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月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任 月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沙拉嗪,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内镜评分及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观察的临床症状评分、内镜评分及DA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双歧三联活菌;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以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发生率较高,是引起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慢性腹泻的重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生命质量下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易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主要为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等[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本研究就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6—12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诊断标准;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内分泌系统疾病,且无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均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24~70岁,平均(44±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22~71岁,平均(44± 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沙拉嗪,1.0 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42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2-3]
1.3.1临床症状评分 ①大便次数:每日大便1~2次,记为0分;每日大便4~5次,记为2分;每日大便6次及以上,记为3分。②大便性状:成形记为0分,软便记为1分,糊状记为2分,稀水样记为3分。③血便情况:无血便,记为0分;带有少许血液,记为1分;出血明显,记为2分;以血便为主,记为3分。④腹痛:无腹痛,记为0分;轻度腹痛,可记为1分;中度腹痛,可记为2分;重度腹痛,可记为3分。⑤腹胀:无腹胀现象,可记为0分;有腹胀现象,可记为1分。
1.3.2内镜积分 采用Rachmilewitz评分系统在内镜下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病变进行评估。①血管分布正常,可记为0分;血管分布模糊紊乱,可记为1分;血管消失,可记为2分。②无黏膜溃疡以及糜烂渗出物,可记为1分;有轻度渗出物,可记为2分;渗出物明显,可记为4分。③无黏膜损伤,可记为0分;黏膜有接触性出血,可记为2分;黏膜有自发性出血,可记为4分。
1.3.3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 根据Sutherland标准进行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记为2分以下;对于轻度活动者,可记为3~5分;对于中度活动者,可记为6~10分;对于重度活动者,可记为11~12分。
1.4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治疗2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经肠镜检查显示结肠黏膜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经肠镜检查,结果显示结肠黏膜轻度炎症或形成息肉;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肠镜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33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51/54);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5.9%(41/5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内镜评分及DA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观察的临床症状评分、内镜评分及DA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4 3.9±0.8*内镜评分 7.2±1.7临床症状评分 8.3±1.1 2.5±0.4*观察组 54临床症状评分 8.2±1.2 4.0±0.8*DAI评分 6.8±0.7 2.2±0.5*#内镜评分 7.2±1.82.5±0.4*#DAI评分 6.9±0.81.4±0.3*#
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20~30岁的青壮年以及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群,其病变主要累及结直肠黏膜以及黏膜下层,且通常呈弥散性分布,具有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是诱导炎性息肉、肠穿孔及癌变的高危因素,对患者生命质量影响较大。近年来,临床资料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与遗传、感染、免疫异常以及黏膜屏障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活动期患者肠黏膜表面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量明显低于健康人群,但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菌高于健康人群,因此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严重的肠道菌群紊乱有密切关系[5]。临床治疗主要以免疫抑制剂、柳氮磺胺类以及类固醇类药物为主,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长期用药具有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弊端。
美沙拉嗪属于一种5-氨基水杨酸制剂,对肠黏膜释放白三烯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进一步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与炎性细胞活化。双歧三联活菌含有3种益生菌,主要包括肠球菌、双歧杆菌以及嗜酸乳杆菌。药物进入人体后,益生菌在患者肠道内不断生长、繁殖,可有效降低肠道细菌黏附能力,改善肠道内微生物紊乱现象;并且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与益生菌充分结合后,能够有效促进上皮细胞分泌大量黏液,在病原微生物及肠黏膜间形成保护膜,避免病原菌入侵[6]。另外,乳酸杆菌能够产生大量的嗜酸菌素以及乳酸菌素,可抑制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以及芽胞杆菌的生长,促进肠道内微生物平衡。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内镜评分及DA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1] 宋晓华,郑英兰.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11,26(2):145-149.
[2] 马颖光,夏兴洲.美沙拉嗪颗粒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082-2083.
[3] 徐红,李浩,陈世雄.培菲康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6):2194-2195.
[4] 茆玲.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5):93-95.
[5] 杨栋森.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2):29-30.
[6] 廉华.益生菌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辅助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7(6):366-367.
R574.62
A
1673-5846(2015)12-0050-0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沈阳 11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