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文学的翻译策略

2015-10-26 15:03张坤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传记文学译法意译

张坤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传记文学的翻译策略

张坤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从传记文学的翻译角度来论述翻译实践的整个过程。以Breaker/Juhan Family History这本家族传记性纪念册英汉翻译为例,研究传记文学翻译的策略。传记文本兼具历史性和文学性的双重特征,而且传记翻译跨学科性明显,不仅涉及历史与文学,还涉及艺术、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和神学等。因此翻译时要选取尽可能准确、贴切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原文的含义和语言特色,灵活地运用翻译策略才能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传记文学翻译策略文化差异

一、词汇的直译与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最基本的两种方法。在翻译过程中,直译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一致性。对于约定俗成的译名,应遵循规范性和历史性要求,找出其替代词语;如果是纯外来词,没有明确的性质类别,可适当采用音译。广义上讲,音译也是一种直译。

Breaker/Juhan Family History中涉及的人名及地名较多,如:“The Christian Review”直译为“《基督教评论》”;“The Kodiak Orphanage”音译为“科迪亚克孤儿院”;“Alexander Reinagle”音译为“亚历山大·内加勒”;“Light of Life”意思是真光之神主耶稣,在约翰福音里,主耶稣多次提到他自己就是光。“生命的光”代表耶稣使阳光普照、普度众生之意,这里直译为“生命之光”,另加双引号强调其带有的宗教色彩,能更好地保留原文的特色,使其简明易懂、一目了然。

意译强调“神似”,要求灵活地表达原文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形式将源语言形式进行阐释性说明。当原文在词汇意义、句法结构、文体风格上与译文有较大差异时,就不能拘泥于原文,应当采用意译的方法,正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思想、主旨。如:

例1:His remarkable commitment to support foreign missions was honored by dedicating Breaker Hall in his name in 1915, the year of its completion.

译文:他对对外传教事业的不懈努力为他赢得了荣誉,为了纪念他,人们在这栋建筑1915年落成时,以他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思裴堂。

分析:此句中,顺序上与汉语表达习惯有较大出入,如果直译效果会相差甚远,翻译时必须打破其原有的顺序,灵活地处理每一个字词,按照汉语表达习惯进行优化处理,才能达到形神兼备。比如将“be honored”翻译为“为了纪念他”,翻译时适当采用增词法,把原文中隐含的词在译文中补上去,以便更清楚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例2.I knew I had to pursue this, so I called first Baptist Houston immediately.

译文:我觉得有必要进行深入的了解,于是便立即给休斯敦第一浸礼会打了个电话。

分析:“pursue this”在此句中采用转性翻译法,根据译文的语言习惯将动词结构转换为名词性结构,意译为“进行深入的了解”,便一目了然,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原文意思。

例3.She was greeted by former Sunday School students and missionary friends at every port and was the“belle of the ship”.

译文:在每个港口她都会受到以前主日学校学生们和传教士朋友的迎接,被称赞为“船上美女”。

分析:在英文中,“belle”是美女的代称,翻译时不能从字面意义上翻译为“船上的贝尔”,而应根据上下文的风格,译为“船上的美女”。这样既能表达出长相的漂亮,又从客观意义上赞扬其传教事业的崇高之美;同时带有其航行所到之处给当地带来了美好之意。

直译有助于保持原文格调,带有“洋味儿”,而意译则要符合译入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调和原文与译文在形式上的矛盾,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不是生搬硬套、逐字照译。直译强调‘留其形’而‘达其意’,意译不是任意增删,不是胡译乱译。意译强调‘传其神’,不需要‘留其形’。两者要求不同,又相互依赖,不可分割”(黄成洲,刘丽芸,2008:29)。在传记文学中,本文语言形式较为随意,再加上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差异较大,译者不能自始至终坚持直译,应根据需要灵活采用意译法,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二、句子结构对译文的影响

英语作为一种形合语言,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倾向于外显;而汉语作为意合语言,句子与句子

之间的逻辑关系则在更多情况下是隐含的(杨林,2007:序言)。分句法与合句法、正译法与反译法、从句译法与长句译法等翻译手段对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句子结构对译文的影响意义在于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例1.Her sewing had a purpose and she worked to make this prayer come true

译文:她做针线活儿时总是在祈求着什么;她努力地工作,恳求能实现自己祷告中的愿望。

分析:此并列句翻译时运用拆译法,一分为二;并将“sewing”和“purpose”名词进行动词化处理;适当地采用增词法,将“prayer”增译为“祷告中的愿望”,这样使语句更加连贯。

例2.In 1986,we taught a Bible study to a group of“drug”kids at our school who were dabbling in satanic worship.

