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易忽略的问题,提高文本细读能力

2015-10-21 11:41李媛媛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琵琶行文本细读

李媛媛

[摘 要]研读能力的培养,常常是从一些容易忽略的问题开始的。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易忽略的问题,提高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由“琵琶女为什么生活在船上”这一问题入手,品读《琵琶行》。

[关键词]琵琶行 问题解读 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我们的学生关注的问题,有时真不是老师教学的重点,比如学习《琵琶行》,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琵琶女已经嫁人,怎么还会生活在江边的船上?”也许一句话可以搪塞,这是个偶遇嘛,这个女子就是正好在船上。 可是,研读能力的培养,恰好是从这样容易忽略的问题开始的。孙绍振先生说:“关键在于,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也就是把矛盾揭示出来。”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就从这看似与文本理解关系不大的问题入手,品读《琵琶行》。

一、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入手,分析文本

问题之“何以在船?”

“已经嫁了人的琵琶女,她怎么还会生活在一条船上?”带着学生,我们再回到文本,教师的敏锐和智慧就体现在从学生回答中找突破口。夏丏尊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要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

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年长色衰而嫁,此嫁和少女媒聘而嫁显然不同,此女本是长安倡女,此嫁的意思是从良,年纪大了,终身无托,跟了一个商人。商人把琵琶女安置在船上,一个曾经名噪一时的歌妓,所在的船可能是雕梁画舫,但是,无论是怎样华美的画舫,终究不是家,不是一个女子终身的归宿。这样年纪的商人一定是有家室有子女的,他的家室不会生活在船上。从女子嫁人之后依然在船上,可以看到这个女子在商人眼中的地位之卑微,终身所托的这个人对待她的感情之寡淡。这样的关系如浮萍聚散,也就是用钱在维系,“商人重利轻别离”, “浮梁卖茶”一去多久不能预知,走后何时回来,会不会回来,恐怕也要在心里反复思量,毕竟“年长色衰”,这样的女子让人同情。女子嫁人,依然在船,正是她命运艰难的外化体现。

问题之“爱慕虚荣?”

那学生的下一个问题来了,这个女子是个风尘女子啊,她在船上,想的就是年少时的风流热闹的生活,“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她爱慕虚荣,这样的女子有什么值得同情呢?这样的“沦落”引起诗人的同感,那诗人也太容易伤感了。

诗人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藏着解读琵琶女的密码呢,我们要在文中再寻觅。就从诗人笔下写琵琶女情态的语句开始寻找。“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半遮面”这些特点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矜持端庄的女子。为什么不是“羞涩”?因为这是一个年长已嫁的女子,这也是一个看尽大场面的女子。她是待诗人们说明了缘由多次邀请才出来,但还是用琵琶半遮着面。她不是用琵琶声来有意吸引行人而卖艺,也不是在丈夫出去经商时的不甘寂寞,她只是在这江上寂寞孤独时,忽然有人在欣赏她的琵琶声,一时感动而出来,然而还是保持着矜持。

这是一个琵琶技艺超群的女子,十三岁就“名属教坊第一部”。天分高,成名早,技艺精湛,曲服善才。一个天资聪慧,才华过人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又得到的追捧,不论日后是荣是辱,在年纪大的时候,都会是一份很美好的回忆,更何况,这又是一个曾经容色绝佳的女子,“妆成每被秋娘妒”。这样的女子以为容颜老去的一天还远远没有到来,更认为自己精湛的琵琶技艺会是终身的技艺能够带来生活的富足。可是,当容色衰减,年华老去,门前冷落才发现,琵琶技艺远不是五陵少年争抢的目标,可是她的青春,就在这样的“秋月春风”中虚度了,她没有寻得一个知音,没有找到一个依靠。多年以后,她的琵琶技艺因为身世的遭遇一定是更加精进了,然而“弦断有谁听”?她的回忆中,恐怕不会是对“血色罗裙翻酒污”的奢靡生活的向往,多的应该是悔,是恨,恨薄情寡义之人,悔自己糊里糊涂而度过了青春。现实的冷酷早就把她浇醒了,她只是伤感,她只是为自己人生盛衰的跌宕而伤感,为生命终究找不到归宿而哀痛。

问题之“不当类比?”

“为什么要拿自己和倡女相比呢,倡女毕竟是风尘女子,倡女的‘沦落,在现在看来,是非常污秽的行为,我们现在谁会用卖笑女子来类比自己的遭遇?”

是啊,白居易为什么会如此感动?迁谪之意不一定会与友人道来,不一定会与家人诉苦,也许只是在“醉不成欢”的生活中打发,为何对一个陌生的琵琶女,却如此感怀,书如此六百一十六言,陈内心“沦落”之感?

我们细读序言,此女弹奏的琵琶曲中“有京都声”,弹的似乎是京城曾经流行的曲子。诗人和朋友“主人忘归客不发”的原因首先就是,在这偏僻的浔阳,怎么会有同样来自京都之人?乐声所言是何境遇?同样来自京都,同样落到了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同样不如意,这是心生同感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相同的才华横溢。琵琶女技艺之精湛,诗人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调音便“未成曲调先有情”,弹奏时,流畅如花底莺语,凝涩如冰下泉流,声歇时无声胜有声,激昂如水迸枪鸣。这样高超的技艺才华,几人能及?诗人也是精通音乐的人,也折服于这样的技艺,能让人在音乐中听出形象和感动。白居易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他因为诗才而得以赏识提拔,但也因上表奏言与诗作而无辜遭贬,正如琵琶女的圣手之技,是她成名的原因也是她一生跌宕命运的源头。天妒英才,白居易在看到这样一个名歌伎的命运时,怎能不感怀伤己!

