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伟
【摘 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就业为导向成为现代高职院校的德育新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现代高职德育教育方式主要以创业为教育前提,培养学生在将来的就业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就业 高职德育 实习环境
在现代高职德育模式中,教学方式主要集中在:专业培养、课程安排、教学设置、创业发展等方面,这些教学方式大多与学生将来的就业道路和创业方向有关。因此,高职院校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时,应以就业导向为前提,按照就业导向设置课程和教学方式,以就业导向构建高职德育的新模式。
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
在高职德育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渠道,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两课”教学模式。“两课”教学模式在德育教学中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两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在“两课”教学模式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为前提,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课程知识和专业能力。在“两课”教学方式上,教师要重视引导教学和实际案例教学,在教学内容过程中着重讲解择业方向、职业道德范围、观念教育等,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时明白道德是职业的基础理念,让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把校园课程知识与企业相对接。由于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独特性,其教学模式应根据职业导向来教学,教学内容上注重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理念等内容。在企业文化上,教师可根据实际案例来进行讲解,让学生不仅仅只接触到课程上的理论知识,让其在根据实际案例的讲解过程中体会和了解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上,教师可利用现有的合作企业,将该企业的相关制度一一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企业制度的形成,企业制度的规范和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在未来岗位上形成良好的制度习惯;在企业理念教学上,教师可利用匿名纸条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理念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教学中,教师可让每位学生把对企业理念的理解写在纸条上,不标注自己的姓名,然后让教师根据每张纸条阅读,在阅读过程中纠正错误的企业理念,根据这样的教学模式来纠正学生对企业理念的理解,让学生了解企业理念的来源、形成以及文化历史等。
在了解企业文化后,教师可针对以就业为导向这个主题来开展德育教学,并邀请企业家来高校演讲,通过演讲让学生了解毕业之后的就业之路和对将来就业岗位应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工作,在工作中应遵循哪些制度等,让学生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了解自己未来的就业导向。将现代企业工作制度融入德育教学中,在高职教学模式与企业之间构建合作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让学生在高职德育教学中了解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
二、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实践课程
在高职德育教学中,如何通过实践来实施德育教学是困扰众多教育工作者多年的问题。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的课程时,高职院校可通过与企业合作来实施实践课程,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相合作为学生提供可实际操作的工作岗位。在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上,学校可利用课堂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可把专业理论课程与德育教学课程连在一起,其教学过程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缺乏沟通、无目标等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应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全新的教学方式,在高职德育教学内容上应针对职业选择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进行着重讲解,高职德育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课程改革树立学生的正确观念。
三、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实习环境新阶段
在就业方向上,高职德育不仅要注重学生所学的课程知识,还应将课程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中;在实践课程上,高校可利用网络科技对学生的实际软件应用进行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在教学上的主要流程可分为专业课程知识教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专业课程实习阶段等,这都是实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高职院校常常只把视野放在德育理论知识上,对德育教育的课程实践没有得到重视。
面对高职德育的新模式到来,高校应重视德育教育重视并把德育工作融入教学实践环节中,并结合课程进行规划,并对其进行终极考核。例如:高校学生毕业后即将进入企业进行实习阶段,在实习阶段时,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高校可对学生制定一套系统式管理,给学生制定每天工作的时间,并对学生的工作过程进行严格视察,对学生从发型、服装整洁、打卡时间等等按照规范来进行考核,让学生在实习期间培养正确的岗位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职德育新模式的到来,高校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高职德育的教学方式已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现代高职院校在德育教学上,已不仅仅只注重学生的專业理论课程知识,在课程设置上以就业为导向相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人生观、价值观等,并把德育工作融入实践课程的环节中,使高职德育教学的新模式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敖美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探析[J].宜春职业技术学院,2011(55):13.
[2]陈忠林.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12):544.
[3]谭泽媛,陈忠林.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新模式[J].株洲职业技术学院,201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