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问卷的编制

2015-10-25 08:15:53臧运洪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结构图信度层面

臧运洪

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问卷的编制

臧运洪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12;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探索贫困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组成结构。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贵州8所大学抽取948名贫困大学生,利用自编的问卷对其测试。结果按照结构方程模型和层面理论A层面,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问卷由三个因子组成,因子1:防危险地方,因子2:防陌生人,因子3:防意外。三个因子总方差解释率为47.439%。按照层面理论B层面,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问卷由两个因子组成,因子1:积极防范,因子2:消极防范。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为40.200%。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5,层面A和B的异化系数均为0.131,区域指数均为1.000,上述指标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统计标准。贫困大学生在面临安全问题时,倾向于采取积极防范的方式。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有效的测量工具。

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问卷编制

一、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有人为此丧命或身心受损,给大学生本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伤痛。这些安全问题给社会敲起了警钟,各级政府及学校应尽快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安全教育其实就是生命教育,其本质是使个体的生命变得成熟,在心灵、心智、身体、精神等各个层面都获得健康发展[1]。同时也应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培养应变能力及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等[2]。

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外界客观环境的认知,在认知和评价的基础上,对个人的行为做出指令的过程[3]。大学生安全意识是意识系统内的子系统[4],是大学生身心免受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条件与状态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总和。是大学生对危险因素的警觉和戒备,对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应对,对生命本身的理解和态度[5]。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技能培养的最佳时期[6]。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方法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安全意识,缓解及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7]。目前高等学校安全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安排偏少,没有充分利用课堂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积极体现,大学生危险因素的警觉意识不高,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不足,生命情感冷漠,生命价值迷失[5][8]。

安全意识的结构包括人身安全意识、财产安全意识、心理安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文化安全意识、国家安全意识[4];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际交往安全、日常生活行为安全和体育活动中的安全[9]。上述结构所采用的都是研究者自编问卷,没有进行信效度的检验。在问卷的编制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标准化。研究者多数是思想政治或教育学方向,他们的问卷多用百分比的形式报告出被试在各项目的情况,相对来说,结果没有体现出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及忽略了被试的个体差异,因此这些问卷的客观性受到一定的质疑。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安全意识水平关系到国家将来的安全意识水平。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目前搜索已有文献,发现研究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文献极少,所以本文试图利用贵州贫困大学生较多的便利条件,探索贫困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结构,力图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使更多人关注贫困大学生群体,同时为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支持。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开放式问卷被试15人,预测问卷被试150人,正式问卷被试948人,正式被试取样于贵州的8所大学。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健康教师统一测试,指导语统一。

2.研究工具

以杨茜如的儿童人身安全自我保护意识问卷为蓝本[10],抽取15名贫困大学生进行开放式访谈,对他们提到的安全意识方面内容及注意事项进行汇总,选出频率较高的方面编制相应项目,形成问卷初稿,归类后问卷包含四个因子:防危险地方、防性骚扰、防陌生人和防意外。共21个项目,采用四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记为1-4分。得分愈高,表示安全意识性愈强;反之,得分愈低,表示安全意识性越弱。原始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74。

3.数据处理

用 SPSS15.0、AMOS 7.0和 HUDAP6.0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建模和模型结构验证。全文显著性水平为0.05,双侧检验。

三、结果与分析

1.区分度分析

计算21个项目的总分,根据总分分别取前后27%进行高低分组,高低27%的分数点分别为55分和63分。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各个项目在高低组间的差异是否达到显著。结果表明,问卷中除了项目10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p=0.061)需要删除之外,剩余20个项目均达到0.05以上的显著性水平,表明这些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检验20个项目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结果表明r=0.153~0.609。删除同质性不强的项目(r<0.30)9和21。其它18个项目的区分度良好,予以保留,此时18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12。

2.因素分析

(1)探索性因素分析

将样本中奇数序号的数据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偶数序号的数据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样本的KMO=0.888,证明适合因素分析[11],Bartlett’s 球形检验 χ2 值为 3627.857,df=153,p=0.000<0.001,表明数据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因素分析。

根据因素分析理论及问卷编制的实际经验,本研究中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40和项目共同度小于0.3的项目,同时每个因子不能少于3个项目[12],最终根据数据结果没有出现上述情况。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采用极大方差旋转的方法,18个项目得到了四个因子解,相同于最初设想,四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48.708%。

在碎石图中从第二个因子起,数据呈明显平稳趋势。将在两个因子上负荷均大于0.40的项目1、4、8、14删掉,此时14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64。将14个项目重新编号进行再次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此时KMO=0.855,Bartlett’s球形检验 χ2 值为 2653.570,df=91,p=0.000<0.001,共抽出3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三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47.477%。删除因子负荷小于0.40的项目17,最终剩余的13个项目再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KMO=0.814,Bartlett’s球形检验χ2 值为 1050.675,df=78,p=0.000<0.001,共抽出3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三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47.439%。13个项目重新编号形成正式问卷。

