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2例护理分析

2015-10-21 19:58李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护理

李娟

【摘要】 目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進行保留灌肠治疗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加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并在其治疗过程中进行加强护理,对促进其疾病的转归,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保留灌肠;溃疡性结肠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31-0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病因不明确的直肠或结肠处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往往病情较长且发作痛苦剧烈,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改善患者病情对改善其生活状态具有重要意义[1,2]。本研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并进行相应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2例,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7.1±6.4岁;对照组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7.3±6.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灌肠配制药物(比特诺尔0.165g、思密达3g、柳氮磺胺吡啶1g、氢化可的松0.05~0.1g)进行保留灌肠,每日一或两次,连续治疗20日。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如病房环境护理、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进行加强护理:?心理护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往往由于病情的绵延反复常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更加耐心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对进行心理安抚,多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以改善其心理状态[3] 。?灌肠护理:在患者灌肠过程中可令患者深呼吸保持肛门括约肌的松弛,并在其灌肠时分散其注意力以缓解其灌肠治疗的痛苦[4] 。?肛周护理: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大便次数较多,因此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于便后使用温水对肛周进行清洗,以减少其出现肛周湿疹等症状。?饮食护理:嘱咐患者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的营养充足的食物,并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油、过腻的食物增加其肠道的负担,影响其病情的恢复[5,6]。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间比较与分析。

1.4 疗效判定

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结肠镜检查发现其粘膜已恢复正常,则为治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经结肠镜检查后发现粘膜炎性反应明显减轻或形成假息肉,则为好转;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结肠镜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则为无效。患者治疗有效率为治愈患者与治疗好转患者所占比例之和。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需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方检验,当两组数据间P<0.05时认为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由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在治疗护理期间,观察组并无患者出现明显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腹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52%,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严重不合理,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部位的特殊性,患者治疗较为不易,且易出现并发症[7] 。本研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保留灌肠治疗,这一治疗方式能够使治疗药物经直肠直接吸收到达病变部位而不需经体内多个代谢吸收环节,因此治疗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治疗效果也更加明显;同时,我们在患者保留灌肠的基础进行加强对其的护理,研究结果显示,进行保留灌肠并加强护理的患者与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其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我们认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并在其治疗过程中进行加强护理,对促进其疾病的转归,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辛丽敏,李楠,王雪明,等.血竭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334-339.

[2]万正兰,谢蓉芝.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25-26.

[3]王静.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灌肠治疗的规范化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0):372-372,370.

[4]杨风利,张丽萍.回医按摩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15,(5):306-306.

[5]李瑞霞.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1):258-259.

[6]周桂玉.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126,128.

[7]王志敏,张芳芳.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4,(3):44-45.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有效性
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肠炎清对IC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TLR4mRNA的影响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