原因之三,是从内心对彼此际遇的深深理解。琵琶女色虽衰,但艺却精,琴技的高妙传出内心的悲戚与忧愤。在这茫茫江上,几人能听懂?听懂了,又有几人会理会?琵琶女的命运,在世人看来,本应如此,歌伎的命运,本就不会如寻常女子,荣辱均沾,又有何奇怪?然而白居易这位大诗人,听懂了她的“琵琶语”,每一段音乐所传达出的情感都引发了自己相似的感怀。低湿的湓江是诗人的贬谪之地,何处是故乡?琵琶女漂泊在船,何处是归宿?何其相似啊!不仅如此,诗人感到“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苦闷和琵琶女“绕船月明江水寒”的孤寂何其相似,自己“取酒独倾”以借酒浇愁和女子借琵琶诉心事又何其相似!最终,这种彼此的理解化成了愈加“弦转急”的凄凄琵琶语,化成了这位江州司马泪湿的青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惺惺何相惜!

二、提高学生文本细读能力方法的几点思考

文本阅读的能力是语文能力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对于诗词而言,字词的表现力、意象所承载的意义本身就比现代汉语要复杂。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思考?

1.关注容易忽略的问题

容易忽略的问题之一是教师容易忽略的学生意外的提问。教师在经过备课环节大量的阅读之后的理解和思考,没有咀嚼发酵的过程,很难成为学生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教师很难重回原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学生的理解起点。“琵琶女已经嫁人,为什么在船上?”可以深化对人物命运的理解,“为什么《品质》中个格拉斯兄弟只出现弟弟?”可以开启对小说叙事方法的探讨,看似和文本无关的问题,在教参和注解上不会出现答案的问题,有时,恰恰是解读理解的一扇窗。

容易忽略的问题的另一个表现是师生问答中暴露出的问题。学习《琵琶行》第一节,哪些词句写出了诗人的情感?有一个学生找到“别时茫茫江浸月”中的“茫茫”,说说为什么呢,说不出,就是感觉。这个词找得好,说明这个学生感受力是很强的,但为什么好,往往就忽视了,教师的任务就应该是在这样的地方教会学生沉进去。茫茫,是邈远开阔,诗人与朋友离别,将别离之时,心中哀伤,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见,茫茫的水面正是茫茫的去途,如柳词言“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千里烟波”,茫茫的水面,既言离别路途之远,又言渺渺愁怀之广。诗人贬谪至此,此种身份际遇中,来看望他的朋友,必是至交之人,离别更伤感。一叶知秋,文字感受的细敏就见于会体味藏在细处的字词。师生问答中的这些要点,就是教学机智,抓住这些点,才能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得更深远。

2.教学生沉入词语

南帆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教师的身上,扛着应试的负担,准不准确?是不是教参的规范说法?顾虑太多。把自己融入文本中去吧,站在作者的视角,把握文本,理解文本。夏丏尊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要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

比如为什么是“幽愁”而不是“忧愁”?为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阻塞不能出之意,“幽愁”与“暗恨”是一组同义的词,音乐的表现对应是“凝绝不通声暂歇”,所以这是深潜的情感。再如为什么说“今夜闻君琵琶语”,不是“琵琶声”?琵琶为语,正是女子以琴为声在倾诉,也表达诗人听懂了女子心酸与愁苦的心语。

3.用“还原”的方法分析

“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要素想象出来,作为分析的起点,我把这种方法叫做‘还原法。”(孙绍振)还原法,就是要找到差异,找到现在理解中的审美价值和文章中的审美错位的地方,对情感逻辑、理性逻辑都进行深掘,让自己的思维与文章作者的思维发生碰撞,这样,思维才能得到训练和提升。对琵琶女回首风流欢娱的青春,很多学生是会联系当下的社会世风去理解的,爱慕虚荣的理解就自然产生了。然而过去女性的社会地位,用以谋生的手段与现在相差多少,社会对从艺女子的理解度相差多少?学生对女子的理解和认同感和诗人显然有错位。学习从作者的境遇、经历去理解,才能真实入微地理解文章中的人物。

4.用“比较”的方法分析

“比较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把作者的定稿和原稿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把相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作品进行比较……”(孙绍振)

《琵琶行》是唐代歌行体,我们可以与宋代晏殊的一首词《山亭柳 赠歌者》作比较。“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大晏词笔下的这个女子形象显然有唐代大诗人笔下琵琶女的影子,这个技艺高超的歌者形象,她红极一时的“蜀锦缠头无数”与琵琶女“一曲红绡不知数”极其相似,晏殊表达了女子遭逢坎坷、知音难觅的伤感。这种表达显然是声情激越、感慨悲凉的,这不像晏殊词一贯圆融平静的风格,这首词正是写于晏殊以非其罪的罪名被罢相的逆折之时。如果说白居易是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那晏殊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 。白诗是以歌行体表达,描摹细腻情感丰富,晏词是以小词来倾诉,形象鲜明托意其中,各自不同的特色正是品读之有味处。

[ 参 考 文 献 ]

[1]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琵琶行文本细读
吕楠作品
朋友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谈
细读文本,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琵琶行》浅谈知音情结
吴绪经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