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叶
对课堂环境的研究萌芽于国外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近来日益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成为西方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近年来,课堂环境研究范围从中小学课堂扩展到了大学课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学者在大学课堂环境的研究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国外学者注重对课堂环境进行了结构分析和测量,国内学者近年来也从概述课堂环境概念到测量和分析课堂环境因变量和教学构成要素结果变量的关系。主要研究方面如下:
对课堂环境的评估方法主要通过评估量表来完成。评估量表评估对象从中小学到大学发展,评估内容从综合性到专业性发展。从综合性量表到涵盖范围更广的课堂环境问卷。从主要针对中小学的学习环境量表到研发了一系列专门用于分析大学课堂环境的问卷,还开发了针对某个具体领域的问卷,例如医学、数学和化学等领域。Fraser&Treagust(1986)的《大学课堂环境问卷》(CUCEI)发现,学生对个体参与、任务取向以及创新度高的班级更加满意。Margianti Aldridge&Fraser(2004)改进了《班级发生了什么》(WIHIC)量表发现,学生对大学课堂环境的认知与他们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孙云梅 (2009)结合了中国外语课堂环境的特点,设计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英语课堂环境评估量表》(CECEI),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任庆梅 (2013)通过专家咨询、教师访谈以及教学案例分析,建立了大学英语有效课堂环境构建的评价标准,包括三个维度:学习行为;人际支持;情境支持。韩大伟和邓奇 (2014)考察大学英语课堂师生对大学英语课堂环境的认知与评价,从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探讨如何科学地评价与建构大学英语课堂环境,提高学习效能。
学生对课堂环境的建构主要基于课堂环境对其个体的刺激因此,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学习结果以及对课堂环境的心理社会特点的感知成为课堂环境研究中的一个突出的主题。很多研究表明,这些感知和学生的态度、情绪和内在动机密切相关。分述如下:
(1)态度。语言学习的态度既指学习者对自己在学习过程所扮演的角色所持的态度,也指他们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能力所持的态度。态度可以调节学习者的概念转换,在短期内和长期内影响科学学习,用来预测学生做的一些决策,如出席课堂、阅读课本作业和完成家庭作业。这一过程受课堂环境影响,包括课堂组织、教师权威性、班级作业和评估的性质。大学英语课堂学习环境中的“教师支持”与“平等”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最大;“学生凝聚力”与“任务取向”对学生学习效能的影响最大。
(2)焦虑。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焦虑使学生同时注意到目前的任务和自己的反应,因此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团队合作可以减轻焦虑感。当学生感受到孤单,没有朋友,他们有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实验中有一些学生因为有了学习伙伴而产生了轻松的课堂环境。
(3)动机。学习动机体现在学习者对实现学习目标的愿望,为实现目标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满意度。学生对于某一学科的内在动机,影响着学生整个的学业成绩。有研究者发现,教室目标结构是动机和自我概念的直接和间接预测。如果课堂目标结构和学生的目标定向是多方位的关系,学生便能够在课堂中形成目标定位。
课堂环境与学生课堂行为显著相关,学生课堂行为是课堂环境、学生个体因素、社会文化环境等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Fraser&Treagust(1986)发现,学生对个体参与、任务取向以及创新高的班级更加满意。数据调查表明,“学生凝聚力”、“教师支持”、“语言学习”和“同学合作”对学生课堂行为影响明显。
创造力Fleith(2000)的研究发现,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课堂环境因素包括:学生创造性思考时间的保证,对学生产生创造性观念和产品的奖励,鼓励学生切合实际的冒险,允许学生犯错误,对其它观点进行猜想,对环境进行探索,对假设进行质疑,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和问题,能够产生多种假设,能够关注广泛的思想观念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层面,能够对思维过程进行思考。
效能学生对课堂环境的感知与他们的学习效能呈正相关。Lorsbach&Jinks(1999)认为学生的自我效能对改善学习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课堂环境研究的评价标准结合科目、国情、文化特点,测量方法趋向精确,评价对象多样化。课堂环境研究结果影响着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需要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来影响学生的情感和行为活动,增强对自身的能力感知,辅助教学活动。
[1]邓奇,胡灵.国外大学课堂环境研究的起源及其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4):21-23.
[2]范春林.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 [J].比较教育研究,2005(8):61-65.
[3]韩大伟,邓奇.大学英语课堂环境评价与效能建构的实证研究 [J].外语电化教学,2014,(7):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