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圆 姚家忠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病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2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46-01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主要有高压压,高血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死,脑出血等。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的全世界患者数高达1500万人,仅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另外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给患者,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如何做好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预防的研究与探讨,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减轻家庭,社会的负担,促进人们的健康,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的因素之一,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异常升高,动脉血压升高增加了脑卒中,动脉瘤,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肾脏损害等疾病的危险性。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腦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高血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活节奏的紧张,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醇类。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掺杂在血液中,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血栓容易在血管的拐角处,或者瓶颈处堆积,钙化。同时血栓越来越多,使血管直径缩小。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压,造成高血压疾病。如果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崩裂,于是产生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由于堵塞供血不足,即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等因素也可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高脂血症人群逐年增加,且日趋年轻化,血脂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增高,甘油三酯的含量增高,或者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调查表明,高血脂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主要原因。
3.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又称缺血性心肌病。是多种冠状动脉病的结果,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等。
4.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5.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众所周知,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这样就容易产生炎症血管收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他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千万不要单纯的考虑血液的变化对血管的影响,要全面的考虑,仔细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进行多元化的治疗才是最有效和最根本的。
6.气候的影响;有调查显示;脑溢血、脑血管梗塞及局部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以12月至次年3月的冬季较高发,而5月至10月期间较低发。我国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的发病率。显然,这就揭示了气温下降有可能提高动脉血压的规律。
参考文献
[1]吴瑕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护理探讨中国疗养医学2010.9
[2]张萍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预防中国现代医生2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