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娟,乔爱玲,侯艳梅,唐婕
(河北省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90例
姜娟,乔爱玲,侯艳梅,唐婕
(河北省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0月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果两组产妇子宫缩复情况在产后1 d无统计学差异(t=1.67,P>0.05),产后2,3,4,5 d与产后1 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2.68,3.24,3.28,3.15,P<0.05);两组产妇产后恶露量在产后1,2,3,4 d均有统计学差异(t=2.47,2.87,3.16,3.65,P<0.05),两组产妇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也有统计学差异(t=3.68,P<0.05);两组产妇产后30 d子宫长径、前后径、横径均有统计学差异(t=2.84,2.97,3.04,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产后常规护理,对子宫缩复疗效显著,且能有效促进恶露排出,缩短恶露持续时间。
子宫复旧不全;恶露;穴位;中药贴敷;护理
子宫复旧不全是指产妇在分娩6周后,子宫仍无法恢复到孕前的状态,是产后常见并发症,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有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从正常的3 d,延长至7~10 d,甚至更长[1]。恶露是指孕妇分娩后在产褥期,随着子宫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组织、细菌等一同经阴道排出的物质。恶露分为血性、浆性恶露和白色恶露。恶露长时间不止还易引发产妇月经失调、继发性不孕、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盆腔感染等。中药穴位贴敷可通过在特定穴位上用温血活血药物的刺激加速血性恶露的排出,促进子宫缩复[2],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180例自然分娩的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产妇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进行子宫复旧,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10月收治的自然分娩子宫复旧不全产妇180例,产妇均为自然分娩,产后母乳喂养。纳入标准:足月,孕周37~42周;年龄20~40岁;体重50~70 kg。排除标准:无明显产科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炎等其他慢性疾病。高危妊娠;存在精神病史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治疗;胎儿为畸形儿、体重异常新生儿[3]。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2~33岁,平均(27.5±5.4)岁;孕周37~40周,平均(38±2.3)周;初产妇62例,经产妇28例;新生儿体重2.5~3.5 kg,平均(3.5±1.3)kg。对照组产妇年龄23~34岁,平均(28.2±5.1)岁;孕周37~41周,平均(38±3.1)周;初产妇65例,经产妇25例;新生儿体重3.0~4.0 kg,平均(3.3±0.7)kg。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产褥期护理措施,每日测量生命体征,并询问产妇身体有何不适;监测恶露的性状和量,以及有无臭味等;检查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对乳房的护理及泌乳情况等;鼓励产妇多喝水、多排尿,尽早下地活动等;指导产妇饮食、作息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4-5]。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妇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组方为当归24 g,川芍9 g,枳壳12 g,桃仁、制香附、苏木、元胡各6 g,制附片、艾叶各10 g;将组方药物充分混合后,研磨成粉末状,加益母草药膏混合调制成糊状。产后2 h,产妇取平卧位,于产妇气海穴、关元穴按摩5 min,并将上述药物敷贴于患者穴位上,12 h后每隔3 h换药1次,连续使用3 d[6-7]。
1.3观察指标
子宫缩复情况:产后每天上午用软尺测量产妇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到子宫底部的距离,连续测量5 d,测量时患者取平卧位,测量前需排空膀胱;恶露量:用称重法计算产后每日恶露量,连续记录5 d,并记录产妇平均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大小:根据患者产后B超情况测量并计算出产后5 d产妇的子宫长径、前后径和横径。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至表3。
表1 两组产妇产后5 d内子宫缩复情况比较(±s,cm,n=90)
表1 两组产妇产后5 d内子宫缩复情况比较(±s,cm,n=90)
注:与产后1 d相比,t=2.68,3.24,3.28,3.15,*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产后1d 15.33±0.92 15.38±0.96产后2d 13.62±0.84*14.36±0.88*产后3d 12.46±0.94*14.25±0.98*产后4d 10.36±0.84*13.62±0.76*产后5d 8.86±0.92*12.75±0.83*
表2 两组产妇产后血性恶露量及持续时间比较(±s,n=90)
表2 两组产妇产后血性恶露量及持续时间比较(±s,n=90)
注:与对照组同时点相比,△P<0.05;与本组产后1 d相比,*P<0.05。
