注重平面、立体空间的组群式传统建筑,曲折幽静的假山,姹紫嫣红的后花园,以及蜿蜒的连廊、过厅等等,将庭院建筑结构与生命相联系,更加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两者在伦理传统上的对比
贵族精神是基于贵族阶层的价值观念,也是其伦理文化的具体体现。如欧洲的骑士精神、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美国的牛仔精神、中国的儒家文化等等,都是反映了一个阶层的伦理价值观。在英国,贵族是占据统治地位的特殊阶层,也是英国社会的主体精神。《唐顿庄园》中对于老伯爵所表现的贵族品质,保守、中庸、宽容、自嘲等等,与其所处的传统贵族精神具有一脉传承性。同样,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占据主要地位,其影响对中国封建贵族来说也是深刻的。如三纲五常作为统治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重要伦理,一直受到封建贵族阶层的维护和提倡并践行。在上千年的发展中,这一思想虽然维护了封建社会秩序,也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但对于自我欲望的抑制,对思想的禁锢和规范,成为封建家族扼杀人性的罪魁祸首,其消极影响也是突出的。《红楼梦》中各个阶层人物的出场,无不遵循封建伦理纲常,如黛玉与宝玉的爱情悲剧、惜春的出家、迎春、鸳鸯、王熙凤等女性的死,与封建伦理纲常的压制不无关系,更折射出贵族的虚伪性。
五、两者在等级制度上的对比
西方社会一贯对个人利益的尊崇与维护,尤其是在个性张扬上,更乐于强化个人的潜力和权利意识。在《唐顿庄园》中,主与仆之间的关系,可以从“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来解释。也就是说,即便是英国贵族阶层,也必须遵循其自身的阶层秩序,对于仆人,脚步是轻声的,姿态是完美的,处处流露出贵族文化所积淀的精神熏陶,但对于仆人阶层,其利益和准则是不容侵犯的。对于伯爵与他的仆人,尽管是楼上楼下的关系,但彼此是雇佣关系。仆人虽地位卑微,但其对自我尊严的维护是自觉的。主与仆是在工作职责之内而言,在对于职责之外,则各自遵守各自礼数。仆人可以随时寻找新的生活,而非赎买。相反,在大观园里,主仆关系相对来说更加鲜明,主与仆之间具有尊卑之别。主子可以花钱买丫鬟,仆人对主子的磕头跪拜是常情,而对于仆人顶撞主子则是罕事。对于封建伦理纲常,上升为封建等级社会的基本制度,而对于英国社会,对个体权利意识的尊重使其更具合理性。而相较来看,《红楼梦》中的奴仆关系也是导致贵族家庭衰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两者在权力本位上的对比
《唐顿庄园》所处的时期为英国的全盛期,也是女权意识萌芽、发展期,与此相关的争取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的女权运动成为社会的焦点。如Robert的三女Sybil,在追求个性中与旧式贵族家庭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其更加关心人权独立和平等。相比而言,对于《红楼梦》所处的封建社会末期,仍然受到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男权社会主宰下,强调责任、轻视个体,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根深蒂固,特别是在追求爱情与婚姻生活里,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成为封建传统思想侵害人权的隐性力量。总的来看,对于两者所反映的贵族社会生活及价值理念,随着不同民族文化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主流价值观、民族性格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异同性。
参考文献
[1] 乔先之. 论《红楼梦》人物的阶级关系[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03).
[2] 何莉. 针对《唐顿庄园》中的英国贵族婚姻观阐释英国贵族历史文化[J]. 戏剧之家. 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