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双能量CT诊断外周性肺栓塞的临床价值

2015-10-21 19:58刘忠鹏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刘忠鹏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双能量CT诊断外周性肺栓塞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外周性肺栓塞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双能量CT扫描,并采用工作站双能量软件对患者的扫描图像进行编码处理,获得肺和肺动脉的解剖、灌注信息。结果 58例疑似外周性肺栓塞的患者经双能量CT扫描被诊断为外周性肺栓塞的有49例,其中42例患者可见各亚段肺动脉栓子211处,以两肺下叶亚段栓子最多,以完全闭塞型和中心型所占比例最大,7例患者经扫描未见明确的肺栓塞栓子,但在Lung PBV上有明显的亚段肺动脉充盈缺损图像。经定量分析,外周性肺栓塞患者的栓塞区域与肺栓塞区域的CT强化值分别为(32.3±9.5)HU和(42.2±11.7)HU,栓塞区域显著低于非栓塞区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双能量CT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地显示肺栓塞引发的灌注、充盈缺损,诊断外周性肺栓塞的敏感性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双能量CT;外周性肺栓塞;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25-02

随着双能量CT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双能量CT成像技术能够同时为医生提供患者的肺及肺动脉解剖结构特征、全肺灌注或者肺通气功能的多重信息[1] ,在亚段动脉栓塞的诊断中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外周性肺栓塞的患者栓子栓塞的位置多在亚段动脉,因而其对外周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疑似外周性肺栓塞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双能量CT诊断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外周性肺栓塞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5例;患者的33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3.2)岁。患者均有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心悸、胸痛等主要的临床症状。患者均碘对比剂过敏史。

1.2 方法

检查方法: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双源CT行双能量扫描成像。先对整个肺野进行常规胸部平扫,扫描的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60mA。螺距1.4,扫描时间在5s到7s之间。然后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球电管的参考管电流分别是140kv、100kv,参考管电流分别是192mA和50mA,采用4D剂量实时控制系统降低辐射剂量,调整mAs,螺距0.8,中间层厚和间隔分别是0.6mm和0.4mm,扫描范围是从胸廓入口至肋膈角水平。应用质量浓度为350mgI/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以高压注射器经右肘静脉注射,注射的量在60ml到80ml之间,注射的速率在4ml/s到5ml/s之间,在另一管内按照相同的速率注射生理盐水,注射量为30ml,目的在于降低腔静脉内残留的对比剂的浓度。通过智能触发系统,当阈值达到60HU到80HU的时候,延迟3s,触发扫描。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8例疑似外周性肺栓塞的患者经双能量CT扫描被诊断为外周性肺栓塞的有49例,其中42例患者可见各亚段肺动脉栓子211处,肺叶、亚段肺动脉充盈缺损,其中,两肺下叶亚段栓子有121处,占57.3%,为最多,而在各型肺动脉栓子中,又以完全闭塞型和中心型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47.4%(100/211)和23.2%(49/211),在Lung PBV上呈现肺叶或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或低灌注区域。7例患者经扫描未见明确的肺栓塞栓子,但在Lung PBV上有明显的亚段肺动脉充盈缺损图像。

经定量分析,外周性肺栓塞患者的栓塞区域与肺栓塞区域的CT强化值分别为(32.3±9.5)HU和(42.2±11.7)HU,栓塞区域显著低于非栓塞区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肺动脉栓塞指的是来自来自于腔静脉系或右心腔的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将肺动脉或肺动脉分支堵塞,进而造成肺循环障碍的情况[4] 。通常,由于由于主肺动脉和左右肺动脉的直径都比較粗,因为小栓子发生栓塞的几率较低,但却能导致外周性肺动脉的栓塞,且多数的外周性肺栓塞早期并无十分显著的临床症状,容易被误诊或者漏诊,无法及时治疗,造成外周性栓塞向上下蔓延,继而引发更为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或者肺循环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双能量CT成像技术能够同时为医生提供患者的肺及肺动脉解剖结构特征、全肺灌注或者肺通气功能的多重信息,在亚段动脉栓塞的诊断中也具有独特的优势,能有效地显示肺栓塞引发的灌注、充盈缺损,诊断的敏感性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弥龙,宋云龙,王东,等.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评价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的可行性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5):526-527

[2] 李海艳.肺栓塞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华西医学,2008,23(2):399-400.

[3]吴山,吴志峰,江晓鹏.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11):782-783.

[4]张龙江,卢光明.双能量CT肺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图像、伪影及结果解释[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34(4):356-357.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