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慧 李嫣然 黄春梅
【摘要】目的 提高眼科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存在风险因素的认识,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 针对眼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防范对策。结果 通过对眼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根据实际工作提出防范的对策。 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业务水平,加强护患沟通及改善病房环境,正确的分析风险因素,避免安全隐患,加强防范。
【关键词】眼科住院患者 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49-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医疗纠纷也随之呈上升趋势。眼科住院患者大多视力低下,老年人居多,自理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在护理眼科患者过程中,如能及早的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给予科学的防范对策,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风险并提高其满意度。
1 眼科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原因分析
1.1 患者自身因素
眼科患者视力下降,有些患者因病情需进行眼睛遮盖包扎,造成患者行动不便,自理能力下降,极易发生跌倒和撞伤的危险。眼科患者大多是老年人,不但视力障碍,听力也较差,记忆力衰退,文化水平不高,对交代的注意事项不能完全理解,容易发生滴错眼药水等不良现象。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外伤的,视力突然丧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出现悲观失望的心理而产生自杀的倾向。还有些患者住院次数较多而存在久病成医的思想,不配合检查、治疗及手术,以自我为中心,不但影响了治疗的进展,而且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意外的发生。
1.2 环境因素
患者入院后由于环境陌生不适应,容易发生意外碰伤,如病房光线不足、通道有障碍物,地面湿滑。另外,由于眼科检查的特殊要求,需要在暗光中进行,而眼科患者视力差,视野小,对暗室的环境陌生,往往进入暗室后容易造成碰撞裂隙灯、椅子而发生跌倒等意外。
1.3 护理人员因素
1.3.1责任心不强:眼科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应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个别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不能有效的和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有些年资高一点的护士,凭经验操作,容易出现眼药水点错眼,误把健眼当成患眼等安全问题。
1.3.2护理技术水平低下:有些护理人员技术不娴熟,容易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结膜下注射药物时误入眼球内引起失明等 。
1.3.3健康宣教不到位:个别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差,对患者及家属咨询的问题不能耐心细致地解答,注意事项交待不清楚,术前、术后健康教育不到位,影响手术与治疗效果。
1.4 药物因素:错误用药、药物配伍不当、药物过敏反应、使用有质量问题的药品等可导致患者病程延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如卡替洛尔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禁用。
2 防范对策
2.1 加强住院患者的入院宣教:主动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如病床的位置、卫生间的位置、病房物品摆放位置,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房间内要有充足的照明,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拖地时要放醒目的防滑标志,浴室安装扶手,厕所使用坐式抽水马桶,入厕或沐浴时不宜锁门,以便旁人能够关心照应,呼叫器置于床边伸手可及之处并教会患者如何使用。
2.2 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自觉性:加强责任心教育,从思想上提高风险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观念。
2.3 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护理操作技能。特别对新护士、换岗护士重点加强培训与管理,提高风险预见性的评估及应对能力。
2.4 做好医患沟通和健康宣教工作:尊重关心患者,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并注意讲话技巧。做好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在检查治疗前,认真讲解注意事项,给予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感。教会患者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正规用药。强调患眼点散瞳药时,患者头部应偏向患侧,防止药液流入健眼,同时压迫点眼部泪囊处皮肤,以防药液进入鼻腔吸收中毒。
2.5 加强患者用药管理和仪器设备管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眼科常用药物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加强对特殊药品的管理,如阿托品,胰岛素等,要有明显标志,必要时上锁。定期对仪器设备及抢救器材进行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确保安全。
3 讨论
眼科病房護理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风险始终贯穿在检查、治疗、护理等各个环节中,即使是极为简单的操作也可能发生意外。作为眼科护理人员除掌握本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外,还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及时正确的进行风险预测,掌握风险应急措施,才能确保眼科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邹红.眼科护理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西南军医,2009,11(5):968-969.
[2] 陈丽英.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9,16(1):43.问药(学术版),2011,9(1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