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彬
1832年,考取举人的左宗棠准备去北京参加会试,那时他正寄居在岳父家,因经济困难,拿不出旅费,于是妻子将陪嫁的100两银子全都给了他。左宗棠正准备动身时,突然听到大姐已无米下锅的窘迫情况,他毫不犹豫地将这笔钱转送给了大姐。再次面临因为旅费不足而无法进京赶考的局面,左宗棠一筹莫展,后来幸亏一些热心的亲友集体凑了点钱给他,才使他得以成行。
1833年会试落第后,他在北京逗留了半年。南归时,朋友送给他300两银子做盘缠。一天傍晚,他在一家客栈休息,忽听隔壁传来喧闹声,便起床去看。原来四五个壮汉正围着一个穷苦的老太太讨债。左宗棠详细问清楚了情况得知,老太太欠了他们300两银子,因实在无力偿还,打算自杀偿命。左宗棠当即表示,自己可以替老太太还债,全然不顾自己将身无分文,又要靠借债养活全家。
回到家乡后,正逢干旱,左家只好靠典当度日。但他仍出来为救灾奔忙,左宗棠和同乡中的一些热心慈善的义士找富人劝捐,并在族内积谷备荒。第二年家乡又发生水灾,左宗棠不但将存谷分给族人和邻居,还将家中稻谷清仓而出,每天煮几大锅稀饭,施舍给灾民。他懂些医术,配了一些治时疫的药方,在家中熬制成丸药,免费给患病的灾民服用,救了很多人。1850年,左宗棠在族内成立了“仁风团义仓”,他卖掉家中许多物件换钱捐入义仓,在族人的努力经营下,这个义仓维持了许多年,救活了不少人。
后来,左宗棠官至封疆大吏,尽管位高权重,经济宽裕,但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吃粗粮,穿布衣,住陋舍,也不置办家产,其大部分的薪俸,或捐给灾民,或帮助贫困亲友、陌生寒士,或助捐军饷、政府办公费等。
1864年,时任浙江巡抚的他将一万两俸禄交公;任闽浙总督的他,将总督薪水用来修理浙江巡抚衙署。1867年,他到西北,每到一处,首先赈灾抚民。他对儿子们说:“我不希望看见一个饿死的人,也不希望听到一件饿死人的事。”1877年,晋豫陕甘发生灾荒,他捐薪一万两,官员在他的倡导下,也纷纷捐款。1878年,他下令,所有修兰州城的费用由他支付。
虽然屡有捐款,但左宗棠觉得这些都是小事,他曾写信给儿子们说:“现在,我每年有两万两养廉银,捐一点给家乡帮助乡亲,这算什么呢?要是有人提起,你们就告诉他,这是微不足道的事情。高官厚禄者,掌握着干百万人的命运,能救活一些人,原是分内之事;况且,还不知没有救活的人有多少。”
左宗棠这样的做法是有家学渊源的,左家世代贫寒,却有居贫好施、挟贫济困的美好家风。他的曾祖父看到附近高华岭过往行人口渴难忍,便在岭上摆了一个茶摊,免费请行人喝茶。1752年闹灾荒,又典当衣服,请几个热心公益的富翁合伙,在袁家铺摆了几个粥摊,施给过路灾民。左宗棠曾祖父的义举,在当地美名远扬。而左宗棠的祖父也乐善好施,在族内修建义仓备荒时,他首先捐出稻谷,并劝族人捐献。后遇荒年,族内老少都有救济粮吃,没有饿死之人。1812年,左宗棠出生后,家里更加贫困。左宗棠父亲却捐钱倡建了一所宗祠,让族内贫困者居于宗祠厢房内。
作为七代秀才的书香门第,受儒家仁爱思想的教诲,遇到比自己更困难、更需要帮助的人,左家总是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在如此环境中长大的左宗棠,自然会有一副处处助人的热心肠。
(司志政摘自《百家讲坛·蓝版》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