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2015-10-21 19:58李兰珍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护理

李兰珍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80例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遵医嘱给予常规治疗,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 、SD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压力,有利于患者配合手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晚期血吸虫病 ; 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85-01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达到或尽可能达到舒适状态。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属于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临床特征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1],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而这类患者由于病程长和或有上消化道出血史且反复治疗以及对手术效果的担心、术后不适等原因,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我科至2012年6月起开始对巨脾型晚血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 2012年6月~2014年10月在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巨脾型晚血患者80例,其中男44例,36例;年龄 20~67岁,,平均47.3 岁。病程1.5~45年。单纯脾大III级33例,脾大II级合并不同程度的食道静脉曲张者47例,其中重度食道静脉曲张40例,中度4例,轻度3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巨脾型晚血诊断标准[1]。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

1.2.1术前舒适护理

1.2.1.1心理舒适护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患者沟通,全面评估患者的家庭、社会关系和经济状况,鼓励亲属和朋友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主动关心并理解患者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为其提供心理安慰、疏导和支持,同时向其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多形式指导术前准备事项、手术体位及术中配合要求、术中及术后不适的应对措施,使其正确对待疾病,缓解其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配合手术的能力。

1.2.1.2术前准备的舒适护理 详细介绍术前准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患者进食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排尿等适应性训练和呼吸功能锻炼[2]。留置胃管、尿管均在麻醉后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室护士执行,以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不适。

1.2.2术中舒适护理 麻醉师与手术室巡回护士术前一天进行术前访视,患者入手术室后,由术前访视护士不戴口罩迎接病人,让病人看到自己熟悉的护士能产生安全感,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按照术前访视了解的病人情况采取个性化护理:及时关注病人感受,用言语、眼神、肢体语言交流,改善病人的紧张和疑虑情绪。

1.2.3术后舒适护理

1.2.3.1体位的舒适护理 术后6h内去枕平卧,颈后垫颈枕,保持头部轻微后仰,6h后半卧位,在双腘窝下垫一软枕,适度抬高双下肢,防止患者下滑及下滑时拉动引流管引起不适。同时注意保暖,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促进患者舒适。

1.2.3.2疼痛的舒适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整洁舒适,采取舒适的卧位;(2)定时为患者变换体位、拍背,为患者翻身拍背时用手轻轻按压伤口部位,以减轻疼痛;鼓励患者深呼吸并作有效咳嗽、排痰,术后24 h 开始进行吹气球,每日2 次。(3)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移动所致切口牵拉痛。(4)根据患者的需要让其听舒缓的音乐以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引起的痛苦。

1.2.3.3 口腔的舒适护理 患者术后因禁食、留置胃管,常感到口干、咽部不适,易导致口腔炎、咽喉炎,引起肺部感染等。为减轻其不适,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每天评估患者的口腔情况,选用适宜的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2次/d。经常用棉签为患者湿润口腔及嘴唇。为降低胃管留置产生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情况早期拔除胃管,以最大限度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1.3 评价指标与标准:(1)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对两组患者于入院后24h内、手术后7d 分别2次评估,比较两组评估结果。两表均为20个条目,其评定依据条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4级,将20个条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份为标准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 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2)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本院护理部统一制定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测评患者整个住院过程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为满意,70% ~ 95%为较满意,≤70%为不满意[4]。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 X±s)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及构成比表示。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组间、组内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在舒适护理前后的焦虑(SAS)和抑郁(SDS)的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舒适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适护理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3.1 晚血巨脾患者以农民为多,文化程度低,经济负担重,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心理负担重,加之手术作为一种直接的心理应激源使患者不可避免地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5],负性心理可造成生理、精神、免疫三大系统的紊乱,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术后的恢复。当情绪激动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直接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明显减轻了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3.2 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使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感受到护士的关怀与帮助,建立起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及时处理患者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倾听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学习有用的技巧:如放松训练、转移注意等,选择适当时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树立患者康复的信心。同时指导患者积极利用家属和社会支持系统,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应激,采用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效果。表2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舒适护理体现了因人施护、因病施护、因需施护的特點,是顺应现代护理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任光辉. 临床血吸虫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459-573.

[2] 费艳霞, 周瑞红.门静脉高压症脾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J].当代护士, 2006, 7: 24~25.

[3]李映兰.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2~93.

[4] 潘洁,刘玲,严毅华,等. 健康教育路径在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4,26(4):425-429.

[5]陈毓婵,曾洪..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及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5:1-3.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