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品管圈的方法确立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并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查找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找出对策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经过为期4个月的QCC活动,医护人员洗手指征明确,能熟练运用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依从性大大提高。结论 QCC活动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培养大家团队精神,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58-01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已在国内各大医院逐步开展起来,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1]。美国一项研究证实,1/3的医院内感染能通过手部卫生预防[2]。有调查显示,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45.7%[3]。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颁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将手卫生作为一项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措施。本院于2014年9—12月开展QCC活动,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16个临床病区的医生、护士、保洁员,每个病区10人,共计160人。医生52人,护士84人,保洁员24人;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6人,初级职称(师)50人,初级职称(士)62人,工人24人;中专32人,大专118人,本科10人。
1.2 方法
1.2.1 成立QCC小组 以自愿报名方式产生3名医生与5名护士共8人,组成一个QCC小组,小组遵循PDCA原则开展活动,感染科、护理部给予大力支持,院感科科长为辅导员,护理部干事为圈长。选定主题: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选题理由:医院内感染控制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利于医院内感染的控制。
1.2.2 手卫生现状把握 根据2009年《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14年6-8月,院感科使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对全院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手卫依从性的调查,调查表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较差,50%以上的科室不达标。
1.2.3 目标设定 目标值=现况值+( (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通过现状调查得出7项洗手指征的平均洗手率为43.5%,改善重点即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为0.9,圈能力为0.8,最后得出目标值为84.2%,即通过QCC活动,将全院医护人员的7项洗手指征的平均洗手率提高到84.2%。
1.2.4 原因分析 由圈长组织所有圈员开会讨论得出本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得出最主要的原因是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相关知识认识不足。
1.2.5 对策实施
1.2.5.1 理论培训,强化手卫生相关知识,增强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 由1名圈员在2周内分4批以理论学习的方式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培训内容为手卫生与医院内感染的关系、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的概念、手卫生的洗手指征、手卫生消毒原则。要求全院医护人员对这些知识知晓率达100.0%,由负责理论讲解的圈员不定时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理论抽问。
1.2.5.2 操作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 由辅导员院感科科长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演示,要求人人学会并熟练运用六步洗手法,且每次洗手和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时都应正确采用六步洗手法。由1名圈员按照六步洗手法标准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随机抽考。
1.2.5.3 改善手卫生设施,为全院医护人员提供便利设施,经圈员一起开会讨论,针对工作繁忙,跑回洗手池洗手浪费时间,且洗手后手湿,无干手纸等因素,每个临床科室在治疗车、病历车、病房走廊以及每个病床床旁桌上都摆放了速干手消毒液。让大家触手可及。且各科室在醫生与护士办公室洗手池旁边放置了干手纸,改正医护人员洗手后在衣服上擦干的不良习惯,以提高洗手的合格率。除此之外,还在每个洗手池旁边以海报形式张贴洗手指征及六步洗手法图,以时刻提醒大家正确洗手。
1.3 评估工具 参照(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和《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标准。
2.结 果
通过为期4个月的QCC活动,QCC活动前洗手率为43.5%,QCC活动后洗手率为86.6%。
3 讨 论
3.1 QCC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 医护人员关注手卫生,不仅关系到自身的防护,也关系到他人的健康,而且能有效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通过QCC活动,大家认识到了手卫生的重要性,正确理解了手卫生的概念,很好地掌握了洗手指征,也接受了洗手时采用六步洗手法。
3.2 QCC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手卫生在临床工作中无论是保护患者还是自我防护都是相当重要的。虽然一直在号召手卫生,但执行效果却令人失望。调查结果显示:QCC活动前全院洗手率只有43.5%,有50%的科室不达标,这离医院评审的要求规定的手卫生的依从性必须达到90%差很远的距离。因此,通过QCC的活动,在调查的基础上,以头脑风暴的方法让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圈员的能动性与积极性,找出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正确的对策去实施。付诸实践,让圈员在活动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使医护人员从认识到实践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使手卫生的依从性提高到86.6%。
4.小结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通过QCC活动,强化了手卫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培训,规范了手卫生;加强了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使医护人员掌握了正确的洗手和消毒方法,熟记并正确运用洗手指征,保证洗手效果,达到手卫生目标;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确保了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吴杰,曾范慧.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3):103-104.
[2] 高小杰.医院感染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8):15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