血性恶露持续时间(d)观察组对照组组别血性恶露量(mL)产后1d 45.63±0.75△40.46±0.83产后2d 40.62±0.57*△37.63±0.69*产后3d 38.73±0.63*△32.58±0.74*产后4d 27.36±0.46*△22.62±0.53*3.73±1.22△8.26±2.53
表3 两组产妇产后30 d子宫大小比较(±s,mm,n=90)
表3 两组产妇产后30 d子宫大小比较(±s,mm,n=90)
注:与对照组相比,t=2.84,2.97,3.04,△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子宫长径81.36±9.84△110.57±8.63子宫前后径64.74±8.22△88.52±8.48子宫横径240.62±9.86△320.85±9.58
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是产后常见并发症[8]。恶露属产褥期正常现象,产妇在产褥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恶露排出,从血性恶露到浆液性恶露再到白色恶露,只要流出的量、形状和持续时间在正常范围内即可[9]。子宫复旧不全患者,会出现产后血性恶露长时间淋漓不尽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胎盘胎膜残留,蜕膜脱落不全且未及时排出残留在宫腔内导致。长此以往还会导致产妇月经失调、继发性不孕、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盆腔感染等疾病,故促进血性恶露尽早排出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要[10]。
以往对产妇的产褥期采取自然恢复的原则,仅限于为产妇提供舒适的环境、足够的休息时间、健康的饮食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药穴位贴敷对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有良好疗效,能显著减少产后血性恶露的持续时间[11]。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法的观察组产妇的子宫每天的恢复速度要快于对照组,在产后30 d已基本恢复正常大小;且每天血性恶露的量也多于对照组,说明中药穴位贴敷有效促进了血性恶露的排出,可缩短血性恶露的持续时间。穴位贴敷所用川芍、桃仁、当归有活血化癖的功效,可有效促进恶露的排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枳壳、益母草具有促进子宫肌兴奋的作用;艾叶则温经止血,制附片能驱散宫寒;苏木辛能走寒,可祛除凝结之血;制香附、元胡配合使用则可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12-13]。诸药联用,可很好地活血化癖,促进恶露排出。观察组贴敷的穴位为关元穴与气海穴,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导赤通淋、固本培元的作用,针灸刺血对于尿血、尿频、痛经、黄白带下均有良好功效,而气海穴则具有温阳益气、培元补虚的功效,针灸刺血对便秘、月经不调、闭经、产后恶露持续不止等的疗效满意。因此,使用活血化癖、温经止血的中药贴敷上述2个穴位能有效缓解患者子宫复旧不全的症状[14-15]。
综上所述,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疗效显著,与单纯产后常规护理相比,能有效促进子宫的复旧和血性恶露的排出,显著缩短了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1]张桂秋,闫树英,杨晓燕,等.健康管理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293-297.
[2]张蓉梅,徐嘉,徐峰,等.早期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97-98.
[3]刘小红.妇产康复治疗对促进子宫复旧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7):226.
[4]黄爱清.产后综合治疗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425-426.
[5]韩书华,徐景秋,宋志伟.生化汤配合针灸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全52例[J].陕西中医,2012,33(11):1 453-1 454.
[6]王俏.中药热敷在子宫复旧不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4):138-139.
[7]何少珍.穴位中药贴敷对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2):202-203.
[8]彭皓月,陶铁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17):491-492.
[9]雷丽芳,孙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性夜尿频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2,44(3):104-105.
[10]樊柳宏.浅议162例产妇的产后康复治疗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451-452.
[11]罗芸.探讨生化汤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情况[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13-214.
[12]葛莉萍,陈琳.远红外胶贴穴位贴敷对产后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3):24-25.
[13]刘宏宇,高彩霞.产妇安颗粒促进产后子宫复旧190例[J].中国药业,2011,20(14):67.
[14]杨志欣,孟永海,王秋红,等.吴茱萸性味演变的本草考证[J].中医药信息,2012,29(1):98-99.
[15]杨雪梅,樊萍,李永容.五加生化胶囊促进产后子宫复旧250例[J].中国药业,2013,22(6):114-115.
R285.6;R245.9
A
1006-4931(2015)24-0239-02
201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