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

2015-10-21 19:58范亚维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质性研究移植肝癌

范亚维

【摘要】 目的 了解肝癌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 为护理人员在移植期间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 目的性抽样选择9例行肝癌移植术隔离患者,对其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laizzi分析程序进行资料分析肝癌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真实心理体验。结果 肝癌移植患者隔离期间心理体验可以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恐惧感、孤独感、无助感。结论 护士应重视肝癌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积极帮助他们应对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其康复。

【关键词】肝癌;移植;心理;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13-01

肝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而术后肺部感染是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感染的易发性、严重性及难治性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程度密切相关,并严重影响预后,加重患者经济负担[1]。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方便护理与治疗,患者术后要求进行严密的隔离。患者在此期间的心理体验有可能影响移植效果,负性体验可能会延缓移植后身心康复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探寻肝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 为制订相应护理措施提供依。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立意取样法,选取2012年1-2014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肝脏外科施行肝移植患者9例作为研究对象。原发性肝癌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受访患者精神、记忆能力正常,有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研究样本量的选择以资料饱和为标准,即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并且通过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

1.2 方法

1.2.1访谈的方法 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理论指导,访谈以面对面、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研究前详细阅读参考文献,总结患者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研究中首先编写访谈提纲,避免访谈中遗漏项目而影响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访谈前与患者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赢取信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不给予引导和暗示。每位受访者访谈40~60min,分别在手术前1d及术后第3天进行,每次访谈有一名研究者和一名受访者,访谈内容同步录音及谈话笔记,并将访谈内容录入电脑存档,并将患者思考、谈话过程中的表情、语气变化加以注释,以获得详实的病案资料。

1.2.2访谈内容 访谈内容完全是开放性问题,主要包括你是否了解自己的疾病,肝移植手术你最担心的是什么,治疗过程中给你的家带来哪些影响,现在你的心理感受如何,你是如何排除不良情绪的,你最大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出院后你能否重新适应原有的工作和家庭角色,你对家人和周围人对你的态度等20余个问题。

1.2.3资料分析方法 访谈结束当日,反复聆听访谈录音,将录音资料转录为文字资料,反复阅读访谈记录,并总结现场笔记,对访谈内容获得总体认识。逐句阅读访谈记录,抽取最有力回答研究问题的资料进行登陆,设立码号,采用类属分析法深入分析资料,提炼有关主题。并用Beck[2] 准则来评估此项研究的合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结果

关于肝移植患者在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提取出3个主题:恐惧感、孤独感、无助感。

2.1 恐惧感 患者对肝移植感到恐惧是隔离期间最常见的负性情绪。患者1:“移植前我自己心里还在想,到底能不能活着出来。”患者5:“在里面我就想起以前一个老病友,还挺年轻的,进去都没出来。我想我不会也出不去了吧,我挺害怕的。”患者3:“移植需要那么多钱, 自费药还那么贵, 本来家里就没什么钱,这一下子就得拿出这么多,还得和亲戚借,不知道移植后能不能好,要是好不了就没钱治啊。”

2.2 孤独感

为了保护患者免受感染,需要进行保护性隔离。在此期间,患者会产生孤独体验。孤独是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3]。患者在很长的时间内只能在近10m2的无菌层流病房活动,家属只能在患者病房的玻璃墙外探视。患者9:“我最想我儿子,我不上班就伺候他,现在倒好,见都见不到他了。我一个人在里面挺想他的。”患者7:“每天一个人在里面挺难捱的,盼望家人亲戚来,来了其实也呆不了多久。”患者4:“在里面太悲惨了,从白天到晚上就我一个人, 家人朋友来了基本说几句话就要走了,我就对自己说,把这段时间当成炼狱,出去就好了,我每天都这样鼓励自己。”

2.3 无助感 访谈发现,患者不仅需要他人的陪伴,更重要的是深入的交流。患者2说:“我希望医生啊、护士啊能够多给我讲一点,毕竟你们专门研究,也懂这方面的。给你们说说我的情况呢,你们也能理解。”患者3说:“我是个个性很独立的人,生病以后我变脆弱了,好想找个真正懂的人说一说我的难过。它们埋得那样深,我真的难过得想把心掏出来。”患者9说:“我不怎么喜欢和家里人谈,因为他们不懂。但是和跟我一样的肝移植患者交流起来让我很开心。她们总是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也能深刻体会我的难处。”

3 讨论

3.1 提供信息支持,减轻患者恐惧 在本研究中,多数受访患者因缺乏移植相关专业知识而容易产生恐惧,护士应在隔离期间根据患者病程提供连续性的信息支持。告知患者这次住院费用,出院后注意事项。护士要主动提前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移植的过程、移植期间的注意事项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可以给患者讲解以往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的信心。我科对刚进入层流室的患者发放健康宣教材料, 详细告知患者肝移植的流程、患者需要进行的配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式,并鼓励患者通过移植日记的方式记录移植隔离期间的生活和心理体验,以减轻恐惧感。同时,我们向家属和亲友详细讲解造肝移植的相关知识、移植的优点和我院成功的病例,打消患者家属的顾虑,争取患者家属和亲友的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归属感。同时,我科定期举办“彩虹沙龙”,邀请移植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与即将接受移植治疗的患者座谈,讲述经历,介绍经验,采用同伴教育的方式给予患者支持。

3.2 重視情感支持 亲人的关怀、爱护能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柱,这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因此,护士要经常与家属沟通,将患者的情绪、疾病的转归、治疗的信息及预后真实客观的告诉家属,取得家属的配合。调动有效的社会支援,建立支持系统,尽可能地让患者获得家属、同事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克服悲观情绪,战胜疾病。鼓励个人和家庭进行生活回顾,重新评价以往生活经历,建立生活目标,帮助患者消除自卑感,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帮助患者回归社会,融入社会交往,通过安排病员座谈会等形式,鼓励其互相交流、沟通。对于家庭困难的患者,我们应通过寻求社会援助,报批医院减免部分医疗费用等方法给予支持,以减轻患者因经济原因造成的压力。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9例肝移植隔离患者的深入访谈,挖掘出此类患者内心的真实体验,得出恐惧、孤独、无助等3个主题,提示护理人员隔离期间加强信息传递和情感支持。本研究为制定肝移植患者隔离期间临床心理护理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郑树森.重视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防治[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2(1):1-3.

[2]BECK C T.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evaluation of its credibility, fittingness, and auditability [J] . West J Nurs Res, 1993, 15( 2) : 263- 266.

[3] 赵冬梅,周宗奎. 儿童的孤独感及与同伴交往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01-107.

猜你喜欢
质性研究移植肝癌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关于高职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
基于FreeRTOS系统和LwIP协议栈的网络通讯
西方音乐元素在二胡演奏中的移植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
“移植”瘦人粪便能减肥?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