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元宏
(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100)
38例葡萄膜炎的临床分析
邱元宏
(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100)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的临床类型、病因和目前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眼科收治38例葡萄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葡萄膜炎患者共计38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7 ±14)岁,单眼受累19例,双眼受累19例,单双眼受累之比为1∶1。按解剖位置分类,前葡萄膜炎17例,全葡萄膜炎12例,后葡萄膜炎7例,中间葡萄膜炎2例,分别占44.7%、31.6%、18.4%和5.2%。能确定病因或归于特定类型的共20例,占53%。结论 由于葡萄膜炎病因复杂,病程长,易复发,易致盲,易出现并发症,常侵袭青壮年,目前治疗仍较困难,视力康复不容乐观,若诊治及时葡萄膜炎所致的盲和低视力大多可防可治。
葡萄膜炎;病因类型;防治
葡萄膜炎是一类常见的重要致盲眼病,因其病因复杂,且易复发,如诊治不当,可产生严重并发症,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因该病常常累及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的一组炎症性疾病,也称为眼内炎症[1]。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对葡萄膜炎的认识日趋深入,葡萄膜炎的治疗也日趋规范化。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眼科收治38例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眼科收治38例葡萄膜炎患者我科门诊及病房收资料齐全的各类葡萄膜炎患者共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发病年龄(37±14)岁,其中20~50岁21例,占55%。
1.2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眼科收治38例葡萄膜炎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经专科医师详细询问眼部和全身病史,进行眼压、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散瞳后眼底检查等常规检查,根据临床表现选择相关辅助检查(如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超声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胸部X线检查、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等)及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抗体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等、弓形体CAg(循环抗原)及tgM、IgG(ELISA检测)、OT实验等。由专科医师根据病因、病变部位以及临床表现等对每例患者行诊断。
2.1性别与发病年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发病年龄(37 ±14)岁,其中20~60岁21例,占葡萄炎患者的55%。
2.2受累眼别:38例患者共51只眼受累,其中单眼受累17例,占46%,双眼受累10例,占26%;左眼受累9例,右眼受累19例,分别占全部患者的24%和50%。
2.3病程:发病时间最短6 h,最长30年。其中急性(病程持续时间<3个月)21例,占全部葡萄膜炎病例的56%,慢性(病程持续时间>3个月)16例,占43%。本组患者中初发的21例,复发的有17例复发次数2~10多次。
2.4病因及临床类型:由于该病病因复杂,只有一些患者能查到具体病因或确诊为某个特定类型。全部病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全身合并症及相关实验检查分析以炎症发生和累及的解剖位置为分类依据,将38例葡萄膜炎患者分为前、中间、后和全葡萄膜炎4种类型。病因分型及病因分类分别见表1、2。
表1 38例葡萄膜炎的病因分类
表2 38例葡萄膜炎按解剖位置分类情况
3.1葡萄膜炎的诊断问题:葡萄膜炎病因复杂,种类繁多,在治疗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应根据葡萄膜炎的病因、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等进行诊断。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①注意眼外表现与葡萄膜炎有关的全身病变:多数葡萄膜炎均有其特定的病史、临床特点及病程演变规律,因此详细询问病史确定全身疾病是非常必要的掌握这些特征对于正确诊断非常重要。②辅助检查:为明确诊断,可行某些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常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为评价脉络膜病变应进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X线检查:在诊断关节强直性脊椎炎、肺结核、结节病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③实验室检查:取眼内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消化道和尿道排泄物进行病原体的检查。如患者以往曾患某种病原体感染,血清中可能有特异性抗体,应做此种抗体的检测。血常规检查、血红细胞沉降率及急性反应蛋白[2]。
3.2葡萄膜炎的治疗问题:大多数萄膜炎多是由自身免疫因素所致,据患者的葡萄膜炎类型及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恰当的治疗,以最少的药物、以最简便给药方式实施治疗。以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①常用就是免疫治疗,其治疗主要集中于研制免疫抑制剂及诱导机体免疫耐受。如环孢素A,也可以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秋水仙碱,干扰素等。②可根据葡萄膜炎种类而选择给予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途径,剂量及时间。各种给药途径都要有严格的适应证。本文报道38例葡萄膜炎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上应严格掌控葡萄膜炎患者治疗的适应证,用药途径,剂量及时间,避免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耽误了治疗时机。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的几种糖皮质激素有氢化可的松、氟美松、强地松、③为减轻炎症通过解除睫状肌痉挛,减轻疼痛,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可给予睫壮肌麻痹剂。在使用前要仔细评估其可能带来的益处和危险性;患者没有合并感染或肿瘤,由于许多免疫抑制剂起效慢,常需要3~4周才能起效,为了及时控制炎症,早期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④非甾体激素类消炎剂: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双氯酚酸钠,保泰松等。⑤抗炎抗病毒药物,但长期大剂量应用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3]。
3.3葡萄膜炎复发防治的问题:①葡萄膜炎复发是眼局部组织损伤的形成。多与下列因素有关如发热、紫外线辐射、情绪变化、局部损伤多被认为是复发的诱因。②如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后天性梅毒性葡萄膜炎。③妊娠期间关这些因素都可引起孕妇葡萄膜炎,特别是弓形体视网膜脉络膜炎复发率增加有。④年龄及性别:绝大多数类型葡萄膜炎易发生于20~50岁的青壮年因其眼部炎症往往反复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反复发作,将会引起患者的失明。本文统计结果显示,葡萄膜炎的性别比例为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说明葡萄膜炎的复发率与年龄及性别有关联。⑤精神心理许多学者认为与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有非常肯定的神经生理联系。⑥饮食结构:土豆可能会葡萄膜炎病情加重或引起葡萄膜炎复发。⑦个体差异。
葡萄膜炎是青壮年人主要致盲和视力损害眼病,应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可能伴发的全身疾病合理选择实验室项目,如血清抗体、抗核抗体、X线胸部或骶髂关节检查,反复发作是葡萄膜炎的特点,也是并发症后遗症出现的主要原因。相关理论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和开展,为减少葡萄膜炎复发,进一步研究复发诱因以防治复发是必要的,有利于临床治疗。
[1] 杨培增,李绍珍.葡萄膜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3-153.
[2] 杨培增.前葡萄膜炎的治疗[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4):273-274.
[3] 杨培增.关注我国葡萄膜炎的病因和类型的变化[J].中华眼科杂志,2008,44(10):865-866.
R773
B
1671-8194(2015)10-0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