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

2015-10-21 20:03李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用药原则老年人

李辉

【摘要】人在步入老年阶段之后,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各项器官开始出现问题,老年人的发病几率也比其他人要高。很多的老年人在出现病症的时候,多采用的是药物治疗法,但是是药三分毒,药与药之间也有冲突性,因此,在服用药物的时候要根据用药的原则进行药物的服用。本文就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人;用药;原则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79-01

我国的老年人口比例较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成为这几年社会最关心的话题之一。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有了更好的保障。一般老年人在患病之后,多采取的是药物治疗的方式,以减少痛苦。但是药物的作用各不相同,药物之间的反应作用也不同。有些药物之间会出现抵触现象,如果服用的不合理,就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老年人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了解用药的一般原则,按照要求用药,这样才能够保障自身的身体健康。

1老年人用药的原因

一般人在步入老年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衰退,抵抗力也开始下降,老年人得病的几率就会升高。而且老年人患病的种类也各不相同。随着病情的加重或者是病原体的增加,使得老年人用药的数量越来越多。用的药越多,药物之间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就越大。而老年人之所以过多的用药和乱用药的原因就在于:①老年人治病心切的心理因素影响。②不同的疾病所使用的药物也不同。③用药的习惯不同造成了用药的重疊。④将一些补充性药物当做必要的药物服用。⑤老年人有药物报销的权利,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药物都去购买。以上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老年人的用药量越来越多,而且老年人由于对自身病情无法做到有效的把控,因此,在用药方面没有按照相应的原则进行服药,从而引发药物之间的冲突,使得老年人因服用药物死亡的几率大大增加。

2促使药物反应的因素

2.1药物的吸收。老年人的肠胃功能逐渐衰退,使得肠胃的运动减慢,胃酸的分泌量不足,肠胃中出现血块,堵塞了肠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药物的吸收不够理想,使得治疗的效果得不到大打折扣。残留在肠道中的药物得不到消耗,就会和其他的药物有接触的机会,从而提高了药物之间反应的几率。

2.2药物的代谢。老年人的代谢系统出现衰退,对于药物的分解能力下降,而且有些老人还还有严重的肝功能疾病,这样就很容易使得药物出现不良的反应,从而引发过敏或者是中毒。另外,由于老年人的免疫能力和机体的各项机能在下降,所以也会对药物的代谢造成影响。

2.3药物的排泄。人在步入老年之后,其排泄系统的功能会逐渐减弱,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肾功能逐渐下降,肾血的流速渐缓,肾小球的过滤效果大幅度下降,这就使得药物无法及时的排除体外,在身体中形成堆积,这样在服用其他的药物时,就很容易发生药物反应的问题,尤其是经由肾排泄的药物,由于肾功能的下降,药物的排泄更加的迟缓,这就使得药物中的某些反应元素对肾脏造成影响,使得老年人的肾功能急剧下降。

2.4药物的分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老年人腿脚不方便,运动量下降,从而使得老年人的体重不断上升,老年人身体中脂肪开始堆积,使得水分逐渐减少,肌肉组织的灵活性下降,如果再服用一些脂溶性的药物,那么这些药物很可能在脂肪中形成堆积,而无法消化和排泄出体外,这样就会使得老年人出现高血压的几率加大。因此,老年人要适当的减少药物的服用,要注意锻炼,减少脂肪的堆积,从而保障身体的健康。

2.5老年人对于药物的耐受性降低。老年人的机体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衰退,功能开始出现倒退的现象,老年人的生理生化储备能力下降,对药物的承受力不比年轻人,由于老年人身体中的调节机制出现缓慢的迹象,使得老年人对药物的适应能力下降,一些药物具有烈性,老年人的身体无法承受这种药物的冲击,如果大量的服用,不仅不会使得老年人的病情好转,而且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从而威胁老年人的健康。

3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

安全、有效是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目标。为减少老年病人用药出现毒副作用,建议临床上和自我药疗时采用以下6条原则:

3.1根据诊断慎重选择药物,权衡利弊,确定是否需要用药。有些疾病只要合理的生活、饮食调节便可不治而愈,有些疾病不及时治疗便会迁延贻误。明确诊断,以便对症下药。要在全面了解老年人整体健康水平及药物治疗史的基础上诊治,并严格审核处方。

3.2治疗用药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寻求最适合剂量。老年人对药物效应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应用普遍剂量却无疗效,有的常规剂量即发生毒副反应。这与个体的衰老、受损程度及药物治疗史有关。所以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许多药物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调整,对诊断治疗性病人尤应慎重。多数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直至最低安全有效维持量。一般常规首次剂量为成年人剂量的1/3~1/4,用药时间的长短视病性及个体反应而定。

3.3用药从简,药物品种尽量简单。尽管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几种疾病,也应避免同时给予太多的药物,宜视病情轻重缓急先后论治,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出院带药和门诊病人应特别注意。

3.4联合用药。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剂量以小为好,如不足以产生疗效,就需要联合用药。如以小剂量的皮质酮和硫唑嘌呤联合应用以治疗老年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剂量利尿剂加中药健脾利湿方治疗老年人水肿,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但一般应尽量减少联合用药和用药品种。

3.5加强药物监测,必要时暂停用药。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电解质、酸碱平衡。对某些药尽可能做血药浓度监测,要密切观察临床反应,既要重视客观指征,又要了解患者主观感受。

3.6选择适宜的投药方法。老年病人需要长期用药时尽可能口服给药,对部分吞咽困难、不宜服用片剂、胶囊者可改用液体剂型,必要时注射给药。

4结语

总而言之,是药三分毒,药能起到治病的效果同时也能引发其他的疾病。当身体中同时有多种疾病的存在,要服用多种药物时,要根据用药的一般原则,依据主次、轻重缓急综合考虑,由医师提出处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药物正常发挥作用,保障老年人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杜冠华.多种药物可否一起吃(3)[J].食品与药品.2011(08)

[2]曹雪莲.药物的临床应用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05)

猜你喜欢
用药原则老年人
心脑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