译文:1986年,我们向学校崇拜撒旦的“问题”学生上了一堂圣经课。

分析:此句的定语从句“who were dabbling in satanic worship”译为带“的”字的定语词组“崇拜撒旦的”,将其放在被修饰的词“‘drug’kids”前面,从而将复合句译为汉语单句,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翻译的前提是要准确、深入地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灵活地处理上下文的关系,适当地改变句子结构,尊重原作的语言特点和汉语的表达习惯,才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原文的美感。

三、文体风格的塑造

翻译的基本任务就是忠实地再现原文,所以译者对原作风格的追求是必需的且必要的。做到风格表现上的对应,译者需要对原作中的风格标记进行分析和鉴别。原文文本含有民族语言特色及历史典故和宗教信仰,因此带有文化的差异性,翻译时要相应地体现原文的风格,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处理,以实现风格的再创造,从而适应目的语的交流。

例1.He realized the force and truthfulness of the words:“If every lamp was well lighted, and steadily blazed in a line, Oh what a girdle of glory round the whole world would shine.”

译文:他理解话语具有的力量和真实感:“如果点亮每盏灯,让它们排列着稳稳地燃烧发光,哦,那将会是多么闪耀的一条腰带,整个世界都将被照亮。”

分析:从原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引用的句子带有古雅的韵味,通过圣经式的语言来表达祈祷的内容。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很难通过文字形象地表达出原宗教信仰的内涵,但可以遵循原文的风格特色,进行对应式转换,从结构上保证译文与原文的适应性。

例2.“Trust in Lor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don’t lean on your own understanding.In all your ways, acknowledge Him and He will direct your path”.I am going to Shanghai, China in April,2009 to touch Breaker Hall as a prophetic act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Light of the Lord round the world.

译文:“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我将于2009年4月出发去中国上海,将亲临思裴堂,缅怀先知,将这上帝之光传递至世界四方。

分析:原文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内容,朴实中带有虔诚的信仰,句句流露出对传教事业的热情与激情。翻译时既要表现出传教精神,又要优化语句风格,适当进行异化处理,把读者带到原文的文化背景中,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份虔诚,从而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

文体风格的塑造,关键在于与原语风格的适应性。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深刻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巧妙地对原文风格进行适应性转换,才能将原文的风格意义再现于目的语中,更好地体现其神韵与意境。

总而言之,想要把一篇传记性文本较好地表现出来,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首先需要深入地了解原作者的创作意图,站在原作者的角度想其所想,才能体味到原文本的中心思想;翻译的前提是译者要具备较深的文化功底,深刻理解不同的背景文化所带有的特殊性,具有较好的译语驾驭能力;然后再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尊重原作的语言特点,从整体上把握其文本风格。翻译过程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推敲、不断积累与学习的过程,通过对翻译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再去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通过这种磨炼才能逐渐充实和完善我们的翻译活动。

参考文献

[1] Chesterman,A.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or Studies[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2009.

[2] Christiana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31.

[3]黄成洲,刘丽芸.英汉翻译技巧———译者的金刚钻[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4] Tyter,A.F.翻译的原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杨林.英汉文学语篇翻译中的连贯问题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6]叶子南.散谈传记翻译[J].中国翻译,2005(5):91,92.

猜你喜欢
传记文学译法意译
诗人写诗人的长篇传记文学《峭岩传——青铜的天空》出版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58年前朱东润先生的预见
异彩纷呈:传记文学研究70年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动态对等理论在传记文学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