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芳
【摘要】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和康复治疗的护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Pilon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跟骨牵引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在医护人员精心的护理的情况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愈合时间对照组患者的踝关节的功能的优良率为78.13%,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6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Pilon骨折疗效更好,如果再辅以合理的护理方式,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Pilon骨折;手术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41-01
Pilon骨折是临床医学上不断是治疗方法和治疗的时间的选择上均存在较大争议的骨科疾病之一,因为其还会涉及到负重关节面以及干骺端的胫骨远端的情况,甚至会导致在负重的作用下使干骺端受到压力,直接引起关节面的损伤,因此会给治疗带来比较大的困难,Pilon骨折在治疗之后如果不能进行妥善的预后那么很容易形成残疾。目前在医学界专家的研究重点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治疗时机的把握方面,本文就对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64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32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在21-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3±2.7)岁,其中闭合性骨折患者25例,开放性骨折患者7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3例,摔倒扭伤10例,坠落骨折11例,Ⅰ型7例,Ⅱ型14例,Ⅲ型9例;观察组患者32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分布在24-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8±3.4)岁,其中闭合性骨折患者21例,开放性骨折患者11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5例,摔倒扭伤9例,坠落骨折8例,Ⅰ型10例,Ⅱ型16例,Ⅲ型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致病因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2]
采用X光检查和CT检查发现患者胫骨远端干骺端呈现出粉碎性骨折状况,骨折情况甚至连带至关节面;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的踝关节和小腿部位出现较为明显的肿胀感觉,甚至畸形,触碰或者轻微的按压能感觉到剧烈的疼痛。
1.3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跟骨牵引外固定,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首先将患者的小腿放置于布朗架上,一般牵引重量在3-5kg之间,在牵引的作用下骨折对位的到改善之后,然后再在X光的监视下采用手法复位,复位之后再使用小夹板进行外固定,同时继续使用相同的重量进行牵引,同时还要定期对骨折部位进行X光观察对位和对线情况,若发生偏移应该立即作出调整。连续牵引4周时间然后解除牵引重量,最后使用踝关节钟丽缇管型石膏进行固定。
观察组:患者在全麻的情况下进行手术,首先切开胫骨进行骨折复位,然后再行切开关节囊,注意尽可能少的去剥离胫骨骨膜,然后再胫骨远端的骨质中找出较大的关节面,利用手法复位的方式将发生位移的关节面进行整复,观察关节面的平整度,再讲髌骨进行临时的固定处理,然后使用颗粒植骨和结构性块状植骨将骨折缺损部位实施植骨处理。然后分别在距骨和跟骨钉入直径为0.5mm的骨圆针固定。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的数据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的数据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不同的两种方式治疗和科学的合理额预后,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63%,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78.13%,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8%,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Pilon 骨折经常回伴随周围的软组织挫伤或者损坏,因此给治疗带来了比较大的困扰,首先是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其次是治疗时机的选择,再者是预后是否得当,三个环节均对患者病情的恢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2]。
本次研究中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未90.63%,而传统的手法复位治疗优良率为78.1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更好。与此同时还要在患者的预后方面进行护理干预:①患肢的护理。在手术结束之后要将患者的患肢放置于布朗架上,保证脚部的血液循环正常,帮助肿胀部位快速消退,同时应该严密监测患者创口部位的情况,若出现渗血应该立即进行处理,防止伤口感染;②饮食护理。在饮食方面一定要多食用钙含量、纤维含量高、富含维生素等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等,促进骨骼钙质的吸收,使伤口快速恢复;③疼痛护理。一般在手术之后尤其是麻醉剂的药效结束,患者的患肢部位会出现剧烈疼痛,如果不能有效的治疗,直接影响患者的恢复,所以可以服用止疼药物、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缓解疼痛的症状;④并发症的预防。Pilon骨折一般都是高能量骨折,在术后一定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创口的皮肤状况,同时频繁的测量患者的体温等一些生命体征,避免皮肤感染情况的发生;在术后医护人员要在患者的膝下垫一个软枕,这样能够预防腓总神经受压损伤,医护人员应该频繁的按摩腓骨头小头处的皮肤,每天3-4次,每次15-20min,保证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治疗的优良率较高,在辅以科学的预后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治疗效果会有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国叶,刘航涛,黄玉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Pilon 骨折的手术时机选择[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8):844-845.
[2]师继红,徐永清,吴一芃,陈海东,王腾,李福兵.Pilon 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14 ,24 (5 ):505-506.
[3]董勃,王強,彭小飞,周中伦. 微创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Pilon骨折疗效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1:45-46.
[4]缪心朗,谢作完,庄载世.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Pilon骨折术后患者42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14,24:212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