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辛芩颗粒和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门诊就诊的慢性鼻炎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口服氯雷他定和辛芩颗粒),对照组A(口服辛芩颗粒)和对照组B(口服氯雷他定),疗程20天,比较20天后治疗效果及停药一个月以后疾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联合应用辛芩颗粒和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药物的疗效
【关键词】辛芩颗粒;氯雷他定;变应性鼻炎;
【中图分类号】R765.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61-01
慢性鼻炎使患者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慢性鼻炎影响患者的睡眠,鼻部的感觉,日常生活等,甚至会使患者的情绪受到影响[1-2],如不及时治疗,会继发哮喘,鼻窦炎等并发症[3]。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的西药主要有五类:抗组胺药,减轻鼻内充血的药物,抗胆碱药,肥大细胞稳定剂及皮质类固醇药。其中抗组胺药作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首选药物[4]。氯雷他定是临床上常用的长效抗组胺药。辛芩颗粒是新一代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药制剂,主要成分由细辛,黄芩,白术,防风等中药材。我院采用联合应用辛芩颗粒和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成效,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0月在门诊就诊的慢性鼻炎患者120例,年龄范围7~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6岁,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56例。均符合慢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人。治疗组平均年龄为(34.1±9.8)岁,对照组分为对照组A(口服辛芩颗粒),对照组B(口服氯雷他定)对照组A平均年龄为(33.4±10.2)岁,对照组B平均年龄为(32.4±14.2)岁。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辛芩颗粒(四川志远广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冲服一包,每日服用三次,饭后冲服,同时口服氯雷他定(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每次,一日一次睡前服用。对照组A,仅口服辛芩颗粒(四川志远广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冲服一包,每日服用三次,饭后服用。对照组B仅口服氯雷他定(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每次,一日一次睡前服用。三组均以20日为一个疗程,且服药期间停止服用其他药物,排除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干扰
1.3疗效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计分,分为四级。计分标准如下:无症状计为0分;轻微鼻痒,间歇性打喷嚏,日擤鼻次数小于4次计1分,有明显鼻塞鼻痒的症状,鼻痒可以耐受,10~14个喷嚏每次,鼻塞情况明显,日擤鼻次数5~9次计2分;鼻痒难以耐受,日喷嚏数一次大于15个,日擤鼻次数大于10的情况计3分,在治疗后的5天,15天,20天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得分0~1分为效果明显,2分为有效,3分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ASS20.0进行处理,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0天的各组疗效进行比较,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用药20天后,通过观察患者的鼻塞,鼻痒喷嚏及流鼻涕的情况对患者积分,三组的治疗结果见表1,实验组和两组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停药后一个月内患者鼻炎的复发率相比,P<0.05,有統计学差异。
3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有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存在一种非常重要的炎症介质——组胺。其生物学作用是通过与H1受体的结合起到刺激鼻腔内平滑肌的收缩和刺激腺体分泌,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氯雷他定做为二代抗组胺药,是非镇静抗组胺药,是上世纪80年代问世的。它虽然在减少中枢神经等方面的副作用有一定的提升,但是长期超剂量服用仍然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辛芩颗粒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的现代的技术对细辛,黄芩,白术,防风等中药材煎煮,浓缩,干燥而制成的,此方可益气固表,疏风除邪,对变应性鼻炎有很好的疗效。鉴于存在副作用,我院考虑辛芩颗粒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
临床实验数据得出,联合应用两种药物的实验组无论是在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及停药后一个月疾病的复发率均小于仅给氯雷他定或仅给辛芩颗粒的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联合应用辛芩颗粒和氯雷他定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是有更好的疗效的。临床上可以考虑联合应用两种药物以减轻长期服用西药带来的副作用。
参考文献
[1]GoldMS,KempAS.Atonediseaseinthe,childhood[J].MedAust,2005.182(6):298-304
[2]TaigasA.Rhinitisandasthma:evidenceforrespiratorysystemintergration[J].JAllergyClinImmunol,2003,111:1171-1184
[3]刘雪梅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诊治进展[J].四川中医,2009年第27卷第1期::50-53
[4]刘俊昌,高丽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年2月第4卷第1期: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