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琳琳
【摘要】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础措施。但近年来,在<<母乳喂养基线调查>>显示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中有近7成的妈妈分娩方式是剖宫产。在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下,剖宫产产妇健康哺乳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为了促进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由专职护士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剖宫产母乳喂养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46-01
众所周知,母乳中含有人体所需的易于吸收的营养物质,能够增强婴儿抵抗疾病的能力,是婴儿最佳的食品和饮料。母乳喂养还有利于产妇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复旧。
一、一般资料
选择对象为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剖宫产的产妇,共152例。年龄24-40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38例,其中头盆不称30例,胎儿宫内窘迫23例,社会因素20例,其他因素18例。
二、影响因素
(一)生理因素如乳头扁平,凹陷,婴儿不易含接,导致乳头疼痛,乳汁淤积,影响了婴儿的吸吮。
(二)心理因素產后焦虑,陌生的环境,劳累睡眠不足,往往使产妇的情绪产生极大的波动,这些因素可以通过产妇的大脑皮层影响垂体的活动,从而抑制催乳素的分泌。
(三)产妇对喂养知识的缺乏对产前知识、母乳喂养知识、麻醉及术后有关知识缺乏。
(四)哺乳方法不正确母亲哺乳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
(五)产妇对母乳喂养缺乏信心产妇惧怕伤口疼痛,不愿哺乳,术后受体位限制产妇有畏难情绪,不接受早开奶。
(六)缺乏知识由于术前术后禁食、产妇术中少量失血,至身体虚弱,恢复饮食后进食量不足或无乳汁分泌,造成母乳量不足。部分产妇担心术后用药通过乳汁会影响婴儿,拒绝哺乳。
(七)担心产后体形改变,影响自身形象及事业发展,不愿哺乳。
三、护理对策
(一)方法采取术前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使孕产妇充分掌握母乳喂养技巧,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
(二)术后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采取舒适的体位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尽量减轻切口疼痛,要按需哺乳,24小时母婴同室,促进乳汁分泌。
(三)加强产妇营养,减轻顾虑,纠正产妇认为母乳不足的错误认识,鼓励产妇术后早进食,保证产妇心情舒畅,愉快接受母乳喂养。
(四)减轻切口疼痛,术后适当镇痛。
(五)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保证产妇充分的睡眠,有利于乳汁分泌。
(六)指导产妇走出哺乳影响体形的误区。哺乳是一个消耗热能的过程,可以起到瘦身作用。
(七)教会产妇正确处理乳房的生理缺陷因素
1.乳头扁平
产后在喂奶前先按摩乳房,刺激乳汁分泌反射并挤出乳汁使乳头周围变软,有利于婴儿的含接和吸吮。
2.乳头内陷
每次喂奶前抽吸乳头,未纠正者,我们可以用橡胶乳头,扣在母亲乳头上,间接的让婴儿吸吮,这样可以拉长乳头。
3.乳头过大
哺乳前轻柔并牵拉乳头,使乳头变细变长,利于婴儿含接。
4.乳腺管不通
产后增加哺乳次数,热敷并按摩乳房,疏通乳腺管。
四、结果
实践证明,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积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消除不利因素,提高了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促进了母乳喂养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钟冬秀.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体位的临床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0;3:133(王悦王丽梅)
[2]何秀影,焦强霞,田玉玲.护理研究,<<母乳喂养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探索>>,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