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萍
【摘要】目的探讨计划生育门诊人工流产生殖道感染流行状况,总结导致患者出现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1000例人工流产妇女临床资料,生殖道感染通过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对阴道、宫颈管标本进行检验确定,同时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相关性病检测,本次課题研究由浦口区计划生育指导站完成。结果1000例人工流产中,共有213例患者出现生殖道感染,其中为衣原体感染率68例(31.9%),白念珠菌病59例(27.7%),细菌性阴道病46例(21.6%),淋球菌感染21例(9.9%),阴道毛滴虫感染16例(7.5%),另有2例(0.9%)患者曾感染过梅毒,1例(0.5%)患者出现艾滋病抗体阳性;结论通过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人工流产患者生殖道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受教育年龄、结婚年限、生活环境、人流次数、配偶职业等。说明人工流产妇女可作为生殖道感染干预人群,但多数感染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应得到充分重视。
【关键词】计划生育门诊;人工流产;生殖道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1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73-02
生殖道感染严重威胁育龄期妇女身体健康,是发展中国家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生殖道感染通常无明显和特殊临床症状,常被忽略。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对症治疗,可引发多种妇科并发症及后遗症。因此,预防和治疗育生殖道感染,是控制性病流行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产前孕妇检查及计划生育门诊妇女筛查制度比较完善,但对人工流产妇女生殖道感染研究则比较少。为进一步确定计划生育门诊人工流产患者生殖道感染流行总体情况,总结危险因素,本研究选择我站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1000例人工流产受术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站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1000例人工流产受术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受术者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31.7±2.8)岁。平均孕周为(6.8±2.7)周,平均流产次数(3.64±0.22)次;职业:学生10例,个体206例,普通工人469例,农民585例;其中城镇户口298例,农业户口702例。学历初中及以下297例,高中以及上703例;1000例人工流产妇女中共有483例配偶长期在外务工。
1.2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选案例临床资料,所有妇女均签订书面知情同意书。首先,相关调查人员收集患者年龄、受教育年龄、结婚年限、生活环境、人流次数、配偶职业、性生活(包括避孕套使用情况)等资料。其次,收集所有受术者阴道、宫颈管标本,进行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同时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相关性病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全部采用“DBASEIII”进行录入,用“Ep-info”及“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结果均根据问卷项目填写完整、相关检查项目进行计算。
2.结果
2.1生殖道感染流行状况
1000例人工流产中,共有213例患者出现生殖道感染,其中为衣原体感染率68例(31.9%),白念珠菌病59例(27.7%),细菌性阴道病46例(21.6%),淋球菌感染21例(9.9%),阴道毛滴虫感染16例(7.5%),另有2例(0.9%)患者曾感染过梅毒,1例(0.5%)患者出现艾滋病抗体阳性。
2.2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通过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人工流产患者生殖道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受教育年龄、结婚年限、生活环境、人流次数、配偶职业等。
3.讨论
生殖道感染严重威胁育龄期妇女身体健康,通常无明显和特殊临床症状,因此常被忽略。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对症治疗,可引发多种妇科并发症及后遗症。预防和治疗生殖道感染,对控制妇女性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产前孕妇检查及计划生育门诊妇女筛查制度比较完善,但对人工流产妇女生殖道感染研究则比较少。权威文献通过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流产妇女妇科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人工流产妇女[1]。为此,本研究选择我站1000例人工流产妇女作为观察对象,主要理由有两点:①导致妇女出现意外妊娠的主要因素为性行为未采取保护性措施;②人工流产可使下生殖道感染逐渐向上生殖道扩散,并引发严重妇科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后遗症。权威研究结果表明,育龄期妇女出现衣原体感染后,其输卵管炎症与子宫内膜炎症与人流密切相关。而衣原体感染妇女实施人流术后,自身发生盆腔炎的概率也会明显增加[2-3]。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共有213例患者出现生殖道感染,其中为衣原体感染率、白念珠菌病感染率及细菌性阴道感染率较高,分别达到31.9%、27.7和21.6%,从表1和表2中数据可得知,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为本组多数为农民,且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加之配偶长期在外务工。而城镇妇女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较高,主动就医程度高于农村妇女。本组梅毒感染率为0.9%,而艾滋病感染率为0.5%,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相符[4],说明本研究数据真实可信。
本研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人工流产患者生殖道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受教育年龄、结婚年限、生活环境、人流次数、配偶职业等。提示临床在对人工流产妇女实施相关检查时,应对此类患者加以重视,并开展相关健康宣教,包括个人卫生、避孕知识、性生活注意事项等。进一步保护女性生殖健康,有效控制性病传播途径和覆盖范围。
参考文献
[1]张颖.多水平模型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研究中的应用——陕西省20个县的实证分析[J].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4(10):9~10.
[2]裴泓波.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权利的促进及其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J].复旦大学,2012-04(1):685~686.