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护理

2015-10-24 09:10:41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胆瘘肝胆满意度

彭 娟

(石门县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300)

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护理

彭 娟

(石门县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300)

目的 观察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48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发现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显著优于对照组(7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引流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行推广应用。

护理干预;肝胆手术;胆瘘;临床效果

胆瘘是胆汁通过异常通道向异常出口排出的症状,术后胆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症状,大约1/3的患者会出现该并发症[1],同时胆瘘还能够引起腹膜炎和脓毒血症[2],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胆瘘不仅延缓患者住院时间,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应该做好胆瘘的预防以及护理工作。本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48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观察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48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男患者13例,女患者11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63.4±2.8)岁;11例采用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8例采用肝叶切除术,2例采用胆总管结石行肠吻合术,3例采用胆管癌根治术。对照组中,男患者11例,女患者13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2.9±3.0)岁;11例采用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8例患者采用肝叶切除术,3例采用胆总管结石行肠吻合术,2例采用胆管癌根治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以及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及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使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方式以及注意事项,如术前1 d禁食、6 h禁水。手术后嘱咐患者注意饮食,禁刺激性食物,同时保证睡眠质量,适当运动,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1.2.2观察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护理:肝胆手术患者一般病情较重,多数患者因为不了解病情,易造成焦虑、抑郁以及烦躁等负面情绪,严重降低了治疗依从性,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仔细为患者解释发病原理,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②疼痛护理:在临床中胆瘘患者表现往往较痛苦,因此护理人员还应该进行必要的疼痛护理。如主动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疼痛。例如可使患者采用读书、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降低疼痛;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可多与家属沟通,分散注意力;疼痛较重的患者应该根据有关医嘱采用止痛药物降低疼痛;③切口护理: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手术切口,使切口干燥清洁,检查患者伤口是否出现红肿、发痒等情况。④舒适护理:护理过程中还应该询问患者自身感觉,保证舒适度。如更换伤口敷料时应首先将伤口彻底清理干净,动作幅度尽量放缓。使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引流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见表1。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发现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显著优于对照组(7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采用手术治疗肝胆疾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措施,但其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也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其中胆瘘属于其常见并发症。肝胆病患者术后产生胆瘘有着多种因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①病理因素:胆囊炎患者胆囊三角附近产生瘢痕增生,术中非常容易发生损伤;②解剖学因素:胆囊管开口位置在右肝管及胆总管左侧,切除胆囊时,易对肝总管造成损伤;③机体因素:患者年龄偏大时或有其他合并症时,易出现胆瘘;④手术操作因素:手术中由于技术缺陷等因素,非常容易导致胆瘘。肝胆病患者术后胆瘘发生率非常高,严重威胁了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3]。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引流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

术后,应该采取相关预防护理措施,避免胆瘘的出现。术后应该保证引流管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仔细检查引流液的色、量以及性质等指标,若有胆汁样的腹液引出,则可判断为胆瘘,如果腹液颜色无异常但上层腹液呈泡沫表现,则留取腹液胆红素,结果大于20 mmol/L可判断为胆瘘[4]。如果出现胆瘘应该及时报告医师,并采取相应对症治疗措施。医护人员应该熟悉患者术中情况,对术中创面大、易出现胆瘘的高危患者,术后应该立即给予静脉高营养支持,加快吻合口的愈合[5],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则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有关研究资料表明[6],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危重症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比肠外营养效果更加显著。肠内营养仅可以提供机体对营养的需要,还能够保证肠道的正常功能,这对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发现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显著优于对照组(7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引流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行推广应用。

[1]董家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3,51(10):865-871.

[2]程莉,石春凤.肝癌切除合并脾切除及门奇静脉断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66-1868

[3]蔡华,詹婕,易为民,等.肝胆管结石合并支气管胆屡35例护理体会[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396-2397.

[4]刘兰君,何瑜,宗慧霞,等.胆总管T管拔除后胆屡并发症的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1431-1432.

[5]梁艳红.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11-12.

[6]刘炎凤.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3,37(11):1123-1124.

R473.6

B

1671-8194(2015)19-0239-02

猜你喜欢
胆瘘肝胆满意度
如何护理与预防肝胆术后出现的胆瘘
人人健康(2023年30期)2024-01-27 10:16:58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 05:29:03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38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杂文月刊(2019年15期)2019-09-26 00:53:54
术后胆瘘的原因及防治分析(附24例报道)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