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黄珍+樊明茹
【编者按】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培养学生的一种高效途径,学校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注重对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的培养,以达成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如何实现校企供需的精准对接?目前校企合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学校和企业应该分别采取怎样的对策?《职业》携手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共同开设“校企合作”专栏,每期推出技工院校与学校合作的经典案例,并采访著名企业人力资源高管,探寻最佳的校企合作模式。
美国卡莱集团创建于1917年,目前在全球共有30余家子公司,卡斯塔(梅州)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斯塔公司)是其下属子公司之一。作为一家大型加工制造型企业,卡斯塔公司在数控和设备维修方面对技术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经过3年多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现在每年有100多名学子毕业后进入卡斯塔公司。这些“新鲜血液”注入各个岗位进行锻炼,企业从中筛选出具有潜质的技术人才,将其留在企业中备用,并进行深层次的培养。这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培养模式,成功解决了企业的人才供给问题。公司管理者认为,高品质的人才是高质量产品的保障,如果企业人才素质不高,可能会生产出劣质的产品,从而导致客户流失、市场失守,这对于企业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
校企合作的关键:“讲给他听” “做给他看” “放手去练”“动态跟踪”
卡斯塔公司从2012年开始尝试校企合作模式,虽然至今只有3年多的时间,但成绩斐然。卡斯塔公司拥有由几千台先进的设备组成的流水线,对高级技工人才的需求源源不断。在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之前,公司招聘的人才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如今,卡斯塔公司已与广东工业技工学校、梅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等建立了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每年有100多名优秀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成为卡斯塔公司的培养对象。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得到了有针对性的培养,并且在企业实习期间进行实践性较强的磨炼,在正式进入企业前就接触并较详细地了解了企业的相关情况,对企业的文化有了明显的认知,有的甚至认同了企业文化。经过严格选拔而留下来的学生,不仅能更快地融入到企业工作环境之中,而且与从其他渠道招来的人相比,从校企合作中引入的人才离职率更低,最终留在公司的人才比例达80%以上。
目前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引入的人才,已经占到公司全年招聘技工类人才的60%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卡斯塔公司在校企合作中紧扣人才培养“脉搏”,贯彻个性化、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四大法则”。
第一法则:“讲给他听”。企业“师傅”将主要工作流程一一地讲述给“徒弟”听。在“徒弟”的理解范围内,对关键之处要重点强调,讲解要充分、明确。
第二法则:“做给他看”。即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工作现场一对一地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领,如为什么这样做?关键点在哪里?这种培训周期通常为一年左右。培训期间师傅不仅要向徒弟演示操作过程,还要向徒弟细致讲解要领,让徒弟领会每步操作的精要。
第三法则:“放手去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找到关键环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其中好的操作方法加以推广。
第四法则:“动态跟踪”。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及时关注学生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灵活应用能力。
“条理化、高素质,拥有良好执行力”,在卡斯塔公司的培养人才理念中显得尤为突出。虽然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但卡斯塔公司采用“慢工出细活”的方式,即每个学生进入企业后都要通过“四大法则”进行培养,使卡斯塔公司在培养技工人才时看似“费时费力”,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大批优秀技工从培训和实践中脱颖而出。如今,第一批走上“骨干”岗位的校企合作的“学生工”,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各个阶段的学习吸收和培训效果转化过程,他们的成长和蜕变,成为企业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用董鹏的话说:“检验以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合企业,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们能否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担负重要的角色,能否熟练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否把这套方法言传身教给新人,能否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技术和动力。”
技工类院校教师应该具备2年以上的企业实践经验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全球“校企合作”的标杆,他们把职业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性、全民认同性、实践性的层面,全球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德国媲美。在“工业4.0”时代,德国的校企合作模式为推动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德国70%的技工能够胜任工作,英国则是30%,而我们国家的只有10%左右。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与德国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
从德国的经验来看,校企合作的成功关键在于得到了国家、企业等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企业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实践车间和流水线,而且对于学生的新想法、新尝试,都会全力支持。此外,企业还会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实验其想法,甚至有的企业放一两个月假,将生产线交给学生们去操作,让其体验“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完整生产与研发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得到锻炼。而在我国,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做到如此程度。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
董鹏认为,共有“五大关键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
