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控制探讨

2015-10-21 19:58李文燕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预防控制

李文燕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控制效果。方法 对2012~2013年度我院内呼吸道传染病进行了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对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的数据。结果 通过对两年我科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发现,2013年度呼吸科感染发生率14.67%,低于2012年的25.33%(P<0.05)。此外,医护人员相关工作质量评价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亦明显较2011年有了提升(P<0.05)。结论 在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后,可以明显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保护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健康。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30-01

近30年来,新型的传染病近乎以1年1~2种的速度被发现,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 。各级医院是抵御呼吸道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在医院的呼吸科或感染科,容易造成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2] 。为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我院进行了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线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纳入2012年度及2013年度于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150例。2011年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76例,年龄17~84岁,平均年龄(49.1±13.4)岁。2012年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75例,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48.8±13.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①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建立院内感染管理部门,负责相关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②完善卫生监测及消毒监督,若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此外,对接触的医护人员及家属进行必要的检查。③严格执行抗生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必须规范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如患者并非必须使用或紧急使用抗生素时,均需要经过科室主任医师的同意方可使用。⑤定期组织进行专门的感染管理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⑥告知患者的家属或陪护人员注意自身身体情况,如出现感冒、发烧等情况时,不可来院探视患者,以防将病菌体带入医院,引发感染。

1.3评判标准 ①院内感染发生情况:随机选择2012年度以及2013年度呼吸科住院患者各150例,对患者住院期间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②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价采用业务评比,主要的评比内容包含了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履行职责、制度实施、优质服务等5个方面,每条10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012、2013年度呼吸科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情况比较 2013年我科患者感染率为14.67%,较2012年的25.33%有了明显的降低(P<0.05),见表1。

2.2实施前后护理业务水平比较 2012年我科共有护理人员16人,2013年为19人。与2012年比较,2013年各项业务水平均有显著提高(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的研究认为,引起院内呼吸道传染病发生主要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偏大、侵袭式操作、住院时间较长、时常伴有精神症状,如意识障碍等[3] 。目前,我国对于院内感染已经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处理措施[4,5]:①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加强对院内感染源的管理;②监测院内感染情况,加强医用物品的消毒;③制定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原则;④加强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自身清洁与消毒;⑤严格执行院内探视与陪护制度;⑥做好高危人群以及重点科室的院内感染管理;⑦易感人群可以進行保护性隔离措施;⑧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

为进一步降低院内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我们进行医院感染管理。2012年度住院患者的感染率为14.67%,较2011年度的25.33%有了明显的下降(P<0.05)。说明现阶段院内感染虽然无法进行完全的控制,但通过一定程度的感染管理的强化,还是能在短时期能起到有效的作用。此外,通过1年的实行,我科2013年医护人员在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履行职责、制度实施、优质服务等5个方面较2012年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P<0.05),充分说明医院感染工作管理的实施在我科中具有良好作用。不但减少院内感染率,还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促进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在科室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综上所述,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率,能够尽最大程度保护患者、医护人员以及院内工作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王小会.影像科介入导管室的护理管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0):23-25.

[2] 李露芳,练贤惠,谢迭来,等.不同消毒方法对介入导管室环境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8):4064-4065.

[3]方岁妹.连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6):88-89.

[4]赵雪芳,狄韵漫.心脏介入术后血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349-1350.

[5]张雪梅,任凤英,张慧萍,等.影响心血管介入室护士健康的因素与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3247.

猜你喜欢
预防控制
论猪的疾病预防控制
超声科在侵入性诊疗过程中存在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研究
悬臂斗轮堆取料机的常见故障以及预防控制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与对策
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输血科医院感染的隐患与预防控制措施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