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艳 卞苏凤
(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影响
朱海艳 卞苏凤
(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疗效、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P=0.010)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在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护理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高血压;常规护理;个性化;心理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老年病,常引起心、脑、肾和眼底等组织器官并发症,是冠心病及脑卒中发病的高危独立因素,血压上升,特别是收缩压上升,已经成为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严重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特别是个性化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我科室收集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1临床资料:选择我科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84例,男48例,女36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9.4岁,病程6~25年。排除因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原发性高血压常规护理,由当班护士严格执行医嘱,由责任护士制订护理计划,进行健康教育,按医嘱完成每日的治疗及护理工作。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个性化心理护理,具体措施:①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文化程度、家庭背景以及当前的状况,和患者建立护患关系;②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常会有不良情绪,如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具体原因,根据不同原因制定不同护理措施,如讲解病因、用药注意事项、饮食与运动等相关的健康知识,给予不同患者侧重点不同的针对性心理护理[2];③听取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效果的反馈,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1.3评价指标:观察患者疗效、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指标。
1.4评价标准
1.4.1患者疗效评价标准[3]:治疗后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为显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 mm 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0~19 mm Hg为有效。如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 mm Hg,或收缩压下降虽未达到30 mm Hg但以降至正常为有效。治疗后血压下降未能达到显效或有效标准的患者视为无效。显效和有效患者均视为治疗有效。
1.4.2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评价标准: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知识了解程度问卷和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制定:均设定20条相关问题,按每条5分计算。于出院当天由患者亲自填写。原发性高血压知识了解程度问卷总分≥90分者,认为患者对该病了解;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90分者,认为患者对医疗护理满意。
1.5统计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数进行描述,χ2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以()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1观察患者疗效评价,见表1。
2.2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见表2。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其患病率及病死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严重时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注重疾病本身的治疗,更注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应让患者了解更多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根据自身病情,掌握有效的自我护理方式[4]。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对疾病发生病因、药物治疗存在着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或者过分担心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而不能坚持规范、长期用药,同时还会产生不利于疾病治疗的不良情绪,如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其结果导致血压控制不佳,从而出现病情反复或加重[5]。个性化心理护理,在针对老年患者的整体护理中越发重要。本研究观察了在对老年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了个性化心理护理,明显提高了护理效果。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优于只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同时增强了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使护理人员深入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消除或减轻痛苦,为患者提供了贴心、舒心的诊治环境[6],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配合治疗。综上所述,在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护理中加强个性化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建康,值得关注推广。
表1 观察患者疗效评价
表2 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
[1] 杨中良,张彩萍,王乃玲,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栓前状态关系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7): 691-693.
[2] 陆忠红,仇训华,黄丽儿.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5): 123-124.
[3] 胡秀萍.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106-107.
[4] 赵艳萍.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20(12): 109.
[5] 赵鑫,曲毅,方宇.高龄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1): 50-53.
[6] 朱孔翠,冯启荣.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人性化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9):1203-1204.
R473.5
B
1671-8194(2015)24-02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