根据各因子内包含的项目内容,把三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因子1防危险地方,包括身体保护意识和对危险地方的警惕;因子2防陌生人,包括对陌生人的防卫和防性骚扰;因子3防意外,包括对突发意外情况的应对。问卷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根据表1,各因子按平均数由小到大排列顺序:防意外、防陌生人和防危险地方。防意外因子的得分最低,防危险地方因子的得分最高。根据各因子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防意外、防陌生人因子的安全意识性均处于中等水平,防危险地方因子的安全意识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正式问卷的结构验证

①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采用AMOS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用偶数序号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判断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

在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三个因子的第一个模型中,各拟合指标较好,均符合统计要求[13],表明三因子模型对数据有较好的拟合度和稳定性,结果见表2。

表2 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三个因子的模型1拟合指标

但是根据机构图,能明显的看出项目13在防陌生人因子中的负荷太小(0.19),说明该项目不适合归属于防陌生人因子。根据修正指数,项目13归属于防意外因子更为恰当,同时项目13的含义也更为符合该因子意思,所以重新建立模型2。

在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三个因子的第2个模型中,各拟合指标均好于模型1对应的各拟合指标,表明模型2对数据的拟合度和稳定性更好,所以根据模型2确定最终的因子结构。拟合指标结果见表3。

表3 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三个因子的模型2拟合指标

②层面理论和最小空间法验证

根据层面理论将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分为A和B两个层面[14]。层面A为认识维度,包括三个元素:a1防危险地方、a2防陌生人和a3防意外。层面B为情感维度,包括两个元素:b1积极防范和b2消极防范。运用HUDAP6.0软件中的最小空间分析法(SSA)分析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多维结构和维度数的选择。在本文中SSA分别利用二维的方法呈现了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层面A和B结构图。层面A和B的异化系数均为0.131,区域指数均为1.000。上述拟合指标都达到了统计标准[15],证明用最小空间法进行验证是可行的。层面A和B结构图见图1和图2。

图1 层面A(认识)结构图

从图1能清晰的看出层面A中的三个因子呈楔形结构分布,即三个因子之间是平行关系而不是顺序关系,证明这三个因子具有相同的地位。三个因子的区域界限非常清晰,归属于同一因子的项目聚集在同一区域,说明这些项目同质性非常强,能良好的代表同一因子含义。

图2 层面B(情感)结构图

由图2可以看出层面B中的两个因子呈模块化结构分布,结构图是一个椭圆,对两个因子区域进行明显的分割,位于结构图中心的积极防范因子在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中居于主要位置,说明存在一定的普适性。根据结构图中呈现的因子位置关系,说明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的两个因子按重要性排序为:积极防范>消极防范。两个因子区域界限清晰,代表同一因子的项目全都聚集在同一区域,表明这些项目的同质性较强,能够良好代表同一因子意思。

图3 层面A(认识)和B(情感)的最小空间组合结构图

由图3可知,层面A(认识)和层面B(情感)的组合结构图近似成一个简单雷达图。其中层面A(认识)是由三条轴线构成的极化图,层面B(情感)是由一个椭圆构成的模块化结构图,这两个层面的组合结构图拥有相同的起点,即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构成既可以是三因子结构也可以是两因子结构。

3.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的信度指标为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正式问卷的信度系数

由表4可知,总问卷和各个因子分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487以上,分半信度都大于0.406。在三个因子中防危险地方因子的两类信度均最大,防意外因子两类信度均最低。

由表1至表4可知,贫困大学生三个因子结构较清晰、各项目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40,三个因子总方差解释率为47.439%。每一个因子项目含义具有同质性和代表性,三个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和最小空间模型拟合指标均良好,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各因子与总分间及各因子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见表5。

表5 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因子与总分相关

表5显示各因子间呈中等偏下水平程度的相关(r=0.173~0.464),各因子与问卷总分间的相关都达到了中等偏上水平程度的相关(r=0.624~0.822)。因子间的相关程度明显小于因子与总分间的相关程度,这也说明了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四、讨论

