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娜
【摘要】 目的:探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总体满意率为98.9%,不满意率为1.1%。90例患者中出现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患者1例,低血压患者2例,心律失常患者2例,不良反应率为5.5%。所有患者均经过有效的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90例患者均如期出院。结论:由于冠心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增强对该病的认识,在实际护理中,要采用综合性护理方式,规范护理程序,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体会;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74-01
冠心病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多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的情况,进而导致冠状动脉管狭窄,出现堵塞的情况,如果没有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加重病情,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心力衰竭直至死亡。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提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分析,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达到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将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总结出护理体会。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在42-79岁,平均年龄(61±1.2)岁。其中最短病程为1年,最长病程为20年,平均病程(10±1.1)年。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
由于冠心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心理压力比较大,多有抑郁、焦虑、烦躁的心理,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帮助患者减少负面因素的影响。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达到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的目的,帮助患者养成乐观的态度,消除患者的疑虑,让患者积极配合进行治疗[1] 。
1.2.2饮食护理
基于冠心病的特殊性,在临床护理中要重视饮食护理的重要性,提倡患者食用清淡的食物,多食用含有维生素C较多的食物和植物蛋白类食物,包括: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其次尽量少食用脂肪量食物,包括土豆、化生及油制品等,尽量食用植物油。注意饮食搭配的合理性,多食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将饮水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 。
1.2.3用药指导
由于冠心病患者要长期用药,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告知患者常见的药物类型剂量及服用方式,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或者药物说明书进行服药,保证服药的合理性。其次患者要养成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的习惯,在生活中将硝酸甘油放在易取的位置。如果出现要用药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反应,要立即停止用药,及时接受治疗。
1.2.4运动护理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因此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及临床表现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运动内容包括:慢跑、爬山等。其次要让患者按照运动计划长期坚持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要控制运动量,不得出现运动过量的情况[3] 。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总体满意率为98.9%,不满意率为1.1%,具体分析结果见表一:
3.讨论
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近些年来冠心病的发病几率逐渐提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越来越引起重视。为了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病情变化趋势及临床表现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
在冠心病实际管理中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自身认知能力水平逐渐下降,对冠心病知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护理中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教育,让患者对冠心病有全面的了解,增强对发病机制的认识。其次要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要长期服药进行治疗,部分患者不愿意给家属增加经济压力,进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医护人员要强化心理护理,提前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让患者敞开心扉,护理人员要及时听取患者的心理想法,尽量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4] 。
此外要进行饮食护理,多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为肥胖,导致该病的原因和患者的饮食方式有一定的联联系,因此在实际护理中要加强对饮食护理的重视度。患者每日要将饮食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每日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食,切勿暴饮暴食。为了提升自身素质,要补充适当的影响,保证饮食类型的多样化。禁止食用热量高的食物,所进的食物要具备低胆固醇、低盐的特点。实践证明,坚持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5] 。
最后要进行适当的生活指导,由于冠心病没有彻底的治疗方式,多是以药物辅助治疗为主,隶属于慢性疾病,要求患者在生活中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医护人员要及时叮嘱患者进行适量的室外活动,除了常规性体育锻炼之外,要参与到其他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活动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面对生活,放松精神,缓解各方面的压力。其次对有抽烟酗酒习惯的患者要进行深刻的教育,要让患者认识到抽烟酗酒对自身病情的不良影响,务必让患者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基于冠心病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要规范护理程序,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达到减轻痛苦,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爱崧.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治療冠心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7):10
[2]胡亮华.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院,2010,30(04):105-106.
[3]苏威.浅析冠心病人的综合护理[J].医学信息,2010,23(10) : 310.
[4]荆玲.冠心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 :200-201.
[5]朱便英.老年冠心病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7):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