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红
【摘要】目的 灸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可用于治疗老年慢性便秘、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且均已取得较好疗效。本文中以灸甘草汤抗心律失常为例,现作一综述。
【关键词】心律失常;炙甘草汤;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67-01
心律失常为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是由于心博频率、心脏起搏点等方面的异常所致。临床上常采用西药治疗,疗效不理想,且副作用诸多。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较好,但该疗法价格昂贵,对手术者技术要求较高,因此目前尚未能在基层医疗普及。在中医学中,心律失常归属于“心悸”范畴。灸甘草汤又名复脉汤,是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代表药方,灸甘草药药方包括四两、人参二两、大枣三十枚、阿胶二两、生地黄一斤、麦门冬半升、桂枝三两、麻仁半升。
1.病因病机
王翠霞[1]等人为灸甘草汤的临床应用主要为滋阴补血、通阳复脉。心律失常的主要病机为阴伤、阳虚、气耗等不足以及郁热、淤血、湿停等抑遏胸阳。故对该病的治疗应以补气血为主,同时还配合活血化瘀治疗。方占雄[2]等认为灸甘草汤的临床治疗除主脉、主症外,还需有面色少华、舌苔薄白、胸闷七少、舌质淡红、头昏乏力等。严庆文等[3]认为由风心病所致者,应利湿之力,冠心病所致者,应着重化瘀;病毒性心肌病所致者,应着重清热解毒。另有学者认为冠心病室性早搏以心阴、心气、心血不足为主要病机,具有病程长、寒热错杂等特点,可使用灸甘草汤治疗。因此,灸甘草汤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辨证分析,不能完全照搬原方,结合病机对方剂合理加减,才能取得明显效果。另外,在临床应用时不可长期大剂量使用灸甘草汤,原因是药方中甘草可生化气血,补益中气,否则可能导致低血钾症或高血压等。
1.2现代医学对药方的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灸甘草汤单个有效成分、总提物及其配伍对心律失常的出现有明显抑制作用。方中人参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促进血液流通;灸甘草、生地黄可扩张冠状血管,促进血液循坏,抗心肌缺血;阿胶、桂枝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促进微循环;麦冬对冠状动脉有明显的扩张作用,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减轻心肌受损及抗心律失常作用,生姜能够使血管扩张。研究发现,甘草酸、麦冬总皂苷与人参总皂苷合用,可明显延长大鼠离体左心房不应期,降低左心房兴奋性及右心房肌自律性,明显抑制肾上腺素诱发乳头状肌心律失常,是方中抗心律失常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灸甘草汤应用于抗心律失常的研究较多,也已证实灸甘草汤对多因素诱发的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2.实验研究
目前,诸多实验已证实,灸甘草汤在抗心律失常方面,疗效显著。研究认为灸甘草汤能有明显降低大鼠左冠状动脉引发的室速、室早。加味灸甘草汤可有效减轻并缩短家兔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同时还可显著提高窦性心律短时复转率。灸甘草汤对氯仿所致心律失常的疗效明显,可有效延长室速、博停时间、室颤。实验研究發现,灸甘草汤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有学者以大鼠的离体心肌作为观察对象,发现灸甘草汤能显著缩小再灌注性心肌梗死范围,降低再灌注心肌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促使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降低再灌注诱发心率失常的发生率。有学者对灸甘草汤影响离体心肌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发现,灸甘草汤能够明显抑制离体大鼠肾上腺素诱发的左心房肌的兴奋性及自律性。因此,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有学者对小鼠灌药前后测定其Hb含量及RBC数发现,小鼠的Hb含量明显上升。因此灸甘草汤还具有补血功效。近年来,有学者对灸甘草汤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灸甘草汤还具有抗衰老、抗缺氧等作用。
2.1应用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中较为常见的,曹春蕾[4]认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心肾阳虚为主要病机,灸甘草汤能够改善窦房结功能,改善心肌细胞的血氧供应,提高心率,8例病窦综合症患者采用灸甘草汤加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刘硕年[5]认为窦性心动过缓中发生的重要因素是淤血,而灸甘草汤无活血化瘀之功效,仅有滋阴益气,温阳补血之功效,且温阳之力亦显不足,因此加用当归、丹参等活血化瘀药方,66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2)室性期前收缩。有学者采用灸甘,草汤加减(黄苠50 g、阿胶10g、麦冬20g、灸甘草15g、黄连15g、炒枣仁20g、桂枝15g)并与采用稳心颗粒的对照组比较,发现灸甘草汤加减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认为对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而致心悸、气血两虚者均可加减应用,疗效明显。3)房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伴房颤患者多有脉结代、虚数、心慌气短等,采用加味灸甘草汤治疗,可明显提高房颤的心律转复疗效,还有学者将灸甘草汤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发现其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组,其原因是灸甘草汤可减少胺碘酮的剂量和副作用,增强疗效。因此灸甘草汤加减可适用于各类心律失常,效果明显。
3.小结
灸甘草汤具有滋阴通阳,益气养血的特点,辨清阳虚、阴虚、夹瘀、夹湿的偏重,药方合理加减,可适用于各类心律失常,尤其是缓慢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疗效明显,临床缓慢性心律失常着重活血化瘀及温阳,以附子、川芎、丹参加减。目前对于灸甘草汤的研究已逐渐深入到药代动力学研究,而对于中药物配伍与适应症的关系研究较少,因此还需开展临床循症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翠霞,赵立杰,尉西岗等.炙甘草汤对糖尿病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率变异性及 QT 离散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2):221-223.
[2] 方占雄,高亚萍.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45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9):35.
[3] 严庆文.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56例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4):101-103.
[4] 曹春蕾.炙甘草汤加减治疗61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6):186-186
[5] 刘硕年.加味炙甘草汤治疗气血两虚型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569-3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