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丽(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 黑河 164199)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应用及剂量分析
于桂丽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 黑河 164199)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75 mg组、100 mg组和150 mg组,各40例,采取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5 mg组和100 mg组血小板聚集率与150 mg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给予75 mg/d和100 mg/d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冠心病;剂量
冠心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病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据研究,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但在使用阿司匹林治疗中,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尽可能将药效发挥到最大,同时将药物毒性控制在最小。国内专家提出,根据国人体质,在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阿司匹林推荐剂量为75~150 mg[1]。本文为探讨采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最佳剂量,进行了相关研究,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均符合WHO1979年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无血液系统疾病、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试验,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为75 mg组、100 mg组和150 mg组,各40例。75 mg组男24例,女16组,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26±3.18)岁。100 mg组男23例,女17组,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84±3.75)岁。150 mg组男25例,女15组,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72.04±3.88)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云南云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0321)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75 mg组:75 mg/次,1次/d。
100 mg组:100 mg/次,1次/d。
150 mg组:150 mg/次,1次/d。
治疗前对每位患者常规抽取静脉血,将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离心5 min,离心速率为800 r/min,然后取富血小板血浆(PRP),离心10 min,离心速率为3000 r/min,然后取其贫血小板血浆(PPP),之后分别取PRP500 µL和PPP500µL,放入测试杯,在37℃温度下预热3 min,然后加入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试血小板聚集率,治疗1周后,按以上操作再次测量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
1.3 观察指标
三组患者经过一周治疗,比较其血小板聚集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5 mg组和100 mg组血小板聚集率与150 mg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s,%)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s,%)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与150 mg组对比,P<0.05
阶段 75 mg组 100 mg组 150 mg组治疗前 89.76±8.48 90.13±7.35 90.22±8.72治疗后 34.27±7.62*# 33.76±7.82*# 23.47±8.25*
对于冠心病患者病情而言,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是形成动脉血栓的关键因素,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有效抑制其血小板聚集,是最为理想的治疗药物之一,尤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3]。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是通过使血小板内环氧化酶第530位丝氨酸残基乙酰化,和对酶的活动中心破坏,从而阻止TXA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4]。由于血小板不能合成蛋白,当环氧化酶失去活性后,血小板的生存期无法补偿,因此,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对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只能够通过新生的血小板逐渐恢复其生理活性[5]。
本次研究中,通过选取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在治疗前,对所有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进行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后给予所有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再此基础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75 mg/d、100 mg/d和150 mg/d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经过治疗后,75 mg组和100 mg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34.27±7.62)%和( 33.76±7.82)%,与150 mg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采用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采用75 mg/d和100 mg/d的剂量疗效确切,适合推广。
[1] 张均海.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435-436
[2] 刘奉先.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有效性及安全性初评[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9):143-144
[3] 董 静,韩宝华,牛 铁,等.高龄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的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448-4449.
[4] 马志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2):46-47.[5] 丁雪燕,秦永文.优化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策略[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1,11(6):405-408.
本文编辑:吴玲丽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03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