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静脉输液后拔针效果的影响

2015-10-21 19:58周援月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干预

周援月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后拔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收治的患者183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拔针后嘱其按压5~10分钟。对照组釆取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正确按压方法,及拔针后注意事情。比较2组患者出血及淤血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出血和淤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液后拔针后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很好地掌握按压知识,改善按压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静脉输液;拔针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72-02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输液拔针不当易引起穿刺点出血或皮下瘀血,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影响了下一次穿刺的成功率[1] 。本科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对183例在我科住院的患者釆取静脉输液后应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两种不同拨针按压护理方法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年龄在18岁~65岁,所有接受观察的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和使用抗凝药物治疗。意识清楚,能正确表达意愿,自愿配合。都无血液系统疾病。均选用武汉生产智迅牌5.5号头皮针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的,输液过程中无渗出,无肿胀的患者,拨针10分钟,及拔针后2小时。观察登记为固定护士。

1.2方法 釆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183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实验组96例和对照组87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出凝血時间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1拔针方法 告诉患者今天的液体己全部输完可以拔针了。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揭去固定针头的胶贴,操作者左手用一支棉签按压在皮肤的穿刺点,右手拔出针头,嘱患者按压5~10分钟。不出血就可以不用按压了。对照组釆用准备好胶带,揭去固定针头的胶布,操作者将棉签与血管平行直接按压在皮肤针口及血管针口处,左手固定棉签右手将针头拔出后,用右手将胶带的一端贴在距针眼5厘米皮肤处,再将胶带的一端稍用力拉紧使胶带有一定的张力压盖在棉签之上,将胶带粘紧针眼的另一侧的皮肤,胶带与棉签对皮肤形成一定压力。操作者在操作的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告诉患者按压面积与针眼出血,皮下淤血的发生率有直接关系[2] 。让患者明白静脉穿刺会引起两个针眼,按压时既要按压皮肤表面看得见的穿刺点,也要按压皮肤下看不见的血管穿刺点[3] 。两者相距约0、5~2厘米,按压时应顺血管方向加大面积按住两个针眼并要超越两个针眼,结合具体穿刺部位示范给患者。用食指、中指并拢按压,或用手掌、大、小鱼际等部位按压,仅按压不可揉搓,也可在按压的同时抬高穿刺侧肢体,患者做正确的给予肯定,不正确的及时纠正。

1.3 判断标准 比较2组患者的出血和瘀血的发生率。出血标准:按压止血过程中,血液渗出棉签以外者。淤血标准:按压完毕,弃去棉签,观察按压部位,以皮肤针眼为圆心,周围出现淤血,脐斑,并且直径>0、5厘米者。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釆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的出血和瘀血的发生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3.1静脉输液穿刺是护理操作年年必考的项目,护理人员都很重视。而输完液体的拔针按压却未备广大护理人员重视,对按压知识的宣教工作更是被忽视。常规护理拔针后按压工作常常交给患者本人或家属去做。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按压技术知识,按压时间不够长,按压操作方法不对,造成穿刺部位皮下渗血、血肿和淤血,刺激局部组织、神经引起局部疼痛不适,给患者造成了躯体上的疼痛,并且带来恐慌。皮下血肿和瘀血斑需要长时间的吸收、消散、也给患者在视觉感官上造成刺激,不仅损坏了患者的血管,还影响护理人员再次穿刺的成功率。

3.2加强健康宣教 大量文献显示以下止血误区①按压部位不准确,不能同按压皮肤与静脉两个穿刺点;②按压时间不够;③不均匀用力按压,有揉搓现象。常规组 护理人员在拔针后往往只交待患者按压时间,而没有进行观察导致不能有效止血,引起出血、血肿和淤血。实验组 在拔针的同时告诉患者及家属按压不好会引起出血,疼痛,血管被破坏,不仅影响下次穿刺也影响美观。按压的位置要正确,临床上进行静脉穿刺操作时,针头刺入皮下后并不能立即进入血管,须在皮下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一定距离后方能进入血管内即皮肤和血管会出现两个针眼,一个皮肤外表皮针眼,一个进入血管的针眼,两个针眼之间相距0、5~2厘米,只按压外表皮肤针眼,而血管的针眼未按压,拔针后血管的针眼继续向外出血,渗在皮肤下形成皮下血肿或皮下瘀斑[4] 。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穿刺部位示范给患者及家属,用食指与中指并拢或手掌、大、小鱼际等部位沿血管走向,加大面积向上用力按住两个针眼并要超越两个针眼,患者及家属操作正确的给予肯定,不正确的及吋给予纠正。按压的时间与患者本人的出凝血时间有关,凝血机正常者,一般按压3~5分钟,即可止血。而肝硬化,老年人,用溶血药物者等都需适当延长按压时间。结合患者病情嘱其按压时间。并告诉患者拔针后只能用力按压不可揉搓,以免将闭合的针眼再次揉开出血,2小时内不用输液一侧肢体用力,止血后的血管壁修复需一定时间,若用力可能会使针眼处出血。

3.3通过护理干预的患者掌握了按压技术知识使拔针后出现出血和瘀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这也表明护理人员教到位,患者也就学到位。按压知识简单易懂,关健在于护理人员的工作做没做,做好没做好,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健康宣教,并要宣教到位,利用拔针的机会,花上几分钟就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而要宣教到位与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自身的素质,技术水平,沟通技巧都密切相关,这也促使了护士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静如,生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68

[2]欧少青,钟妹,刘培娟。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再探[J],护理学杂志,2000,15(6):142

[3]单伟颖,刘恩君,何仲,静脉输液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03,17(12):1390~1391

[4]李宝军,关小宏,防止输液拔针后局部出血瘀斑新法[J],实用护理杂志,2008,17(7):54

猜你喜欢
静脉输液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心得
输液两种插皮条排气流程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