因素一: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出台了《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虽然在政策指导层面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对于企业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企业需要实践性强、可落地执行、能“接地气”的政策措施。比如,对校企合作开展好的企业采取适当的税收减免;对参与“一对一”实习的学生、导师,给予适当经济补助等优惠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企业和校方的积极性,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因素二:行业协会。在德国,每年都会有几十万人通过行业协会的能力测评,为企业用工提供参考。该认证非常权威,得到了国家、企业和学校的认可。我国的行业协会应该发挥更多的行业向导与测评作用,为人才的考核、评价等方面提供指导。
因素三:企业。企业要具备培养人才的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并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优秀技师,愿意承担“导师”的角色;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导师给予适当的奖励或授予相关的荣誉等,促进企业导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因素四:学校。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技工院校的教师需要理论和实践双重达标。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师是走出学校大门就直接进入教学岗位,这些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有的理论空洞泛泛、脱离实际,甚至是过时的,这与职业教育时代的要求极不相符。这种单纯的书本教学模式将对学生技能提升产生不良影响。在德国,如果要进入职业类、技工类院校任教,必须具备2年以上的企业实践经验才行,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与此相关的硬性规定。
因素五:学生。虽然企业导师需要细心、耐心地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技能和方法等,但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学生更要自觉主动地“去学”“去探索”。在学习期间重要的是思考了什么,尝试了什么,做了什么,这很关键。同时,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工作态度等职业素质的培养也很重要。
对于校企合作这个系统性建设,上述“五大因素”缺一不可。而在这些因素中,企业和学校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主体。真正良性的校企合作关系,需要双方相互融入。这就需要双方从招生环节到就业环节,全程深度合作,如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与开发教学内容,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尽量做到招生即招聘等。这是双方共同推进的过程,不是企业或学校单方面就可完成的。
校企合作的核心:把校园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主要看精英人才在什么地方工作,是否充分地在发挥其作用。在中国的现行人才培养方式中,大多数非常优秀的人才并没有进入到“技工”“高级技师”这些队伍中,而是选择进入大学、科研机构、政府机关或者出国深造。而德国从小学、中学到高中各个学习阶段,都会分流出一部分非常优秀的精英人才走进职业教育的队伍中,最终走进企业。另外,德国职业类学生在每学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中的时间分配比例大约为1:2,职业学校教育费用由国家承担,企业实践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这种体制有效地保证了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得到培养。同时,技工必须通过学徒制的培养才能被企业聘用。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技工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人尽其才的目的。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人才”,那么,校企合作应该培养出怎样的人才?
在董鹏看来,第一层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对一”的师徒制。目前大多学校是“同质化”的培养,往往缺少实践能力,广种薄收,扎根不深。这种培养模式,导致很多精湛的手艺得不到传承而逐渐消失。因为经验是不能够通过这种共性化、批量复制式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因此,实用型的一流高级技工是很难从学校中培养出来的。生产实践中的许多隐含知识,卡斯塔目前很难将其转化为明晰的知识,而写入操作规程和手册,这些技能往往需要“口传手授”才能传承。真正好的技师必须要经过在企业中进行“一对一”的锤炼,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之下,真实领悟到操作的精髓,不仅要学其形,更要悟其意。所以,校企合作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勤思考、善思考、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第二个层面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能力。企业发展是个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过程,很多操作层面的东西更新得非常快,知识和技能的老化问题随时出现,如果不具备与时俱进的探索和学习能力,就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主动探索能力非常关键。
第三个层面是把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往往比课本知识的学习能力重要,“知道的是知识,能够运用的才是智慧。”企业员工所掌握的知识,最终都要转化为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并进一步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在竞争中稳步前进。
第四个层面是创新。创新就像在地平面上生长出一棵大树,树根好比是庞大的知识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这棵“创新树”才能在校企合作提供的土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最终检验校企合作成果的是企业和社会。只有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的人才,并且得到社会的认可,才是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否则学生毕业即失业,这将会造成资源和人力的巨大浪费。因此,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以企业真正需求为导向,而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将会助力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
企业简介
卡斯塔(梅州)制品有限公司,为美国卡莱集团子公司,以轮胎生产为龙头的生产基地,成立于2007年2月8日。一期投资超过4亿元,目前员工数量超过2000人,年产值9.3亿元,是梅州地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创立于1917年的美国卡莱集团公司是一家在纽约上市(纽交所代码:CSL)的多元化全球制造业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北卡莱罗纳州。公司产品涉及工程材料、商用的屋顶建筑材料、专用轮胎和轮辋、重型卡车/挂车的刹车和摩擦材料、动力传输、餐饮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等。
嘉宾简介
董鹏,现任卡斯塔公司计划主管、首席战略研究员、企业管理专家。长期致力于供应链与物流、生产管理等领域的研究,是首位提出MCR概念的学者,也是第一个推翻了泰罗以来企业组织架构的专家,是SIOP在中国推行的第一人。他成功验证了“牛鞭效应”在企业内部的存在,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在工作期间,他主持完成了企业生产异常系统开发项目并在卡莱集团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