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具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015-10-24 13:55赵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7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赵华

摘 要 使用数学教具是一种很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借助形象的工具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培养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教具;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122-02

1 前言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限制,他们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不太理想。因此,将数学教具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课堂质量,模拟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学生在这种可以通过实在的感官感受的环境下,更容易产生对问题的兴趣,同时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小学数学教具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 反复思考,制作最合适的教具

有的教师已经将教具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且得到不错的效果。但是有的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相信教学效率会有更大的提高。例如,有些教师制作的教具运用不太合理,在相同的课程中,教具运用的合理与否对教学成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比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的讲解时,教师根据教材中的提示分别制作了自己的教具。两位教师制作的教具有些许不同,但得到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差别。第一位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在课前首先准备了两张长方形纸,第一张纸剪掉一个半圆,然后拼接在纸的另一端(图1),第二张纸不作处理(图2)。课上的时候教师将制作的教具发给每组学生,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手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吗?”由于第一张图中半圆部分是教师粘上去的,就相当于给了学生一个提示,他们全部把半圆部分剪下来平移到空缺部分,让后将两张纸进行比较,发现面积是相等的,从而得出结论。

另一个教师的做法则截然不同,他让学生比较的图形同样是这两个,但是他是将两个图形打印在同一张纸上,课前发放给每个学生。当教师问学生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的时候,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去验证,有的将半圆剪下进行拼接,有的将第一张图从中间剪开再进行拼接,有的通过量两个图形的尺寸,然后计算面积……

第一位教师制作的教具有粘贴的痕迹,这无疑会给学生一个暗示,他们绝大多数会按照粘贴的痕迹去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第二个教师在制作教具时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将图形打印出来,虽然在材料上来说较前一位教师浪费了一些,却给学生一个广泛的思考空间。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做法充分验证了第二名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这恰巧达到本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会由抽象到形象、由复杂到简单的转化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这两个教学实践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合理应用数学教具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让数学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得更有效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合理运用教具的重要性,在制作教具时多思考一下:怎样的教具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适当变换,巧妙使用数学教具

数学教具不一定是十分复杂的,简单的数学教具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变换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小学生的智慧是可以通过指尖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动手变换数学教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教具中学习知识。如在学习“大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并且让学生自己也准备一些。上课时教师选九个自己的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组成一个九位数,然后让学生念出黑板上的数字,锻炼学生多位数的读法。当学生认识了这个数字时,教师调换黑板上九个数字卡片的位置,再次让学生读出数字。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能很熟练地掌握多位数的读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其他问题,让学生对大数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如教师可以指定几个数字卡片,以6、7、8、9、0、0、0、0、0为例,提问学生:“怎样排列卡片的顺序可以只读两个零?”或者:“怎样排列卡片可以读三个零?有几种排法?”学生通过这样有关零的读法的训练,会对大数的读法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并且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更加有趣,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有利于知识的掌握[1]。

此外,利用数字卡片的前后移动也可以进行其他知识的教学或者回顾。比如生数字大小的比较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比较自然数大小的方法,然后教师指定几张卡片,首先在黑板上摆出一个顺序的数字,然后让学生用自己手里的卡片通过移动数字卡片的前后顺序摆出比黑板上数字大的数字,看哪个学生摆出的数字多。再如,利用数字卡片可以让学生回顾近似数的知识。教师首先在黑板上摆出一个以“亿”作单位的数字,比如说“67?0080009”,问号处是让学生填补的数字,然后提问:“问号处填什么数这个数就约等于67亿了?”

利用数字卡片可以进行的教学内容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由此可见,一张张小小的数字卡片通过不同的变换,就能进行多种教学,数学教具就是一个简单多变的教学工具。小学生在课堂上将注意力集中在卡片变化组成的数字中,也通过动手实践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比枯燥的黑板教学形象得多,让学生在变幻的卡片中既享受到乐趣,又学习了知识,增强了课堂效果。

4 培养自主,让学生自己创造学具

新课标倡导小学生多动手,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创造教具,同时这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小学教材中有关于立体形状的内容,是小学学习内容的一个难点。因为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如果让他们凭空想象去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非常困难,尤其学立体图形时有切一刀的内容。

如在进行圆柱与圆锥教学时,可以利用硬纸做圆柱圆锥的形状,还可以用橡皮泥制作圆柱圆锥,并模拟切、截的问题。但是只是让学生观看讲台上的教师操作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准备硬纸和橡皮泥来制作学具,课上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操作去动手,亲身体会切、截的过程。学生制作教具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思考的过程,他们由完全的未知,然后根据自己的观察、推理、思考制作完成学具,亲手将平面的纸板制作成立体的形状,切身体会这个变化过程[2]。整个环节都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教师平时应该多鼓励学生制作学具,让他们养成一个动手的好习惯,不仅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帮助,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好处,甚至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

5 结语

总之,借助一些形象的工具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数学教具是一种很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效地使用数学教具辅助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的氛围有一个促进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数学教具的使用,提高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还应该了解各种教具的优缺点,合适地将教具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希望本文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素琴.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使用教具与学具[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50-51.

[2]谷文凤.浅谈小学数学教具使用的重要性[J].新课程:小学,2013(10):47-48.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