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2015-10-21 18:50刘晓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0期
关键词:耐久性安全性措施

刘晓辉

【摘要】:土建结构工程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在工程建设中,土建结构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因用途和结构独特,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基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而且较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关键词】:土建结构工程 耐久性 安全性 措施

【前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而在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土建结构工程占据重要地位。作为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代建筑工程需求,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若忽视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严重的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所以,在土建结构工程实际建设中,需详细了解影响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主要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

一、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概析

(1)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在土建结构工程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工程建设要求,决定了土建结构能否良好使用。所以,为了加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需从设计做好以下方面准备:

构件承载能力。土建结构工程由若干不同构件组成,荷载标准值、荷载分项系数、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等构件承载能力直接影响该工程及其构件安全性能,所以为了保障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控制构件安全性和承载能力,即构件荷载标准需超过200Pa。

耐久安全性。指的是土建结构抵御外部自然因素影响的安全隐患能力,因这些因素无法避免,所以在土建结构工程实际设计和施工中,应详细了解环境因素,重视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系统的预防和改进结构耐久安全性。

整体牢固性。指的是土建结构工程能抵御一定的外部侵害,且有效保护内部结构。虽然土建结构工程整体牢固性无法完全抵御外力侵害,但尽量维持良好的整体牢固性,集中荷载力,能减小工程受到的冲击。

(2)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具体表现为结构安全性和适用性两方面,也就是说考量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时,需从这两方面出发,即:在结构安全性方面,需选择能承载建筑物常规压力和外部受力的材料;在结构适用性方面,需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耐久性强的材料。

二、土建结构耐久性问题的形成原因

(1)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在耐久性上缺乏新依据。

这是当前在建的众多工程在耐久性方面重蹈覆辙的重要原因。较为严重的是,现行规范中的一些条文自身就对耐久性有害。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在混凝土中合理添加粉煤灰、矿渣等矿物掺合料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国外一些规范甚至明文规定在桥梁等混凝土结构中必须加入粉煤灰等掺合料[2],而我国的铁路混凝土桥隧道施工规范仍在禁止使用。

(2)部分施工单位刻意追求施工进度。

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需要足够的施工养护期加以保证,刻意地追求进度有损与工程的使用寿命。我国媒体以前宣传的所谓几个月就修成一条大路,建成一座大桥,或政府行政部门领导对工程进度不适当干预的抢工献礼工程,很可能就是以后浪费更多资金进行大修加固的短命工程。

(3)水泥工业对水泥强度的传统观念。

在水泥工业界,对于混凝土的质检习惯常以单一的强度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对水泥强度的不适当追求使水泥细度增加,早强的矿物成分比例提高,这样就很不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

(4)环保力度不足导致的环境持续恶化,如废气、酸雨(我国的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的30%[3] ),也是导致混凝土不耐久的重要原因。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

(5)另外,工程技术业界还存在一些长期形成的看法,对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也造成一定影响例如,顾虑会降低混凝土强度而不去使用引气剂,而引气应该作为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能和工作性能的有效手段;再者,通过增加水泥用量来保证混凝土强度,而尽可能低的水泥用量本就是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有效方法。

三、提高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措施

目前急切需要解决是尽快编制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设计的技术规范条文,修订现有规范中对结构耐久性的要求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各类土建结构工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在重点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应该有使用寿命的要求及论证

(1)重视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片面重视土建结构工程强度,不仅影响基础工程质量,还会缩短其使用寿命,所以需重视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并加强定期养护管理,即:加强研究和审查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全方位分析,并科学合理的编制指导性技术条例,以利于保障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定期检测土建结构工程,并通过法律形式强制性的养护和管理关键工程,从而有效保障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

(2)合理设置土建结构工程设计安全水准

设计土建结构工程时,不仅要全面考虑工程风险,还应考虑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等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土建结构工程设计安全水准,从而有效避免工程风险的产生。土建结构工程设计安全水准的合理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提高土建结构工程抗灾能力,如地震、台风、火灾等;增强结构整体牢固性能,避免人为破坏结构导致安全隐患;合理预测可能发生的荷载变化,并做好应对措施;适当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储备与结构荷载标准值,以利于增强抗灾能力[4]。

(3)完善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标准

现如今,我国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标准并未完善,仍存在诸多问题,需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合理设计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并明确工程设计使用年限要求,才能更好的保障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设计具体如下:详细调查和研究施工现场环境;合理设计土建结构及其构件使用年限;确定合理的材料耐久性指标、要求以及施工质量、工艺流程控制要求等。土建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指的是工程适用性和安全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低使用年限,需结合业主意愿、设计人员经验以及相关法规进行明确。

以上对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的现状、形成原因及改善措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虽然业界对于耐久性的现状、原因等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一致,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较好,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耐久性完全可以得到改善与提高。

【结语】:在我国土建结构工程中,安全性与耐久性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为提高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需详细了解影响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主要原因,并重视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合理设置土建结构工程设计安全水准,完善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标准,从而真正提高土建结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魏明.如何提升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与耐久性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03):582.

[2]劉佳欢.论安全性与耐久性措施在土建结构工程中的强化[J].科风,2010(22):146.

[3]林德斌.提高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的措施[J].科技展望,2014(02):38.

猜你喜欢
耐久性安全性措施
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性能研究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
全氢罩式炉的安全性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