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可姗
【摘要】由于心血管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其生理、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又常合并多种疾病,长期使用多种药物,使心血管患者更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患者在医院内跌倒、坠床的痛苦和负担,更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成为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因此,为了防范、减少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各种有效预防措施。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对策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33-01
1.定义:跌倒即不是患者自已意愿发生的突然或非故意的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的更低地方,是患者生理、心理、病理、药物、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跌倒/坠床是发生在住院患者中较为常见的有害事件,患者一旦发生跌倒/坠床,可导致骨折、硬膜下血肿、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头部损伤、心理创伤等,已成为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不仅会增加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成本,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医疗纠纷。如何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已成为护理安全的重要内容。
2.跌倒/坠床的相关因素分析
2.1跌倒、坠床相关因素
2.1.1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身体姿势控制能力降低,易引起跌倒、坠床发生的危险度高。研究发现,65岁以上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危险性与年龄呈正比,80岁以上住院患者有高度发生跌倒、坠床危险【2】。
2.1.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对医院环境的不熟悉,病床设置不合理,床头无传呼器,地面不平,台阶设计不合理,太滑,光线较暗或较强或直射,地面积水积液,穿过长的衣裤,鞋带未系,不适宜的辅助行走器等,稍有不慎就易跌倒。
2.1.3 疾病因素 心血管系統如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患者因突发性头晕或体力不支易发生跌倒。由于患者心脏受损,心功能低下,导致心排血量减少,引起患者心悸、疲乏无力、头晕;凌晨1~9点之间是心血管病患者发生跌倒的高发时段,且集中在床旁:凌晨1~6点人处于睡眠状态,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痉挛,心率较觉醒时慢,血压下降,造成全身血管供血不足引起晕阙、跌倒。
2.1.4药物因素 很多药物可影响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如镇静催眠药、麻醉镇痛药和抗精神病药,被公认为是跌倒的显著高危因素[3],抗高血压药、强心药、利尿剂、抗组织胺药、降血糖药、泻药、血管扩张药,以及任何影响平衡的药物,均可引起跌倒、坠床的风险。
2.1.5 心理因素 这与老年人心理特点有关,一方面很多老年人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体力,对危险性认识不足,存在不服老心理,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不习惯床上大小便。另一方面,遵医行为差,强迫自己做力所不及之事,独自入厕或起身取物等,易导致发生意外。
2.1.6 医疗护理方面 医护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预见到危险性,年轻护士由于经验不足,人际沟通,应急能力判断有限[4],未对具有跌倒/坠床高危患者进行及时有效评估;对新入院患者及陪护安全宣教和指导不到位,工作中过分依赖陪人,巡视不到位。尤为中夜时段,护理人力不足,极易引起病人发生跌倒/坠床。
3.预防对策
3.1 加强护理人员防患者跌倒安全管理:病房家具摆设的安全管理,包括:①所有病床摇手用后立即收起来,保持与病床同一水平,以免撞到任何人;②病区内患者活动场所保持干燥、平坦,弄湿地方及时拖干净,洗手间放防滑垫;③病室内配有床头灯,光线合适,病床高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病床高度;④病房走廊加栏杆扶手,洗手间在患者及得到的位置加扶手,以方便患者站立扶行。
3.2 提高护理人员防患者跌倒安全管理意识:①利用大交班后约10 min时间,对夜班是否做到安全管理做出评价,以便大家互相提醒,互相学习;②护长不定期组织学习有关知识,加强护士工作中时刻保持防跌倒安全意识;③护长或护理负责人每天下班前巡视患者,对有可能发生跌倒的患者进行评估并指导护士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3.3 强化患者防跌倒安全教育:①当班护士告知患者不要在清洁工刚拖完地就马上下床;②告知患者如果病情不允许下床,应该听从医护人员的劝告,绝对卧床,由护理人员帮助一切生活护理;③把患者病情和不能下床的原因和采取的护理措施告知家属,并请家属在“防跌倒告知书”上签名,让家属心中有数;④如患者不听从护理人员劝告,坚持下床,应立即与家属联系说明情况并让家属陪护。
3.4 防患者跌倒的安全措施落实:①入院时主管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和症状,评估后须绝对卧床休息的,要在患者床头挂爱心提醒牌,并告知患者,每班交班,每次巡房提醒患者。对于“不服老”或“不愿麻烦别人”的患者要与家属一同不厌其烦做说服工作,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②正确上护栏,教育患者和家属不能随便下护栏。③把呼叫铃放在患者易及处。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并要随时呼叫护理人员帮忙。护理人员加强巡视,主动关心患者了解患者需要,及时解决,特别凌晨1~9点时段;④告知患者醒后不要马上下床,要躺在床上30 s再起床,起床后30 s再站立,站立30 s后再行走[5];⑤教育行动不便患者不要单独行走,要有他人帮助。晚间尽量不要上厕所,在床上大小便。
4.小结
心血管病患者由于疾病原因、用药原因以及自身年老各器官衰退等各种内因和外因造成患者容易跌倒的几率较多,对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威协。因此,跌倒/坠床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已成为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护理人员应时刻注意对患者安全教育,动态观察患者,随时做好预防患者跌倒措施,有助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保障住院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巧玲.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质量控制[J].护理学杂志,2010,25(17):44-46.
[2]吴小梅,王小华,高红香.老年住院患跌倒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5)1851-1853.
[3]杨秀兰.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循证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0-42.
[4]李燕芬,郑再菊.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210-1211.
[5] 刘琼芳.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