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玲
【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10月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并发生感染的患者50例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调查感染因素并对全部感染患者进行感染预防护理。结果: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要的感染部位,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结论:掌握护理过程中的感染危险因素,有助于为护理人员改善和优化护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并进行预防,使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
【关键词】产科;感染预防及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13-01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大家的健康意识也随之提升,患者越来越注重住院期间的感染问题。在妇产科治疗过程中,感染问题还是比较常见的,为了降低妇产科患者的感染率,需要提升在护理质量,在现有病情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式。本次研究特就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10月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并发生感染的患者50例,年龄21~65岁。22例产科感染患者,28例妇科感染患者。
2感染因素分析
2.1手术感染:手术感染主要从医疗器械、手术技巧等因素造成的。有研究表明,手术口处感染原因之一为内源化污染; 其次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对医疗器械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措施不到位; 最后由于医生技能不熟,导致患者创伤面长时间暴露,增加了与细菌的接触机会。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切口处的干燥,避免患者汗湿。
2.2呼吸道感染:由于妇产科患者手术或分娩后,机体免疫力下降,体质虚弱,此时如受外界病原菌的侵袭,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妇科患者老龄化,老年人组织器官老化,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降低,细胞免疫力下降;再者,妇科大手术或疑难患者,麻醉方式以全身麻醉为主,需行气管插管,属于侵袭性操作,破坏会厌部的正常屏障,损伤呼吸道黏膜而诱发感染。
2.3泌尿系统感染:在对子宫切除的患者进行手术中和剖宫产手术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内置导尿管,手术后留置尿管极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导尿管材料刺激尿道黏膜;插导尿管时无菌技术不严格;留置导尿后护理不当等;这些都是泌尿道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且留置尿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2.4年龄因素:从各年龄段感染率来看,50岁以上患者感染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身体机能也在逐步下降,新陈代谢能力和病情恢复能力均不如以前,免疫功能抵抗能力均处于逐步下降趋势,而且许多老年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等各种老年慢性基础疾病,从而导致体质进一步下降,因此当面对病菌时,老年患者就成为最易受感染的群体。
3预防及护理方法
3.1心理护理: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排解,提高其配合度和治疗积极性。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出现剧烈情绪波动以免对康复进程产生不良影响。
3.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并进行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喝咖啡、浓茶,不饮酒,不抽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高热量的食物,多饮水,每天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量。
3.3手术操作:若手术患者病情具有感染性,需要另行安置手术室,以避免对其他患者造成不良影响,若条件不具备,需要先对不具有感染性的患者进行手术,然后再对具有感染性的患者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需要应该遵守隔离预防规定,完成手术后对手术室进行彻底的消毒。为了使手术室细菌的密集度得到有效降低,需要定时对手术室进行换气处理,每小时不得少于15次。手术进行过程中需要减少人员走动和流动,同时保证操作过程的无菌性,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为了降低感染发生率,手术进行过程中一旦发生物品或者手术器械受污染或者破损的情况需立即更换。不得直接用水冲洗开放性伤口,采用具有较好吸附能力的缝合材料进行切口缝合。
3.5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卫生宣传的力度,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澡,勤换衣物,适量锻炼增强体质。罹患宫颈炎与外阴道炎等妇科炎症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产后出血、产道受损、胎膜早破以及滞产现象的发生。对产妇的日常生活用品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适量使用抗生素以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
3.6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妇产科感染知识的讲解,使患者对染的体征、症状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使患者明确感染预防和护理的意义和目的,同时告知患者在进行感染预防过程中的各种禁忌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同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以使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
4结果
产科1例泌尿道感染患者,占4.5%,4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占18.2%,7例胃肠道感染患者,占31.8%,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占40.9%,1例其他感染患者,占4.5%。妇科2例宫腔感染患者,占7.1%,4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占14.3%,6例胃肠道感染患者,占21.4%,7例消化道感染患者,占25.0%,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占32.1%,1例其他感染患者,占1.75%。2例低于30岁患者,占4%,10例30~40岁患者,占20%,15例41~50岁患者,占30%,23例超过50岁患者,占46%,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
5讨论
产科感染与护理工作有着密切关系,预防感染是保证产科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应重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通过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分析出产妇易感染的主要因素,总结出如何避免出现各类危险状况,采取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才能降低感染率,这对妇产科护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感染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泌尿道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次研究中,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要的感染部位,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对妇产科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解和掌握,有助于为护理人员改善和优化护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并进行预防,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魏艳.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0).
[2]仇晶晶.60例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J].护理研究,2013,6(23).
[3]杨彩霞.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J].護理实践与研究,201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