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旦木·哈力克等
【摘要】 总结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技巧
【关键词】COPD,无创呼吸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27-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常规治疗方法是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但由于人工气道系创伤性操作具有风险不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且呼吸机相关的并发症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多[2],而无创正压通气是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通气,是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通气辅助的人工通气方式[3]。目前,COPD病人治疗中,较常见。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9例,女11例,年龄60-82(平均71)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36例,阻塞性肺气肿14例。
1.2 方法 在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治疗的同时,采用无创呼吸机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增加通气量,改善通气功能,使呼吸肌疲劳得到缓解。
1.3 结果 机械通气时间为6-7小时/天,结果本组临床症状,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分析均好转。
2. 护理措施
2.1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不适
选择适合的连接方法及正确的操作顺序,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不适,可备用多种连接呼吸机面罩,万不能将呼吸机与面罩连接好后再接患者,使患者在连接u过程中由于漏气感到明显的不适而拒绝使用。通气的参数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节。辅助通气的压力必须从低水平开始。通常吸气相压力从0.588~0.981kpa,呼气相压力从0.392~0.588Kpa 开始,经过5~10分钟逐渐增加道合适的治疗水平,使患者逐渐耐受而乐于接受治疗。
2.2 尽可能地消除患者的陌生和恐惧感
让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让其认识到目前是使用无创通气的最佳时机,如果耽误,则是延长病情,增加病痛和医疗开支,更会影响预后,可让其观察其他患者的成功应用。同时向患者讲述无创通气的原则及作用,消除患者对无创呼吸机的陌生和恐惧感。
2.3 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
护士要做到:(1)主动提供主要的信息,如告诉患者吃饭,喝水,吐痰均可以用呼吸机;(2)改变交流方式,可提供一支笔及一个本或一块画板,让患者把自己的要求或不适用简单的几个字表达出来,如大,小便,吐痰或气憋等;(3)及时捕捉患者交流的愿望与信息提示,要留心观察分析患者的眼神,表情以及手势所表达的信息。
2.4 保证痰液引流通畅
使用无创通气时的排痰主要是依赖患者的主动咳痰,在上机前应采取排痰措施,让患者用力咳嗽,咳痰,并给予拍背,促使痰液排出,在治疗过程中可间歇将呼吸机与面罩的连接处暂时断开,让患者主动咳嗽,咳痰,必要时給予吸痰,保证痰液引流通畅。
2.5 尽可能满足患者体位的变换
无创通气时患者的活动受限,护士应该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的非语言行为的表示,判断患者变体位的需要,并及时给予满足。帮助变换体位后要询问患者是否舒适,及时发现新体位的不足。另外要协助患者活动肢体,被动按摩或协助半坐卧位,坐位,下床坐在椅子上,长期卧床的可使用循环气垫等措施来改善患者因卧床时间过久而引起的不适。
参考文献
[1]郑永平,浅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外医学研究,2011,(22)中外医学研究
[2]何笑敏,无创呼吸机使用的护理体会,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2)1561
[3]张秀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