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问题

2015-10-21 19:08刘文阁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刘文阁

【摘要】现代园林是当代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综合水平的体现和标志。将我国古代优秀的造园造景方法与现代西方园林设计的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出具有园艺术精华的现代园林,本文就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分析;未来发展问题

一、我国园林景观发展现状

(一)传统园林

传统园林主要起源于中国古代园林,这种园林完全按照中国的文化和思想进行园林设计,与西方的园林艺术有着极大的区别。中国传统园林,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传统上,我国习惯上将传统园林分为北方皇家园林和南方私家园林。无论是北方皇家园林和南方私家园林注重地形地貌、乡土植被、水文地质与人的精神的有效结合,以达到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的目的。

(二)现代园林

现代园林指的是近代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园林艺术,它通常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以住宅、道路、公园为依托,讲求人对自然的改造,这种造园艺术同中国古代造园艺术有着天壤之别。近代以来,现代园林艺术在我国的发展颇为迅速,原因除了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意外,还与西方园林本身独特魅力有必然联系。因此,西方现代园林在中国的发展已成不可阻挡的潮流,同中国的传统园林共同铸就中国园林的美好景观。

二、当前我国园林设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行业缺乏规范。当代景观设计领域缺乏应有的行业规范,这个现象集中反映在名称、教育、市场管理等方面。①名称多样而不统一。以前惯称“园林”或“园林设计”,后又引入美国的称法叫“景观建筑)”,后来又时髦叫“环境景观设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②市场管理混乱。目前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景观产品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各方面的干预增多。个体施工队伍常常以免费设计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占有市场,特别是中小型项目;而大中型项目的方案招投标也多不规范,评委的专业素养令人怀疑。在这种较为混乱的市场形势下,景观作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盲目追求“档次”。问题出在对“档次”的理解上,“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它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决策者往往在项目的开始便定了高调,而不管该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

(三)对人性需要的关注不够。设计师不去关心景观设计完成后对人的影响,而往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对景观设计人们都常常忽略它的功能却津津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甚至把功能等同于诸如休息桌椅、集散场地和活动广场这类最基本的需求。这种“温饱型”的功能对长期以来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广大市民来说当然是相当满足了,于是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决策者、建设者和设计者,不用说都在这种氛围中深深地陶醉了。

(四)模仿之风盛行。眼下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雷同,成功的创新之作一旦问世,便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①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决策者或业主往往把某地自认为好的作品作为范本,宁愿相信现成的也不愿接受新的方案构想。②信息时代带来的设计趋同化倾向。信息时代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景观设计师不出家门即可获取国内外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对成功作品的学习以及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难免使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产生“特色危机”

三、景观设计建设未来的发展问题

(一)在合理平面布局的基础上加强竖向设计

现代城市重要特点便是优美的环境景观。园林景观的优美性包含着诸多内容, 如诗情画意、艺术感、文化内涵等方面。高品位的审美境界有助于少年儿童陶冶情操,上班族放松心情,老年人享受生活。竖向设计必须满足人与视觉环境的情景沟通和交融, 促进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竖向的设计手法可以简单的分为2种:(1)地形标高的变化:通过抬高或者降低道路场地达到在空间行走时跌宕起伏的变化体验,以及将绿化种植区域通过坡地形成空间的围合与遮挡,从而丰富景观的层次, 都属于这种设计的范畴; (2)设立:即通过设置具有一定竖向高度的景观建筑、雕塑小品、灯具、室外活动器械以及各种水景等手段。在实际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是以上2种方式交互使用。现在很多设计单位和设计师只追求平面构图的优美,而不考虑空间的竖向设计。在景观设计时,在进行平面布局过程中,要时刻审视竖向设计———绿地有没有起伏,场地有没有抬高或者下沉,有景观构筑物或者其他的竖向主题统率这一空间,以上的种种设计手法,是使一个景观空间具有灵魂的重要一环。

(二)遵循生态原则成为园林发展方向

(1)园林景观中的硬质景观由追求数量转化为重视质量,以精取胜。以植物为重点的园林建设将成为未来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 景观中硬质元素的多少已经不能体现园林景观品质的高低。由于硬质景观元素大范围的使用,使得景观重复建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硬质景观的过度设计和使用,相应地减少了绿化面积,长此以往,对城市气候产生重大的影响, 空气质量指数不断下降,对人们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硬质材料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变形,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进行维护或者翻新。

(2)生态不是一种符号,没有哪种材料一定代表着生态。人类对环境的任何改变都会或多或少的改变着我们现有的生态系统,任何材料的生产、加工和运输都会消耗资源。某种材料在景观环境中能更加坚固耐久,能够减少施工作业对环境的干扰,能够与其他材料合理搭接,形成稳固和轻盈的结构体系, 还能够回收利用,那这种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就更为生态。随着人们对生态的深入认识, 作为园林景观工作者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对生态应该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和思考,利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用科学的新观念、新思想加强对生态景观的进一步建设。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仅关注景观表面的美丽形式,而是更加关注园林景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在生态价值观和生态美学的指引下, 走向形式、功能与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

(三)园林景观设计日趋多样化和低成本化

随着人们的审美倾向和生活需求变得更加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园林景观建设正逐步走向多元化、復杂化和本土化。景观建设一方面在深度上追求产品的精品化、个性化;另一方面,在针对大型的综合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将有更多的专业参与到景观中来。前些年景观建设奢侈浪费的现象, 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会逐步趋向低成本的园林景观建设。节约型的园林景观建设将成为新的趋势,节约成本将成为衡量园林设计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标准。对设计者而言, 首先要考虑到设计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脱离项目本身的实际,刻意追求豪华奢侈的效果,这样既不生态,对日后的维护也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结束语

通过园林景观建设者们的思考和总结,一定程度上会避免前些年盲目跟风、豪华奢侈的重复建设。未来园林景观的发展会逐步走上生态化、多元化,且突出地方特色的健康轨道。园林景观项目的建设会更多地考虑人们使用的舒适性, 更多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并反映当代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设计者要多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并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同时结合各种新思想和新理念,才能建设出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J] 风景园林,2007,(1):55-64

[2]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2009

[3] 沈实现 新自然景观视野下的风景园林学[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探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技术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的探讨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