1.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因子结构

和以往安全意识问卷不同的地方,本文的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问卷按照标准化程序,通过各种心理测量学指标论证了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包括三个因子:防危险地方、防陌生人、防意外。这一结论和薛金侠及牛静萍等的观点是不同的[4][9],区别在于后者的问卷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编制,同时研究中的被试也有差异。此外本文从层面理论出发,利用最小空间法技术从两个层面研究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结构组成,目的是使问卷的结构更加完整。最终发现层面A(认识)中的三个因子和层面B(情感)中的两个因子均存在,区域指数和异化系数两个拟合指标均达到统计学标准。按照惯例,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结构应包含更多的元素,如心理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等。但是,本文在研究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结构时,没有探索出下列元素,说明本问卷的结构尚需进行扩展。

2.问卷信效度

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5,问卷信度达到了统计学标准。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514,原因可能在于最终问卷共13个项目,由于项目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半信度值。但是较少的项目进行测试时,能降低被试的疲劳和厌烦心理,提高整个问卷数据的质量和客观性。各项目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40,三因子总方差解释率为47.439%。问卷的A层面三个因子的累计方差是47.439%,B层面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为40.200%,均达到了问卷编制时因子方差累积40%的一般规律。三个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和最小空间法两层面模型拟合指标均良好,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各因子间的相关程度明显小于因子与总分间的相关程度,这也说明了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但是防意外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均低于0.6,说明本文中的该因子代表性不强,在以后的研究中尚需改进。由于没有找到其它专门研究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工具,无法从横向角度来对比彼此的信效度,这一点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3.两个层面的结构图解析

采用最小空间法,层面A(认识)包含的三个因子在空间中呈现极化轴形结构,三个因子成并列关系,说明贫困大学生对安全意识的三个方面认识程度是相同的,他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层面B(情感)包含的两个因子在空间中呈现的是单个椭圆结构图,积极防范因子的项目位于中心,说明贫困大学生面临安全问题时,倾向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这一点也体现了贫困大学生遇到危机事件时,能较理智的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保证自己的身心安全,体现了生命教育的本质。

五、结论

1.按照结构方程模型和层面理论A层面,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问卷由三个因子组成,因子1:防危险地方,因子2:防陌生人,因子3:防意外。按照层面理论B层面,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问卷由两个因子组成,因子1:积极防范,因子2:消极防范。

2.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测量贫困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有效工具。

3.贫困大学生在面临安全问题时,倾向于采取积极防范方式。

[1]刘雨生.詹姆斯·华特士生命教育理论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2]廖建秀.大学生安全意识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徐向东.关于安全意识的哲学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7):23-28.

[4]薛金侠.大学生安全意识及其培养路径探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5]谭丙华,张华.当代青年生命安全意识缺失的表现、成因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5,(6):105-109.

[6]梁利花.郑州市中小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护自救能力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3):349-351,356.

[7]刘堃,陈卓,张林,等.锦州市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434-435.

[8]黄迎乒.大学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5):179-181.

[9]牛静萍,李嵘,崔顺军,等.兰州市儿童安全意识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15-316.

[10]杨茜如.儿童人身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影响因素之研究[D].台北:台北大学,2008.

[11]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第 3 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477-493.

[12]刘海玲.企业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及其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6.

[13]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66-173.

[14]赵守盈,江新会.行为科学研究设计与理论建构的一种重要策略—层面理论述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2):113-118.

[15]赵守盈,杨建原,臧运洪.基于多层面模型的教学效能感量表[J].心理科学,2012,35(6):1484-1490.

The Questionnaire Preparation about Poor College Students' Safety Awareness

ZANG Yun-hong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130032,China;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 562400,China)

[Aim]The structure of the safety awareness about poor college students was explored.[Methods]The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948 po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eight universities in Guizhou,using self-made questionnaires.[Results]According to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and A level of facet theory,poor college students' safety awareness questionnaire was composed by three factors which included factor 1 preventting dangerous place,factor 2 preventting stranger and factor 3 preventing accidents.The three factors explained 47.439%of the total variance.According to B level of facet theory,poor college students' safety awareness questionnaire was composed by two factors which included factor 1 activly preventing,factor 2 negativly Preventing.The two factors explained 40.200%of the total variance.Internal consistency coefficient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0.745,alienation coefficients of levels A and B were 0.131,regional indices of levels A and B were 1.000,which reached the psychometric statistics standard.In the face of security issues,poor college students tended to take activly preventive approach.[Conclusion]The safety awareness questionnaire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has hi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which is valid measurement tool.

Poor college students Safety awareness Questionnaire preparation

1009—0673(2015)04—0100—06

B844

A

2015—07—26

2014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项目批准号:2014B175)成果,2014年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成果。

臧运洪(1977— ),女,吉林四平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吉林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心理测量与咨询。

责任编辑:张军

猜你喜欢
结构图信度层面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组织结构图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概率知识结构图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0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管理现代化(2016年6期)2016-01-23 02:10:58
体育社会调查问卷信度检验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文核心体育期刊163篇文章分析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