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210006)林俊
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不良的睡眠又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1]。因此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总结我科对伴发睡眠障碍的脑卒中给予的护理干预措施经验,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观察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50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入院后2d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7分(存在睡眠障碍);②排除可能导致睡眠呼吸障碍的影响因素,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将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患者划入对照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71.7岁。将2014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划入研究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72.5岁。两组年龄、性别、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环境护理: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空间,从声音、光线、温湿度等方面进行考虑,病人休息期间,避免发出不必要的声响,如关掉不使用的仪器,避免有人员来回走动,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走路步伐应轻柔,交流声音应放低缓,以避免打扰到正在休息的患者;②心里指导:针对伴有抑郁、焦虑及紧张心里情绪的患者多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借助在治疗过程中向患者讲解脑卒中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告知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树立患者信心,消除紧张的心里情绪,取得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也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轻度的体育活动,或者是看电视、听音乐、看书看小说等,以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③睡眠习惯指导:督促患者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在与患者作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为其制定睡眠时间表,并督促患者严格按照睡眠时间表作息,一般而言,除了白天午休2小时的时间外,叮嘱患者其他时间不再睡眠,尽量将睡眠时间安排在夜晚,白天可通过看电视,看书看报、聊天等方式避免睡眠。④睡前放松训练:首先指导患者建立一些有助于睡眠的生活习惯,如睡前洗漱,泡脚,在家人的帮助下用梳子轻轻梳头或者是按摩百会穴,叮嘱患者睡前不宜进食和忌饮浓茶;其次帮助患者睡前做内心意象法放松训练,患者平躺于床上,四肢肌肉放松,两手握拳,眼睛微闭进行内心意象法想象。内心意象法放松训练首先从双手开始,在吸气时缓慢握紧拳头,并保持3s,然后松开,并感受到从紧张到放松的感觉,整个训练过程保持呼吸缓慢匀称,做到身心放松,训练过程护士应及时跟踪随访训练效果,直至患者完全掌握方法为止。
1.3 观察指标 采用PSQI中文版,其中包括早晚起床上床时间、实际睡觉持续时间、睡眠烦恼因素、日常精神状态等内容。对两组患者进行PSQI比较。
附表 两组患者PSQl比较(±s)
附表 两组患者PSQl比较(±s)
注:与入院时比较ɑ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n 入院时(分) 出院前1d(分)对照组 25 7.9±1.3 6.4±1.5ɑ研究组 25 7.3±1.2 5.1±1.2ɑ b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出院前1d对两组患者进行PSQI评分,结果较入院时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患者个性焦虑、抑郁、紧张,存在不安全的倾向,均可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引起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导致睡眠障碍,从而加重病情。因此,改善睡眠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条件,失眠的脑卒中患者应该首先治疗睡眠障碍。本研究发现,主动给予患者关心,加强心理沟通,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以及教会患者睡前做放松训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紧张的心里情绪,取得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以往的文献报道,对于老年住院患者睡眠不良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中通过给予研究组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到PSQI显著降低。因此,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