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日前,北京同仁医院普外二科成功开展了一例胆囊癌局部肝脏、门静脉受侵合并胆管癌手术,包括:一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右半肝切除术、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胆道探查及胆道镜取石手术。手术耗时近10 小时,患者于手术室拔管后安返病房。如此复杂的手术在该院历史上尚属首例。
患者为60 岁男性,最近5 个多月总是感觉右上腹部胀痛,近期尤其明显。在当地医院行腹部增强CT,结果显示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及后段管壁不规则增厚伴明显强化,胆囊壁不规则毛糙增厚伴强化,考虑胆系来源恶性病变可能。肝右叶多发片状混杂密度影,考虑肝实质受累可能。肝门区、肝周、肠系膜根部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胆道系统明显扩张,肝左叶内胆管及胆总管胰内段多发结石。据悉,这种疾病的患者最多只能活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患者到北京同仁医院就诊后,普外二科主任栗光明综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考虑到其肝内胆管细胞癌侵及胆囊伴肝门部淋巴结转移、胆管中下段癌合并胆囊癌、胆囊癌侵及肝脏伴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均有可能发生,具有剖腹探查的手术指征。但是由于该患者已经出现梗阻性黄疸、急性胆管炎表现,于是首先行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即PTCD 减黄治疗。5 天后,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在完善了术前准备后,栗光明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探查、剖腹探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右半肝切除术、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胆道探查及胆道镜取石的复杂联合手术。术后标本见右肝肿瘤约12×10×7cm3与胆囊分界不清,胆囊壁增厚,胆总管下段肿瘤约4×3×2.5cm3,侵及胰头组织内,与门静脉分支粘连,左侧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胆总管末端多发结石。术后病理回报为胆囊中分化腺癌,侵及周围肝脏及脉管,胆管中分化腺癌,侵及十二指肠浆膜及肌层。
目前,患者正在手术康复阶段,生命得到了延续,该院已为其制订了下一步的综合治疗方案。
(许英晨)
本刊讯2015 年7 月8 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过3D 打印技术高级订制的人工全骶骨假体,顺利完成了骶骨恶性肿瘤术后的骨缺损重建。这是3D 打印技术在世界骶骨肿瘤治疗领域的首次应用。
患者王某来自广西,患有骶骨脊索瘤。北大人民医院郭卫教授及其团队根据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充分分析讨论后,确定为其实施骶骨恶性肿瘤I期后路全骶骨切除术的手术方案。手术后的骨缺损可能造成患者无法站立行走,因此骶骨切除术后重建是国际上骨肿瘤学界的一大难点。新兴的3D 打印技术为破解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郭卫应用此技术订制出人工全骶骨假体并进行了精准安装。这一假体及重建方式均为世界首创,为骶骨恶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开辟了新的途径。
(汪铁铮)
本刊讯前不久,北京朝阳医院心外科为两位心脏病患者实施全胸腔镜下心脏微创手术获得成功,为一位49 岁男性患者实施了全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历时3 小时;另一例是位40 岁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全胸腔镜下修补术,历时2 个小时。两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全胸腔镜下心脏微创手术是快速发展起来的心脏微创前沿技术,也是近年来所有心脏微创技术的典型代表。传统外科心脏手术胸部正中切口长度在20cm 以上,创伤大且体内存留4 ~5 根钢丝,胸骨切口瘢痕影响美观还给患儿带来心理阴影。而胸腔镜心脏微创手术仅在胸壁打3 个小孔,每个约2cm,手术后几乎不留瘢痕,切口美观,手术安全,治愈率高。但此技术对于心脏外科团队要求很高,既要有前期的心脏外科操作基本技能,又要有腔镜二维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有麻醉、体外循环、心脏超声等团队的密切合作和特殊心脏手术器械的应用,目前该技术尚未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