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
摘 要 通过对网络时代下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思考,找出加强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方法并进行论证,希望对学院的发展、进步,学生的学习、成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 教风建设;学风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113-02
1 网络时代下加强教风建设的具体办法或建议
网络时代下,对于教风建设的关键就在于教风,重在“教”。教学是一个学校最为重要的环节,学生从五湖四海聚集一起,无非是因为学校有吸引学生之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源的发展与进步、就业与前途。而网络时代下,教风建设的主体在于科学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究其根本,在于教师的工作态度、素质、业务水平、能力。网络教学模式迅速发展,教学方式多样化,可能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态度产生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更应该端正工作态度,树立敬业的工作态度:态度起着主导作用,从事一份工作,只有积极面对,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如果你不认可,那么工作效果很难显现出来。个人的综合素质也要以端正的工作态度为前提。其次是为人师表,不只要自己做得好,还要能够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说话讲究策略,做事表里如一,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
同事之间要注重打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教职员工之间积极、和谐的工作氛围最有利于创造高效的工作成绩,有利于学院的健康发展。曾经了解到某些单位的企业文化将同事之间见面问好列入考核要求之中,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工作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师尤其要为人师表,注重个人素质和外在形象,要在与领导、下级、同事、学生相处时一视同仁,这样才会打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各个部门少不了打交道,如果沟通不畅,势必影响工作效果。
然而教师的层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个人认为需要为教师定期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如优秀的报告、指定优秀书籍,定期搞教师竞赛等。井底之蛙要不得,夜郎自大也要不得,吹毛求疵、妄自菲薄都不应该出现在工作环境中。注重抓过程,不走过场。让教师能够正视自己,充满自信的同时也要有一定压力,才能真正重视所辖的责任,才能提升境界,才可以对学生有正确的引领。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三育人完全可以聚集到一种岗位或是一个人身上。后勤部门工作人员也可在为学生服务的时候与学生聊一聊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为学生服务,没有沟通。管理学生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定的人生哲理,让学生信服;教学生文化知识的时候如果没有一点儿感情色彩,势必生硬,不好“消化”。
2 网络时代下加强学风建设的具体办法或建议
网络时代下,各种信息争相涌现,对于学生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都不同层面地加深,学风问题更加凸显。学风问题影响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学风问题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绩效,乃至今后的成长和进步[1]。针对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并积极探索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2]。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采取听课制度。通过听课,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教师的任课情况及教书育人情况。教师、辅导教师、管理工作者每周至少应该听课两次,在听课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学习他人、发现自我、了解学生状态。
网络时代下学风建设,先不谈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情况,简单的自我介绍对于一些理工科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件难事。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前提。表达能力欠缺,学习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差,学生得到的锻炼少等,都是目前部分学生显现出来的问题。只有学生的基本素质过硬,才能在就业时成功地展示自己。否则,即便学生学习成绩很高,也不能称之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网络时代下需要的是多样化、复合型的人才,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发展。在这其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基本沟通能力如何训练?首先应该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其次还是需要教师多多引导,再次通过学生个人的努力方可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学生并不是对所有学科、所有课程都不感兴趣的。当然,此时谈及的学生是指大部分成绩、表达能力中下游的学生,不包括个别学习优秀生、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如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学生的优势在于,在文体活动或是动手能力上与同类院校相比,处于上游。对于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参与,学生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与较强的能力。这说明兴趣是让学生发挥个人能动性的首要条件,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与学生沟通的多少、是否能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不定期开展课外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让学生不拘泥于课堂,形式自由、多样,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强项,锻炼思想积极上进却不知如何挖掘自身才能的学生同学多思考、多模仿、多练习,才会具备基本的自我表达、自我推销的能力。这种基本能力必不可少,学生进行企业实习之前,认真劳作是一方面,如何与陌生人交流、如何与领导沟通,如何与同事相处,都会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企业对学生的评价。
3 网络时代下深度教学改革的思考
网络时代下催生了多种新型教学模式,由此,教学改革、与时俱进是一所院校必然的前进方向。时代在变,网络时代影响下教学对象的特征在变,只有依照时代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符合社会、符合学院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办法,才能够使培养的学生更具竞争力。
然而网络时代下的“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是需要各部门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只有全院上下共同思考,才能在改革过程中顾全大局。人人都在本辖区内抓好各个环节,有明确的问责机制。同时,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注重工作效率,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如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设计)可以因着各系情况而进行。学生分批次答辩(设计)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教师资源,同时减轻教师一定时间内的工作强度。或者考虑按照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大赛中获奖情况顶替毕业设计成绩等。
对于理工类的系别,实习、实践、课程设计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培养“两强”人才,动手实践应该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实践环节的工作量、教师资源、场地安排、耗资成本、安全因素等都会占据系内工作的大部分精力,各部门应该为有实践的系别提供一些便利。
以上便是对网络时代下教风、学风、深度教改方面的一些浅显认识,相信在日后的实践和摸索中能够有更成熟的思考与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献涛,高鹏.学生学风建设模式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2]郑志谦,张志新.浅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赵银.论高校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途径分析[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4]李波.浅谈高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3(2):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