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摘要】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客观存在问题,老年人因年纪大,器官功能减退,抵抗力低容易患病且易恶化,多为慢性病甚至不治之症常出现复杂心理反应,作为经常接触和护理患者的护士,掌握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患者心理问题,[1]对治疗及预防慢性疾病,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老年人 慢性病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04-01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老年慢性病患者负性心理特点
1.1习惯及焦躁心理 老年人在家时有家人照顾,旧病复发住院后家属上班不便照顾,可产生诸多不习惯,为生活不能自理,不能照顾家人而焦虑不安,久住院又不愿出院,怕出院后病情恶化。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许多老年人常出现力不从心,又偏“不服老”而产生焦躁情绪。对疾病恢复寄予厚望, 一旦未达到期望值, 便会产生焦躁心理, 进入恶性循环。
1.2忧虑及猜疑心理 患者每天愁眉不展,寡言少语,唉声叹氣,对周围事情非常敏感,认为自己病情严重,敏感多疑,怀疑猜测医生、护士及家人隐瞒自己病情。
1.3绝望及抗拒心理 病情加重,特殊检查、护理及周围环境刺激,患者心理承受力低,出现不安、恐惧及惊慌,日常生活难以自理依附性大以致不愿与人交流,对病情不在乎,不相信医生诊断,不遵医嘱,尤其在病情初步好转后放弃或延误治疗。
2、引起负性心理常见因素
2.1 消极健康自我评价及负性生活事件 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消极评价,常对疾病过分担忧,更感老而无用,易消极对待生活,发生抑郁情绪。生活中突发意外、不幸事件较多,而家庭及亲友关心照顾较少的老年人抑郁情绪较重。
2.2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行动不便,功能衰退,加上躯体遭受病痛折磨变得不能自制或性情偏执、任性。
2.3 经济负担重 由于患有慢性病,常反复发作,需多次住院及常年服药治疗,对于经济条件不宽裕的老年人来说,住院费用便构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影响患者情绪和心理健康。
3、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全面收集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生活自理能力、对疾病了解程度、情绪反应、经济条件等评估心理状况,针对其心理特点,提出存在的心理护理问题,制订系统有效的干预措施。
3.1 提供舒适安静环境及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
新入院患者因环境陌生不了解病情而多疑、紧张和恐惧;老年患者多伴睡眠障碍,热情接待患者,提供舒适安静住院环境,利于休息及病情缓解。病友间交流及医护人员适度诱导帮助可减轻心理压力。在不影响治疗前提下,鼓励家属支持、照顾,使患者感到生活温暖。
3.2 善用美好语言,巧妙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
伤害性语言可给人以恶性刺激,可诱发或加重病情,导致严重医源性疾病。美好语言使人心情愉快,亲切温暖,益于患者身心健康。交流时注意语速、音量适宜,必要时声音应略放大或多次重复,态度和蔼。避免直呼其名,不可用床号代替,在与患者交谈中注意尊重患者人格,不伤害患者自尊心,对于隐私要注意语言保密性,注意不生搬医学术语,通俗易懂。用目光接触来判断对方心理状态;细心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缩短交往距离及适当身体接触,更有利于情感沟通。
3.3 尽可能考虑患者经济承受能力 选择适宜诊治方案,加强联系如电话随访、健康指导等减少患者再次入院次数,减少因经济负担过重而产生不良情绪反应,影响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
3.4 加强老年患者主观康复能动性 教会老年人保持良好身心状态,帮助患者发现优点、长处发挥余热,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老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出发,考虑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让老人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护理。从而避免心理上产生“无用”的压力,使老人回归社会后仍能获得连续的自我护理及家人护理, 有助于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当其无法独立完成时,适时给予全补偿、部分补偿的护理服务。
通过了解及掌握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特征,患者心理上不良情绪在医护人员耐心开导下得到了释放,尊重老年人,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使其在整个治疗期间保持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恢复。[2]
参考文献
[1]刘孟昌,刘国树,张明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中国临床康复.2005:9:87
[2]蔡红,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12):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